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科学教人求真;善,人文教人向善;美,生活教人尚美。简单来说,所谓的真善美,是则有三点:一、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二、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自强不息。三、接受生活中的阳光雨露,阴霾风霜,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人生更具有价值。真善美,散发的质量是具有内在涵养的,他本也属于一种内在美,也是一种可以推动人生向上的力量,如书中所言:“追求真理的人生,就是天天向上的人生,就是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首先来谈“真”,陶知行有句:“钱交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做真人,不凡可以为“真”精华所在,还记得外国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吗?伽利略不顾人们的讽刺和猜疑,走上比萨斜搭,用实验直接推翻了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谓的真理。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他的这种科学冒险精神不应该值得我们学习么?从伟人的角度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虽然我们现在可能干不了像那些伟大的人一样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却能从小事做起,面对困难,决不言弃,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善,善良之心,人人都有。善良的人包括同情心,责任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和道德之心,善良无需灌输和强迫,只会互相感染和传播。人们常言道:“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而从书中,我就认识了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却无偿捐献器官的何玥,还有一位作为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人,15年间共捐了13.75万元资助贫苦学生和贫苦家庭的解黎明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抱有无限的敬意以及尊重。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发现许多像这样的人,也有可能就出现你的身边,而且,作为一个有善心,做善举的人,不仅仅会得到人们的赞美,在你有困难的时,大家也都会来帮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谓和谐社会,也不过如此而已。
生活?生活中有何种美呢?或许在谈生活美之前,我们应该先说说热爱生活。而在日常生活中,哪能一帆风顺呢?所以有许多人便因为过不去这个坎,便自暴自弃,没有了在生活下去的***,但网上不是有句话说:“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这句话起初听到一定会觉得蛮搞笑的,但后来仔细想想,这话说的其实也没错,当一个人做什么什么就成功,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对他没有任何的挑战性,那他还活在世上做什么?我们要热爱生活呢!首先要从点滴做起,细心观察身边的食物,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的每一天就像雪花一样——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每天都充斥神秘和未知,我们或许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只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分一秒,就是在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痛苦,幸福。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个条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拥抱了生活。
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生活尚美;已成为我们中学生的道德准则,真善美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是我们更加努力,奋进,促进我们成长,使我们更加完美。为了自己的未来,向上吧!少年!
“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封面语在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如磁石般吸引着我,翻开扉页,有这样一句话,“现在就开始吧,开始写,写到骨头里”瞬间给我注入了一股力量,让我内心生出一股喜悦,仿佛看到了写作这条路上一点微弱的曙光。
《写出我心》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诗人、画家、作家、书写教练娜塔莎·戈德堡的经典著作,出版后,立刻成为北美教授写作及写作治疗的人必读,必引述的经典。
