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老师的引荐下,我接触了《十岁那年》这本书,也真切地走进了赖清河阿姨笔下十岁的河,十岁那年读后感。初一眼触及那清新淡雅的封面,我就很喜欢。再看那题目,我的心中升腾出无数个问号:是谁的十岁那年?十岁那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整本书以诗歌的形式,简短而又明了地讲述了一个叫河的女孩在十岁那年的故事。首先这个名字让我很好奇,书中述说金河出生时又红又胖,像只小河马,因此哥哥顺应给她取了这么个让河生厌的名字——河马。但妈妈告诉她,取金河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条金色的小河,那里留下了爸爸和妈妈的美好回忆。
十岁的河无意中种了一棵木瓜树,每天清晨饶有趣味地去看它开花结果,她发誓要把第一个木瓜送给妈妈,因为在她十岁的成长历程中,只有妈妈的爱最浓烈。至于爸爸呢,河的记忆很模糊,只有通过爸爸的肖像,看到他年轻的模样。还有从妈妈口中知道爸爸奇怪的喜恶习惯。“加速”是爸爸的口头禅,她也时常跟着说,但不会当着妈妈的面,因为她不想让妈妈闻言思人,心里难过。
十岁的河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妈妈很信任她,总让她到早市买东西,可她时常“偷奸耍滑”,缺斤少两地去给自己开开小灶,满足一下贪吃的味蕾。她还一直为自己的“聪明”暗暗叫好。
十岁的河也和我们一样喜欢过生日,但她的生日愿望很特别,也让人感动:希望太阳把她晒黑,希望做男孩子能做的事,希望有个妹妹和她一起玩,希望把头发变长,希望把圆脸瘦下来,更希望爸爸能回家,让妈妈开心。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学校要停课了,美丽的家园也将不复存在了,河一家被迫要迁移到陌生的城市。来到了美国,开始了新生活,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吃不惯食物,语言不通,被人嘲笑,被人欺负攻击……这一切对于十岁的河来说,简直是来到了地狱。河一时之间,五脏六腑翻腾着各种痛苦的感觉:怒火,心酸,愤怒,孤独,耻辱。小小年纪的她心中有恨,但她又是懂事的,在外经受的苦难,回到家只字不提,一切为了不让家人伤心。金河也是勇敢的,在她朋友和家人的开导安慰下,努力学习英语,尽快适应新环境。面对嘲笑欺负她的人也做出了反击。就是因为她的可爱,她的自信,她的乐观,使她交到了新朋友。
看完了这本书,回想我的十岁,真的不及河的十岁,那不只是一个年龄的概念,更是一个女孩自信乐观勇敢的述说。合上书,我也想和河一样,闭上眼睛,让自己飞起来,那种只属于十岁孩子的美妙历程。
在你获奖后,我读到了很多文章和访谈,在我印象中,近十年来没有一次诺奖公布时,在作家群体中引起如此热烈而令人动容的反应。今年你82岁了,虽然你一直低调而谦逊,但对世界各地无数潜心生活与心灵奥秘的作家来说,你几十年来一直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力量与温暖的源泉——“我们时代的契诃夫”,辛西娅·奥齐克这样说:“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学者型作家A·S·拜厄特给一直以“家庭妇女”形象示人的你如此高的赞誉。一种“小型的喜悦的爆发”,《纽约客》编辑这样描述朋友圈内竞相传递喜讯的景况。作为你的读者,作为和你一同分享短篇小说这一美妙艺术的普通个人,在这个时刻,大家感到一种被理解、被分享的感动。
你的同乡、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说你是这样一位作家:“不管她会变得多么有名,她都应该更有名。”而发表了你几十篇小说的《纽约客》杂志编辑则说:“门罗是这样一位作家,不管她的书变得多么流行,她仍然是‘我们的’作家。”我想这里涵盖了两种情感,一种希望你那些震撼心灵的作品能抵达更多人的愿望,以及某种作家与单个读者间的私人而亲密的情感——这种情感如此本质、直接而强烈,并不会因为它被更多人分享而失去其亲密性,并有所折损。
和很多名著放在一起,也许《十岁那年》就像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它却以小孩的眼睛看待战争,让我加倍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当我们捧起《十岁那年》的时候,第一感觉是简洁而平易,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与书中细细流淌的文字交谈。它不像诗文一样,有隽永诗意的语言。也不像普通的小说用篇幅来牵引细节。它的语言简洁而又不难懂,短短的`句子,一行一行的文字,一段一段的故事,一章一章的波澜,就那样被作者简单而又纯净的叙述出来。读这本书,就像在听一个一个小女孩在讲自己的故事,她以最简单干净的语言,叙述着一个心灵成长的故事。
书中的那个小女孩金河以她的视角来讲述她的高兴和痛苦。比如战争之前家乡的美丽,战争来临时逃难时人们恐慌逃难过程中家人的忧虑,逃难后寄人离下的凄凉,学会一门新语言的高兴,认识的新朋友的喜悦……这些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时,美丽的更加美丽,忧伤的更加忧伤……孩子不会去渲染痛苦,然而字里行间却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战争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当大战临头的时候,孩子们关心的是已经到来的新年和他们种下的水果和花草。没有战争的祖国如此美丽。当孩逐渐意识到战争到来的时候,战争已几乎摧毁了一切。孩子失去父亲,母亲每天担惊受怕,年长的哥哥各做打算,女孩心中充满了迷惑。离乡背井的惶恐侵蚀孩子的心灵。寄人篱下的日子,让女孩学会了看陌生人的脸色。在学校里受不欺负,小女孩原本活泼开朗的个性受到极大的破坏。直到最后,孩子才家人和朋友帮助下振作起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我庆幸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感谢我的祖国,给我一片慰蓝平和的天空;感谢老师和同学,让我在知识点海洋里尽情翱翔;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陪我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