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有人会说生活会变得枯燥乏味;有人会说到哪儿都不方便;有人会说会被人嘲笑。我认为,他们说的都不对!我要像盲人一样,顽强的生存下来。
我回到了家中,拿出了眼罩,罩在了眼睛上,开始了“盲人”的生活!我的眼前出了黑暗,什么也没有,我感到无限得孤独与无助。为了抵制住这种感觉,我拿出一本自己最爱看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是,白底黑字的书对我来说,只是一片黑色而已。这时我才感到光明是多么可贵。我打算用音乐来打发时间,听着这熟悉的音乐,我完全把自己置身在音乐得天堂中。吃饭时,那平时令我垂涎三尺的饭菜,现在又是一片黑暗。饭后我打开电视机,但只能听不能看的电视使我无聊透顶。早上,我又重见光明。望着窗外,我发现天变的更蓝了,水变的更清了,人变的更美了。
在那无边得黑暗中,我渐渐误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失去,才能让他们体会到他们的可贵。这奇妙的感觉,以前我很少发现,在我失去光明的时候,我却发现了。那些有正常视力的人对大千世界随处可见的色彩、形象、动态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很少发现其中的美。难怪罗曼罗兰警示人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双眼可以让我们看到所有的事物,但有时却使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双眼看到的并不都是真的,有时它也会欺骗我们,可是双眼的迷失却是来源于我们的内心,准确的说,是我们自己在欺骗自己。
我们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可我们总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可只要我们认清现实,坚持自我,双眼就一定会从迷失中走出来,走向成功。
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发现其它书籍中有关大青蛇的内容与事实不太符合,于是,他放弃了书中的内容,自此他周游四方,四处收集与大青蛇有关的信息,终于他的.苦心没有白费,终于收集了有关大青蛇的确实信息,也最终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
伽利略不随世俗的脚步,他不相信哲学家的话,只相信真理,他极力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始终坚持着自我,而对那些迷失双眼的人们,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终究验证了自己的坚持,创造了“自由落体学说”,让那些人无言以对。
天文学家哥白尼生活在一个腐败而又黑暗的社会,面对天主教会的“地心说”,哥白尼始终没有后退,他提出了与它相违背的“日心说”,可是人群的双眼已经迷失,他们迫害了提出真理的哥白尼,哥白尼虽然遭到迫害,但他的真理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没错,迷失的双眼给不了我们什么,但只要我们坚持自我,就一定会认清事物的本质,正如材料中的那三个孩子,他们不跟随他人的脚步,认清了事实,才使“蜡苹果”的秘密揭开,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事实胜于雄辩,无谓的迷失终究只是纸老虎,既然我们想要看清事物的本质,那就先让我们的双眼从迷失中走出来吧!
“不要让生命再悔悟伤悲/不要让生命再逝去遗憾/孤独黑夜的前方还有曙光/ 把生命的天空照亮……”华语群星倾情演唱歌曲《生命》,少年,你们听到了吗?看了“擦亮迷蒙的双眼”专题片4集,我怅然若失。
第1、2集中的主人公小薇在酒店做服务员。一天,她在端菜时被几个流里流气的少年给盯上,其中一个嬉皮笑脸地问:“美女啊,你叫什么名字?”“小薇。”她老老实实地回答。少年们互相对了个眼色,不怀好意地和她讨论喜好,以此来套近乎。不知小薇出于什么心理,竟都一一回答,罪孽由此诞生。当她欢呼“我最喜欢打魔兽”时,她已经半只脚跨入陷阱;当她进入少年们的家时,事情已经到无法挽回的局面。玩游戏是假,玩她才是真。小薇在卧室挣扎的那一刻,她绝望了。一劫强奸案就此诞生。是的,不良少年受到了法律制裁。那小薇呢?她的肉体和心灵均受到伤害,若不及时得到心理疏通,这噩梦将伴随她一生。无论男女,最重要的便是洁身自好。作为一个女生,我对小薇的遭遇感到痛心,却也唾弃她的无知。要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我们从认知起,长辈就灌输给我们的观念之一。
第3集涉及命案:袁阳沉迷于武打片,不分昼夜的观看与模仿导致他刺死母亲,精神恍惚,最后被捕。让人寒心的是,其间他多次跨过母亲的尸体,去冰箱拿方便面边啃边看武打片。追究到底,母亲的软弱与迁就本身就是命案的导火线。
第4集的案子离我们更近了,软弱的好学生李亚明被不良少年曹成两次搭救,他们桃园结义,最后出于哥们义气,把洗头房洗劫一空,扬长而去。受害者转向加害人,曹成或许无所谓,但李亚明的美好未来湮灭了。
强奸罪、凶***罪、偷窃罪,活力的青春被颠覆了,也混乱了。人性的微光在黑暗里逐渐熄灭。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内心很挣扎。俗话说“正当少年好时光”,这些少年与我的年龄相仿,此刻却在高墙内服刑。谁的错?我以为是教育。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了解法律,敬畏法律,其实是对自己的负责。他们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对法律没有认知,若要避免实在太容易。自主学习——看电视CCTV12频道《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被教育——学校开展法律班队活动,家长平时叮嘱。
看过一句话,“拥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青春期的少年神经多是敏感而脆弱,所以除了教育,请赐予我们以关爱吧。
大家都知道眼睛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如果碰到一些有趣的电视剧或好看的书,我们就会禁受不住诱惑,眼睛一刻也离不开它们,这就会损坏视力。
为了让我明白没有视力是多么痛苦,妈妈和我做了一个实验。妈妈用布蒙住我的眼睛,我的眼前一下子黑暗了,就跟伸手不见五指一样。妈妈说:“你到房间里去拿一本书吧。”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手在前面摸着。这时我摸到了墙壁,于是就紧紧地扶着墙走,哎呀,我的膝盖撞床了!我往边上移一点,小步地走着。太好了,我终于摸到书桌了!我随手拿了一本书,根据刚才的经验,我又磕磕碰碰地走出了房间。妈妈解开我眼睛上的布,问我:“你有什么感受?”我说:“还好我对家里的情况很熟悉,要不然准撞个头破血流。幸好只是十分钟的体验,如果一辈子都失去了光明,那就惨了。看来视力真的很重要啊!”