这本书的主旨便是,“写作跟修行一样,都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心,以专注、创意和开放的态度,回到当下,洞察生活的细节,正视内心真实的模样。”
有评论说,“这本书谈论的不只是写作,更是生活哲学,生命智慧。通过写作给生活赋予光芒、色彩和故事,使我们再次审视这趟凡尘之旅,为平凡的生活心醉神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假如因为各种琐事打断了我的阅读,我便会心生烦躁,我多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对,它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我仿佛是在聆听一位关于写作的精神导师的教导,她平和睿智,幽默风趣,一些甚至比较枯燥的理论经她一叙述,都变得浅显易懂,甚至让人捧腹大笑。
用心阅读和聆听的过程中,心中的困惑一次次豁然开朗,它坚定了我写下去的信念,给了我不管写得多差都要不停写下去的力量。
最近,我的爷爷的了癌症,这次我会到家,看到爷爷憔悴的样子,心里甚是悲伤,那天夜里,我的爸爸喝多了酒说什么也去看我的爷爷,就这样,我和我的爸爸就到了医院,看到正在医院输着氧气瓶的爷爷,鼻子一阵酸痛,格外的不是滋味,我的爸爸给我的爷爷说了许多,其中就有一句让我记忆犹新,我的爸爸看见我的爷爷胡子长了,便说:“爹,明天我给你刮刮胡子好不好”说了好几遍,我的爷爷慷锵有力的说:“可以”,这点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房,欲哭无泪啊。这种感觉很不好受,我很难想象没有我爷爷的日子,总感觉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那天当我的爸爸知道:我的爷爷昨天晚上疼的直打滚的时候,我看的出来,我爸爸的脸色一下拉下来,甚是担心,就像一步就回到我爷爷的身旁,看看爷爷到底怎么回事,第二天我的爸爸给我的在老家的哥哥打个电话,问情况如何,最后得知,是吃的不好了,原来是虚惊一场。这才让我的爸爸松了口气,在中秋节的这三天里,我的爸爸妈妈又回到老家,去照顾我的爷爷,即使不在他们身边我也知道,我的爸爸一定会寸步不离的。因为我的爸爸很孝顺,他——我的爸爸,就是我日后学习的榜样!爷爷加油。孝无处不在。
每年都有一年一度的孝心少年评选大赛,让我看到了正能量,如邵帅捐髓救母,吴林香在逆境中始终保持微笑,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等等,这些事迹看似平常,殊不知,里面蕴含着多大的爱的力量啊。这些孝心少年的出现,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许多人嘴上说、心里想的都是以后有钱了,长大了,该怎么去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该怎么去孝敬父母。而这样的想法真的对吗?或许对吧。但为什么我们非要等到自己长大之后,父母老了以后,才去照顾他们,孝顺他们呢?为什么不能从现在开始,从生活中做起呢?难道有了钱才能孝顺父母吗?难道现在替父母分担生活负担就不算是孝顺了吗?我们的认为是不是“狭隘”了些呢?
我从我的故事讲起。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因为家里叔叔姑姑多,所以家境不是很好,早早的就去各自谋生。而我因为年龄太小就和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了一起。先在农村上了两年幼儿园,又被爸爸安排到了新乡上学。到新乡后,先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因为爸爸在外打工,所以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后来爸爸与妈妈又离婚了。具体时间也不知道了(他们没有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走了,爷爷奶奶过来接替她的工作。小学期间,妈妈总是来看我,但永不进家门,躲着爷爷奶奶。每年生日总来看我,风雨无阻。爸爸则来的很少,一年来两到三回。而每一次妈妈走的时候,我都要哭闹一阵,想让妈妈到我也走。当时年小,还不明白什么是爱,爸爸妈妈不在也没什么感觉,只是有一点淡淡的孤胆和无力。
记得那是小学五年级,暑假快过去了。我和爷爷奶奶准备回新乡的时候,由于一时不察,出了车祸,转了好几个医院,最后到了安阳医院(奶奶事后给我说的),经过了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才好。期间看我的亲戚很多,那时我才知道亲人的重要性,明白了世间的无常。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是我的亲人不计成本的帮助我,虽然他们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行动告诉了我——亲人就是自己坚强的后盾。从此我便想如何报答他们,也就是如何孝顺他们,我不想那么晚让他们知道我的孝顺。所以,我准备从小做起。首先,要听他们的话。其次,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少为我承担一些。虽然并没有钱,但孝顺也是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有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少一分孤独,多一点温馨,这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既然孝顺如此简单,为何我们不去做,而是推脱呢?
