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这个人的名字的确是足以令人唾骂万年的。如今流落到海外的敦煌国宝们终日的抽泣,很多是因为他,才用不幸的自己见证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他是一位道士,却看管着佛教的圣地。与其称他为道士还不如说他是地道的农民,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农民。当一个农民把持着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明时,其实悲剧列车就无可挽回的向前开动了。
不对,不对!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当我们咬牙切齿地痛惜。撕心裂肺地愤恨时,“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我不禁苦笑,敦煌之不幸,文化之不幸,民族之不幸,怎能由这位认认真真做错事的农民扛起?他扛得起吗?
华美的壁画,是这位老农仔细地用石灰刷抹,他不喜欢艳丽。那唐代的笑容,悲苦地向惨白的墙壁叹息一声,隐在了王道士满意的粉白中。“乓乓”几锤下去,“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笑容变成了泥巴。”在她们的位置上,王道士膜拜的灵官、天师稳稳坐定。
读到这里,我恨不能早生一个世纪,飞身夺下他手里的刷子和铁锤,大声呵斥:“你这愚人,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住手啊!”
谁知道呢?或许,他却会迷惑的反问上一句:“我在整理我家院子,关你何事?”说罢,拾起地上的刷把,得意地望着白灰刷过的墙,“啧啧”地盘算着刷墙的花费,漫不经心地把散落的雕塑随片踢出洞外,踢入凛冽的溯风中。
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脑子也一片惨白。
广州塔,又名小蛮腰。
在这个暑假中,发生了很多趣事,但我最兴趣的却是——游广州塔。
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我们一家坐着前往广州的大巴车向广州前进了。
大巴车从外面看像双层的,但实际上是一层的,只是司机头上有四个座位,因此,会被误认为两层大巴。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它的内部是由前高后矮分布的`,所以会认为是两层大巴车。
所有人都上车后,车就“动”了。一上车我就呼呼大睡起来。一觉睡了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一觉醒来就到了广州。到广州后,我们转乘五号地铁来到广州塔下,我们买好票就上塔了。
我们是乘坐观光电梯上去的。第一次,我们上到了一百零八层的塔上,也就是海拔四百三十九米的地方。站在四百三十九米高的玻璃塔往下看,汽车就像一只只挪动不停的小小的虫子,原来看似高高的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周围的高楼都“变”成了积木似的小方块了。
第二次,我们上到了一百一十一层,在哪里我买了个望远镜。望远镜是长方形的,它既可以“变”成长方形,也可以“变”成长方体。在望远镜的两侧各有一个广州塔的图案,是蓝色的。在“望远镜”三个字的下面,有一行英文——TELESCOPE,我想:这行英文是望远镜三个字的意思吧!我又想了一下:广州是中国人的地盘呀,为什么要带上英文呢?
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在广州塔上有英文?”
我想了想,得出了一个结果——原来,我来一百零八层是见到了许多外国人。
最后,我们去了广州塔顶,这时,下面灯火闪闪,我们一家在那儿拍了一张全家福。
广州塔真美啊!
适合花木生长,所以广州被誉为中国的“花城”。守卫花城的卫士是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广州塔。
这位身高600米的巨人站在广州的中心点,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精神抖擞的卫士,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威武和高大。
站在广州塔的脚下,抬头看去,真是直插云霄,一眼望不到顶,只能看见它细细的腰,所以广州塔又有个别名,叫“小蛮腰”。别看它那么瘦,它可结实了,全身布满鱼鳞状的钢筋。
乘坐电梯到达广州塔的顶部,就可以看到广州塔的“眼睛”——一排在塔顶上转来转去的摩天轮。在摩天轮上往下面一看,哇!汽车变成了一只只小蚂蚁,地铁变成了一条条毛毛虫,珠江变成了一根弯弯曲曲的皮带,连高楼大厦也变成了小孩子玩的积木。
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就变身为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穿上一件橙色的外套,一会儿又换上一件绿色的外套,看得人眼花缭乱。五颜六色的光线装点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我爱广州,爱它那迷人的风景和宏伟壮观的建筑!
