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熙熙论世界,本次的主题是:我们到底该不该听所谓专家的话呢?
就拿日本来说,专家说日本的三号机组爆炸,不会影响到另外两个机组,也就是,另外两个机组不会爆炸。结果,另外两个机组先后爆炸了;专家还说了,说机组上的壳能有效挡住爆炸。结果,再一次爆炸中,这些所谓固若金汤的外壳随着爆炸一起飞了;专家说核辐射对日本不会有危害。结果,日本的\'核辐射指标超标了;专家说核辐射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总之一句话,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相信专家的话。
正方:可以相信,专家就是那种很有学问的人。他们对待一些问题会很有经验,专家的话就是真理!假如说专家的话都不对,那么我们这些人的话怎么可能会正确呢!
反方:不可以相信。专家确实很有学问,但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他们对一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态度。比如日本核辐射,那些专家都太自大了,所以专家的话不可相信。
熙熙论:其实,某些专家的话也可以相信。有些专家他们确实很有学问且对待问题态度很好。但是,一些自大的专家的话是不可信的!
附带:论日本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日本的胃口大不大,回答是,非常大。
日本对一些救灾资源太挑剔,救灾资源还挑三拣四的,这个多点,那个少点,哎呀呀呀,把我们这些救援国家当成他们的免费售卖机了?
举个实例,日本对一些救灾国家索要石油,真把我们当成免费的百货商店了,想怎么拿就怎么拿呀?并且,日本对我们的救援队和救灾物资好像很警戒似的。救援队这是首次去,救灾物资还让我们自己送到灾区,这是神马态度,太霸道了吧。
要是我是主席,我肯定是不给了,什么态度,给你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不给了!
不过,这件事情可是关乎国家的外交大事,不得不给,唉,什么时候日本能不那么挑三拣四了,胃口不那么大了!
升入大学还是踏入社会,这是个问题。是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升入大学, 还是勇敢的反击世间不公踏入社会,。 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更尊贵?
我会怎样选择,不,我不愿投入到社会,难道就这样升入高中么。
我会怎样选择,不,我不愿再受到束缚,难道就这样踏入社会么。
看啊,考场上众人挥汗如雨。看啊工地上人们汗流浃背。
“孩子,自从你出生起,你就有面对选择,生或死,一念之间。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都由你自己选择。”一个轻佻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滚到一边去。”我不愿对她说什么。
还是点根烟冷静冷静。“你是那个学校的,谁让你吸烟的,灭了。”监考老师威严的声音响起。
我是该拿起烟向他那张狗脸上砸去,还是默默的掐断烟。这又是一个选择。“啊,我不愿面对选择啊啊啊啊。”我的内心发起怒吼。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选择,我望向窗外,跳还是不跳。又是一个选择。最终,我轻轻的把烟灭掉,就算这根烟砸到他的脸上,我又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一时的威严亦或永生的沉眠。
选择,这TM是个严肃的问题。生则万世通达,死则千古唾弃。
正如当官一样,老子贪还是不贪。又如城管一样,老子打还是不打。再如干露露一样,老娘露还是不露。
最后他们都选择了前者,功成名就。
而我要选择什么呢,我还是继续思考吧。
什么,你说老子没在题上。对不起,老子根本就没说题目。
老子只想说,高考打零分怎么了,这就是老子的选择,老子不后悔的选择。
从该学校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呵护童心,保护孩子的上进心。素质教育实行之初,很多事情一夜之间翻了个个。有些地方的教育在还找不着北的情况下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立刻剔除了昨天还当法宝,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糟粕的东西,摇身一变——“素质”起来。君不见,有些农村学校接受素质教育的仓惶和可笑的程度。校长通知开会,老师们拿着笔和本子,边听边记下了所传达的上级文件。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脑中的素质教育“概念”就具体起来:不体罚学生、不留校、多多地表扬学生、不排名次、不能让学生家长知道学生详细的分数、不能向家长告状……这就是他们眼里的素质教育的全部。可笑吗?一点也不,有很多山区学校,他们所知道的素质教育还要可怜。正因为懂的少,所以只能一味地模仿,秀着秀着,有些现象虽然心里也疑惑也反对,可是迫于“大局”,还是委屈自己委屈学生,把自己把学生当成了傀儡。的确,孩子们都喜欢看到本子上红通通的100分,都喜欢听称赞的话,都巴望着老师把自己当宝贝。可是,我们也不能无原则地全盘肯定啊。试问:喝彩声中长大的孩子,如何应对以后人生中的挫折?从古到今,师者都知道要从小教育孩子们明是非,而判断对与错的`标记,一般都是用“勾”和“叉”来表示的。如今,用个小小的“?”代替“叉”,当年幼的学子问起这是什么时,难道老师为了说明一个极易说清的对与错的问题还得编一个美丽的谎言吗?教育,如此光明正大之事,居然成了犹把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了?
还有那遍地撒网式的激励温馨式的评语,也是盲目追逐素质教育的产物。试问: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热爱学习,作业敷衍了事,乱七八糟,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光明磊落地批评使之认识到错误,反而还要假惺惺地写上几句连自己都觉得虚伪的“温馨评语”呢?昨天在一网友的回帖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好’字害了学生”,说是由于教师给学生的评语经常是“好”或其它肯定的话语,也就养成了评语的习惯。一次一位学生在写时写道:这个世界这么冷漠,苦闷、枯燥,我将结束自己破碎的生命,好不好?……这位教师又是没多想,写了一个“好”。学生认为教师同意他的想法,于是跳楼自***了。这是血淋淋的现实,人命关天,孩子如此鲜活的生命居然惨死于老师一个习惯性的评语里。可悲!教育的悲哀!我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能丢掉,不能背叛的,比如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分清这些而不是要孩子们混淆这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教育必须实事求是,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现在再说说受教者——孩子自身。现在的孩子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食五谷却把麦苗当韭菜。父母、爷奶的呵护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学校里如果再加上老师宝贝般地娇宠着,对错不分地暧昧着,这样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如何能担当发展中华的大任?中国的教育,被党中央一再提到极高的位置,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理论真的很苍白,自己没有权威,总是仿照别人,一味的模仿又怕人笑话,于是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实行起来,总让人觉得行走在一条黑暗的遂道里,虽然光明就在前面,可是,接近光明却很难很难。素质教育的实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大事,可是,中国太大了,城乡的差距也太大了。农村条件差,素质教育推行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都远远不够,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总给人一种邯郸学步的感觉,所以,出现以上种种怪诞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师者特别是农村老师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请老师们该打“叉”时就打“叉”;该批评时不要口软。不要再用一个比“叉”难懂得多的“?”代替,更不要人人都说“好”,个个都云“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