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给了“推荐”,那本人对这部片子还是绝对持肯定态度的。导演没话说,把这样一部“中国特色年代”的故事拍的这么委婉温和,还能赚足眼泪。令《最后的舞者》这个沾上特殊年代的故事所引发的话题竟然第一次让”政治讨论“排到了后排。大家围绕议论的最多的是梦想,是海飘人对故土的那份特别的思念。
然而,或许是这部片子中所歌颂的梦想光芒太耀眼了,那种为了理想,为了钟爱的艺术,挣脱重重束缚,终于取得人所无法想象的成功的精神太感动今天的每一个人了,这种榜样的力量让很多人忽视,或者淡化了一个平凡人的真情的可贵。这个人就是李存信的前妻——伊丽莎白。
在这部满是美国社会精英人物出场的故事里,伊丽莎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舞技一般,虽怀揣和李存信一样的梦想,但是无人在意,甚至当本要求李留下时,谈到伊丽莎白也是一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的态度。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姑娘,在我眼中所焕发出来的真情的光芒却足以掩盖片中任何人。她天真的,不抱一丝功利的爱着李,她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者,一直支持着李,甚至为他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大使馆里那一幕,她就像一个天使般,坚决而勇敢的守护着李。当李被强行带走时,她撕心裂肺的呐喊与呼唤彻底打动了我的心。她给予李的不但是简单的爱情,更是一种患难相守之情。为了李存信,她在和他——一个在那个特殊年代,美国人眼中还比较陌生,比较排斥的中国人短短交往(不存任何芥蒂的交往)几个月后,大胆的选择与这个特殊的男人结婚。也正因为这个婚姻,她被一段时间内抛到了公众眼里(相信包括她的家人)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认可,在今天的社会,在我们身边,这种不论出身,不看背景,简单却真实的如无暇白玉般的爱情是不是已经濒临灭绝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纯爱的女子,最后竟然就这样被她人生的第一个男子,一个她靠自己大胆的'婚姻决定拯救的男子抛弃了。片子到结束上字幕之前,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李存信应该不会和她真正分手,甚至当他回到家乡,和舞伴(现任妻子)跳舞时,我还抱着幻想,这是为了工作,他妻子还在美国等着他。可是事实结果真的让我跌破了眼镜。如果这不是一个传记性的故事,我真怀疑小说作者的道德底线在哪。
中国古话说:富贵不忘糟糠之妻。更何况伊丽莎白并没有哪配不上他,在生活上的冲突我们也可以看到伊丽莎白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牺牲者的角色。李存信从未考虑过她的感受,而她却一再为了李存信而做出让步。也许在她单纯的想法里,自己爱的男人过的好,就比什么都重要,就像当初李存信突然提出要和她马上结婚时她也毅然答应一样。
很遗憾的是,片子在伊丽莎白离开后除了片尾一句字幕外,没有给她,一个真情伟大的姑娘任何交代。而李存信和舞伴玛丽的结合在片中却描写的是那么的美好与众望所归。
难道在伟大的艺术家面前,一切平凡的人的牺牲真的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吗?
——以此文献给伊丽莎白,一个我发至内心怜悯的美丽女孩愿世间真爱常驻。
《黑暗中的舞者》,一听就是一种黑暗的世界,让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好处,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种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温柔的情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那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爱。
女主角莎蔓的坚强的女性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族的遗传,莎蔓的眼疾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失明。但是她毫无怨言,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我的生活,在暗地里为儿子攒钱,自我无时无刻把手里剩下的钱藏起来,只为儿子的眼睛能够好起来,彻底地摆脱眼疾。当艰苦的日子来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总是呈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么的平凡啊!她能够安然的应对周围的一切。
母爱是伟大的!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在享受着这份伟大的母爱,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妈妈的嘱咐当成是刺耳的唠叨声,有时候会把妈妈的责骂当成是妈妈对我们不好……熟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啊!只是我们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母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你有烦恼时,它会轻轻地抚慰着你的心;母爱像一颗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开心时,它会让你得到应有的甜蜜;母爱像一个美丽的笑脸,在你遇到困难时,它会激励着你,让你勇往直前……
莎蔓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纯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莎蔓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明白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同时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将上绞刑台时,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她选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