视力如此重要,我们要保护好它。我们在写作业、看书一段时间后,要看一看绿色植物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学校里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乘电视放广告时间闭眼休息,这些都是很好的保护视力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总以为自己所做的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事情。他们看不得别人比自己更加的优秀,他们总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他们总是认为所有的`赞美与夸奖都应该是最他们的。而不是应该被别人所获取。看到他人所被夸奖,总是在一旁讽刺,认为那些夸奖者有眼无珠,看不到自己的好。认为那些被夸奖者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呢?
看到的环卫工人就会说,他们不会是比我在太阳底下多站了几个小时,有什么好赞美的呢?他们不过是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本分而已。看到交警就会说,维持交通秩序是他们的职责,他们不过是在大马路中间停留了一会而已。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呢?看到了医护人员就会说,他们不过是去前线拼搏了一下而已,而我在后方一直都支持的,大家为什么我就得不到赞美?
就像故事中的石头一样。他认为自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这里待了十多年。可是却没有一场只拿下几个小时的雨所受得大家的喜欢。尽管他很疑惑,很不解,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问题,他总是认为是那些夸奖者们有眼无珠,认为他们不时得自己的好,认为他们就是个榆木脑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几个小时的雨的背后,是整片森林的容光焕发。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很多像这样的。无论怎样说,都无法改变他的认知。最后变成了大家口中的顽固不化的人。其实这种人很简单,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认为自己总是比他人高人一等。其实我们只要放下心中的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一下这件事情。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一看自己和那场雨。看一看那场雨之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之前有了怎样的变化?其实不难发现,那场雨之后,世界仿佛就变了个样子。
不要总是被高傲蒙蔽了双眼,摘下那个眼罩吧。看看这个世界和你之前所看到的世界,是不是更加美丽。在高的眼罩下,你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没有色彩。但是摘下这个眼罩,你会发现这个那个世界是那么的美丽。牵动着你的心。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份固执吧,融入到新的环境里。
面对他人获得赞美时,你可以同样去赞美他人,也可以去激励自己。相信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了行动,总有一天你也会获得比他人。更高的赞美。
相关链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情人眼里出西施,陌路之中成东施”的例子。另外,一些家长对自家小孩同他家小孩双重对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还有“靠亲戚开后门”,“靠熟人走捷径”的套路也不是屈指可数的。人与人如此,国家之间也如此。像美国对外就施行双重标准,对亲密的国家与对疏远、敌对国家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专家评论:以上所述皆为凭感情亲疏来引导个人认知的事例。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单眼看世界”的表现。也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人的认识因人而异,客观上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主观上与一个人的立场、人生观、知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感情亲疏来决定事物的认知其实质也是一种片面的唯心主义,没有客观地全面地来认知事物。
所以,只有端正自身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地认知才能摆脱“感情”的囚笼,实现理性的飞跃,才能真正“用双眼看世界”。
即时评说:用双眼看世界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法,也是一种正确的处世原则。古有“包青天”刚正不阿一视同仁,今有众多的.医务人员视人民的利益如自身利益,舍生忘死、夙兴夜寐地战斗在“抗非”一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沉睡后振兴,用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开放,用非歧视原则与各国友好贸易,以无敌国外交享誉世界。
压轴发表: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冲破“感情”的桎梏,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可以如此开阔美好,世界原来可以如此精彩美丽。
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打破“感情亲疏”的标准线,未来的星光大道,定将畅通无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