如果能做到相信自己,接下来便会有太多的题材可写,而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做的是坚持不断地练习,笔耕不辍。它是在写作路上越走越远的指路明灯。
这是这本书又一个给我的写作打开了心结的地方。
书中说,“只管写,写,写。在这世界的中央,踏出积极的一步;在一团混乱的中心,采取明确的行动。只管写,持肯定的心态写下去,时时保持觉察。只管写、写、写。”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特别像我这样刚刚踏入写作这一宏大领域的小白级别的写作者,可能会有无数个瞬间产生过干扰继续写下去的念头,比如,“我的时间真的不够用”,“这样写下去的意义在哪里”,“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字根本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人家甚至连瞥上一眼都不愿意”······类似的想法会无数次阻挠着写作路上前行的步伐。
但是,娜塔莎还告诉我们,“如果想写出好作品,就必须做三件事:多多阅读、仔细深刻地倾听,以及多多地写。只管听、读和写便是。慢慢地,你会逐渐接近你需要说的东西,并且用你的声音把它说出来。”
日本的俳句大师芭蕉曾说过,“欲知一树,走向彼树”。要想写出好作品,不停地练习至关紧要。
书中说,“写作就像是一个不断堆肥的过程,我们必须持续堆肥,一旦你的写作从这这堆垃圾和堆肥里开花结果,花朵便会持续稳定地绽放。”
堆肥便是一个持续输入、不断练习的过程,是多多阅读、仔细深刻地倾听,以及多多地写的漫漫长途,它需要你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写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哪怕这些文章入不了任何人的法眼,也一定不要放弃,如果就此放弃,便永远写不出更好的作品,永远超越不了内心里那个自己无法认同的自我!
就如作者所说,“每一本问世的书背后,说不定有成千上万本无法出版的书。”
就如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的她的精神导师片桐老师说的,“要是有人把你打倒了,你得站起来。要是他们再一次打倒了你,你要再站起来。不管你被人打倒多少次,都得再站起来。”
写作亦是如此。
所以,假如真的爱上了写作,那就倾心聆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并信任它,释放它,让它在自己的文字里放声高歌,跳起最狂野的舞蹈,然后就写吧,写吧,持续不断地写吧,写到自己的骨头里,写到海枯石烂,写到天荒地老!
片桐老师说,“我们都是佛,我看得出你是佛,但你并不相信我,等你看到自己是佛,就会醒觉了。”
相信自己有一个很美好的内在,并努力通过文字让心底的美好散发出宁静而平和的光芒,忘却自我,让写作来完成写作。把自己抽离出来,便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自我,更加澄澈的心灵。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在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远,相信在来日方丈,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所以行销在当前!
在新三字经里,有四句是这么写的:能温习、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黄香是汉代湖北安路县的一位孝敬长辈给而闻名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母亲过世了,从小孝敬父亲。夏天,他将蚊帐放好,铊带扇凉后才让他父亲睡下。冬天,黄香先睡到父亲床上,用体温取走寒气才让他父亲睡下。黄香不仅以孝闻名,还以博学多才闻名,当时有人称赞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孔融让梨也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好故事。讲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四岁时,一个客人送了他们一打筐梨。他父亲让他先挑,可他却挑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我最小,应该吃最小的苹果。怪不得他长大了那么有成就。孔融这种做法也是孝呀!如果说一个人不知道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肯定,那是做不好人的。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他们都是儿时尽孝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们。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苦孩子的报道:家境贫困,父亲病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海药坚持读硕士生、博士生。是的,他的志向很远大,可他的母亲呢?最后只有去买血了!你认同他的做法吗?我反对!我认为他是一个极其自私的孩子!试想,求学的路很漫长,现在又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如边就业,边深造,一则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又可以贴补家用,一则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要依赖透支父母的健康生命来完成自己进一步的深造呢?很难想象,一个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母亲的健康之上的孩子,又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呢,又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孩子去效仿的呢?
再座的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洗过脚,擦过背呢?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分担过家务呢?你是否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行动,减少他们的操劳,表达自己的孝心呢?或许你会问怎样才是为父母尽了孝心呢?也许,别人家的孩子会从远方给父母捎来获取高额奖学金的喜讯,而你只会在父母愁苦时给他们唱着温暖的童谣;也许,别人家的\'孩子献给父母的是大赛的金质奖章,而你父母收到的只是老师的一次次表扬;也许成年的孩子每月会给父母邮寄数以万计的钱款,而你只是将父母给你的零花钱悄悄攒起来,想着下学期的学费可以由“自己”来付……你不必为此感到难堪,因为在孝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他们同样可以使你的父母欢心鼓舞啊!
最后,我想用一句曾经令我感动,并想代表所有的儿女对天下的父母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爸爸、妈妈,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将陪伴到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