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百万遗产,你会做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不尽一致,但都离不开自己享乐主义的沉沦陷阱。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一百万,他们只看到了钱,而我却看到了不止一百万,我看到的.是一个机会。正如,在沙漠中的一个枯井,你身上仅剩一杯水,你知道仅靠这杯水是绝对不可能走出这片沙漠的,所以你只有一个选择——把水倒下去,然后拼命泵水,希望涌出一阵泉水,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你还会选择把水喝下去吗?
当然,社会生活不像沙漠那样危机四伏,可是危险却也无处不在,与之同在的,就是机遇与挑战了,只有抓住机遇的人才能靠着仅有的资本崛起,创造无限的可能,而那些不敢接受挑战的人,不懂运用资本的人,注定会平凡一生罢了。
正如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父亲给他的三个儿子每人一些粮食,要他们自己独立生存,离开家里。第一个儿子一出门,就把粮食卖掉了,换做一点钱,然后到城里的有钱人家里做下人,一辈子过上了低人一等的生活;二儿子一出门,就跑到一处荒地,把全部粮食播下去,希望来年丰收,可是他把粮食全部一点没留地播在地里,自己没什么吃的,很快饿死了;第三个儿子一出门,也跑到一处荒地上,不过他只播下去了几把种子,自己留了足够吃的食物,然后悉心种作,第二年收获了一些,他又留给自己足够的食物,然后又播下更多的种子,就这样,年复一年,他终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一样的粮食,不一样的结果,而原因就在于如何利用等值的资本。
“一百万”只是上天给你的资本,而你要做的不是要花掉这个资本,而是要善用它,把握分寸地去使用它尽量创造可能的价值!
南浔古镇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有江南蚕丝名镇的美誉。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为34。27平方公里,古镇的旅游景点分为三大区块,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其中内有张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几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是以东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
第二块景区——小莲庄面积为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家庙,从光绪十一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我们可以从外面清晰地看到里面的荷花池中的荷花很多,如同天上的星空皓月一般,那蓝天衬托着荷花池,给我一种画一般的美感。
富集区中的张氏故居被简洁的白墙包围着,没有一丝夸张,宅院面临着小河。走进张石故居的大门,吸引人的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完美的融合了中西文化,这座建筑物不仅有西方的浪漫情调,还融入了很多中华的雕刻技艺,有栩栩如生的砖雕门楼,房梁上的小动物,门窗上的人物,山水雕刻都那么栩栩欲活,令人叹为观止,久久沉醉于古人的情趣品味中。庭院中,耸立的假山,清澈的人造湖,安静的凉亭构成了一副朴实又毫无夸张的画面。最简单的绿植,却看起来是碧玉那么纯洁无瑕。小桥流水与大宅园交相辉映,呈现了人间仙境一般的景色。
最吸引我的是夏季古镇的夜景。去年的暑假,古镇是我们一家人每天晚上打卡的地方,我们一家还没有进古镇的大门就看见里面被一层烟雾和绿光笼罩。走进去,浔溪两旁冒出白色的烟雾,加上绿色的灯光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瑶池,河岸两边挤满了人都在分分拍照留念。我被一种动听的音乐吸引了,拉着爸爸妈妈往有音乐的地方走去,一会我们来到了一座石桥旁,见桥上帘子一样的东西,帘子里隐约能看到人,我们走到桥正前方的河岸仔细地看着,原来那帘子是水,帘子上所看到的人是投影。这种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妙不可言。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小莲庄外的小公园,这里景色更是迷人一棵棵绿色的大树,冒出白色的浓烟还有绿色的灯光再加上河里的景色,让人叹为观止。这种景象我只正西游记里看到过,没有想到在南浔古镇也能看到,应该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南浔就像一幅画卷,只有慢慢地打开,才能感受到他独特的美。
说起中国的文化遗产,大家肯定会赞不绝口,滔滔不绝地喃喃自语……有自然形成的石林,石头高低错落,奇形怪状,延绵起伏!不禁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和万分的激动!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多的数不胜数。最令我震惊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即位。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也许还有一些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里面的奥秘吧!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1420年竣工据说它是严格地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施工中征集全国著名工匠10万多名,民夫100万,所用的材料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可想而知这项巨大的工程建造多么辛苦啊!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平方米。故宫周围环绕着高13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了长方形的城池,四角矗立着。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犹如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由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组成。其中比较著名的太和宫和养心殿……故宫有4道门,故宫里的正大门是:有名的午门,它高大而雄伟,午门有五个门洞,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还有两个掖门。
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是帝后宫殿和后三室等,后面还有御花园。太和宫是故宫里较大的宫殿,它的屋顶正脊两端各有一排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殿的屋脊,我的妈妈是学建筑学的,她经常会跟我感叹太和宫建筑力学设计的精妙……在通往太和宫的石桥两旁,各有一个石雕狮子,此时此刻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皇帝登基时,几百名大臣们站在太和宫前的广场上等待着皇帝,行跪拜之礼的盛大场景。你知道吗,不光是皇帝登基,日常上朝,大臣们也需在此站立等候,以至于太和宫前广场的石板上,至今还留着大臣们日复一日踩出的脚印呢。
坤林宫是华丽而精致的象征,所以在明代时,这里是皇后的寝宫,也是祭祀的主要场所和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坤林宫有许多珍奇异宝和贵重的物品!每一件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妈妈的引导下,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故宫的排水系统,为什么雨下得再大,故宫大殿前的广场和路面都不会积水?查找资料后原来是因为故宫在修建之时就设计了当时最先进的排水方法,而且每个排水孔都用精致的龙头装饰了一番与皇家宫殿的气势相辅相成。几百年后,当我再次看见经过大雨洗刷后的故宫,在雨过天晴后,竟然散发出一副晶莹剔透,与世无争的样子。
故宫的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不愧是栩栩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故宫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探索。它把我带进了怀古的幽思中……
脚踏实地全神贯注的做好一件产品,做精一件产品,让作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升华。这就是我心中的工匠精神。一代大师齐白石老师有一方印叫“大匠之门”,这是齐老师为了纪念自己的木工出身而特意刻制的。针对木匠出身地位低微的世俗偏见,齐老师曾刻过“鲁班门下”、“木人”等印并引以为自豪。正因为他木工的经历,给他的篆刻和绘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让他到达了艺术的高峰,终成一代大师。一代领袖***爷爷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就去学做一名钳工。
后来65岁的邓爷爷‘重操旧业’,坚持做了3年多优秀钳工,他手法熟练,技艺精湛。凡经他修整过的机器零件全部合格,工友们都称好。而在1982年,邓爷爷更以他不老的匠心为国家机器的灵活运转设计出低能耗转动装置,首次提出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
而在社会主义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先人为榜样,让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让工匠精神成为引导我们社会发展的新坐标。让工匠精神时代相传!