放假了,当然得好好的去玩一通,早就听说苏州的'虎丘塔很有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就准备去看看这“吴中第一名胜”。爸爸驱车1个多小时,才到达了虎丘。
刚一进门,步入眼帘的就是那虎丘塔。我兴奋地对妈妈说:“虎丘塔果然有些斜。“是啊,毕竟以是2500多年的历史了,砖头都烂掉了。”妈妈温和地说,眼睛里充满可惜,“幸亏我们来得早,还能看得见,不知道哪一天它就会倒塌了。”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行,一路上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这些名胜古迹都有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要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但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多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倾斜。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品,看着这些介绍,我不禁赞叹道:“我们的祖先真是厉害,竟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绝伦,而又令人赞叹不绝的艺术品,真令人佩服。”
山上有一石井,传说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要数是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携刻着的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虎丘二字已非彦氏真笔,而是后人补书刻上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上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就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
就这样,随着夕阳西下,伴随着阵阵清爽的,醉人的腊梅香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神秘而又古老的虎丘。
坐一个晚上的火车,我和妈妈到了广州,然后姨姨来接我们去住的地方。在住的地方我们坐了电梯到了5楼我们住的房间,从窗户里我看到了繁华美丽的广州城。
第二天我们想出去逛一下,然后我们就选择了去广州塔。
我们打的去的,一下车就看到了高高的广州塔,我抬头一看它好像到云里去了,它是螺旋的网状外观,看起来就在移动,好像塔就要倒塌一样。
等我和妈妈、姨姨、外公进去了以后,我们坐了3分多钟的电梯,到了107楼。在那上面我看到了广州城很小那些高楼都那么的渺小。车子像蚂蚁一样的移动着(堵车了)。
在107楼我们玩了半个小时照了些照片,我们就爬楼梯去了108层。我们在那里照了一张专业的照片作为纪念。现在再来的时候还是有点心惊。
我们玩了一会儿,就步行到了第67层。在那里有一个蜘蛛栈道(从第33层爬到第67层)。可是那里不允许小孩儿去,我就只好在那里等了。后来听妈妈说那里的走道上有很多的地方都是玻璃的,可以看到下面,就好像自己随时会掉下去的感觉。妈妈的脚都软了。
我们询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塔共有114层,上面还没有开放。这是一点小遗憾。可惜是白天去的,要是晚上去还可以看到塔身上的五彩灯光,据说很漂亮。
这天很累,但是我觉得很难忘,也玩的很开心。真希望能再登一次广州塔,再看一下世界最高塔的风采。
农安辽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的唯一的古建筑,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至十年间(1023-1030,距今已近千年。由于历尽风雨剥蚀和人世沧桑,至解放前已破败不堪,濒临倒塌。1953年,政府拨款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筑至十层,1983年,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古塔恢复了本来面貌。
农安辽塔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44米,造型优美端庄,表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风范。
承托塔身的塔座高一米,平整坚固,基部直径东西8米,南北8.30米,每边长7米。
塔身第一层13米,每面间隔着各建一个龛门或假门。上方承檐部分置两组斗拱;棱角部位为仿木构明柱,上置转角铺作。第二层以上各层,层层收分,均高1.75米,承檐部分均置斗拱两组,棱角部位置转角铺作。檐上戗脊均饰蹲伏的`猛兽,前为狮子,后为龙马,昂首向天,栩栩如生。在瓦垅前端有圆形瓦当,周饰双重套环,中间为"喜"字图案。檐角均安有铁环,上系风铎,天半风来,摇曳摆动,铮铮作响,悦耳动听,为了古城增添了生趣。 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底部是三层绽开的仰莲,仰莲上是细颈鼓腹的宝瓶,宝瓶上是镀金的圆光,圆光上有一弯镀金仰月,其上镶五颗镀金宝珠。宝盖设在第二颗宝珠上,顶端两颗宝珠建作葫芦形。宝盖下垂四条铜链,分别挂在最上层戗脊的铁色上。
1953年对农安辽塔进行修缮时,在塔身第十层中部发现一砖室。砖室的西北角设有一砖砌小台,台上为一硬山式木制的圆形骨灰盒、盛骨灰和舍利子的布包、瓷香盒、瓷香炉、银质小型圆盒、单线阴刻佛像银牌饰等。其中瓷香炉极为精致,瓷香盒施用搅釉技术,褐白相间,密密层层如花辨状呈辐射式展开,晶莹秀丽,是辽瓷中难得的珍品。
辽代盛行佛教。仅咸雍八年(1072三月,在今我省西部一带的长春州、泰州和宁江州,即有三千人出家,剃度为僧尼。农安辽塔作为佛教建筑,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产物。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建筑至今之所以仍备受珍视,却并非因为宗教价值,而是因为它巍然屹立的本身,向人们展现了辽代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和优美而庄重的建筑风格,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农安辽塔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