六次阿波罗行动带给人类的科学进步自然是不用多说,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被逐一揭示,宇航员还利用仪器测量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的数据,科学界对于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达成了共识。然而它对技术的进步影响更大,十年间,太空行走、交会对接、多人多天太空生存、月面软着陆、地月往返月球车等技术难关被逐一攻克。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技术难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而耗资却如此之少,仅占美国联邦预算的百分之五。
而且,有谁知道民间气垫式运动鞋的“中空吹塑成型”制造技术、食品冻干技术、医院使用的计算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的图像处理技术等等都是来自于“遥远的”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对社会的影响更多还是潜移默化的。 然而,每一个传奇铸就的背后都凝结着无数人默默付出的汗水,如此庞大的工程必然离不开无数人默默的付出。实现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技术史学家认为,“阿波罗”的成功应归功于一场管理革命,它把政府、工业界和大学凝聚在一起。新的体制和方法指导着50万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为同一目标工作。我们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合作,实现这样的合作又需要怎样的凝聚力。孙武早以一言蔽之: “上下同欲者胜。”现代社会是个合作的社会,很多浩大的科学工程都是靠着无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共同的努力来完成,人类三大科学计划中的哪一个不是如此呢?“曼哈顿工程”的组织者奥本海默就“大技术”工程曾说:“我们知道,避免错误的唯一办法是找到错误,而找出错误的唯一办法是集思广益。” 时至今日,阿波罗已经变成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勇气、理性与探索精神的同义词。
美国总统肯尼迪说:“我们决定登月,我们决定在这个十年间登月。不是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困难。”当美国这架大机器刚刚启动时,必然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难题,有前文提到的技术难题,也会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等的问题。美国能如此快速而有效地解决如此多的难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献言献策。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家里,我们也许是被父母小心呵护的宝贝,也许习惯了家中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然而走出家门,我们也就立刻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也就是地球六十亿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立刻没了踪影。一比六十亿,数学上已经近似于零,但是五十万个一,就可以把十二个宇航员成功送上月球!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三个人的小世界;怀着远大理想的.我们,总有一天要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甚至走向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50万人的努力,最后也只有一个阿姆斯特朗接受人们的敬意,更多的人在喜讯传来时只有自己到酒馆里碰碰杯。自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载入史册,尤其是在自己付出相当的努力之后。
虽然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爱迪生被永远铭记,但是有谁记得无形中改变我们生活的电脑电视电冰箱的发明者呢?难道就可以因此否定他们的伟大贡献吗?当然不能。我想,人们在享受着冰箱带来的便捷,也许这就是对其发明者最好的肯定了。无数奉献者的汗水积成长河,人类社会也许也只能前进一小步;但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又一个小步,才有了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波涛滚滚永不停息。热爱科学固然是每一个科研人员必备的品质,是否甘于寂寞,愿意无私奉献,也决定了他能否取得不朽的成就。 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面对着用一个大拇指就可以遮住的地球时,并不觉得自己是巨人,而感叹“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渺小”,也许是因为看到宇宙面前人类的渺小,但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感觉到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他清楚地知道,他只是站在明处的那个人,在他的背后,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他们一直为了这一伟大的目标而努力着,他们怀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而努力着,他们甘于寂寞、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人们总是把对伟大事业的崇敬投射到看的见的那个人身上,殊不知默默在幕后付出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 “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渺小。”
阿姆斯特朗由衷感叹,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世界地图上,我们连一个点也不是;在宇宙中,人类还不如尘埃。但没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渺小,何来世界的强大?虽然“我”非常非常的渺小,但“我们”可以非常非常的伟大。正确认识自己的渺小,乐于为科学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才有可能终有一天像阿姆斯特朗那样迈出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