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城市临江靠海,就连空气都显得那么湿润。细闻,淡淡的海腥味裹挟在吸纳之中,洁净的街区,宽广整齐的海滨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有些带着异国情调的建筑参差其中,颇具边境风情。
鸭绿江,是一个地名,是一个词汇,更是心中的向往。
来到这里,看的就是风情,凭吊的就是英灵,缅怀的就是历史。
迎着初升的太阳,早早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基座上,***手书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鎏金字体熠熠生辉,仰视,纪念塔高耸入云,青松翠柏蓝天白云相伴,再看,陡立的台阶让人凭生庄严肃穆之感。登顶环视,纪念碑,居高临下俯视丹东,雕像群,英姿飒爽鸟瞰鸭绿江,车水马龙里沉淀着共和国鄙视强权的过去,岁月中流淌着中朝唇齿相依的抗美历史。
静静地思一思想一想,一江之隔的友好邻邦,反复的品一品咂一咂,建国初期的决策胆量,一段历史一段情怀已经跃然心房。有些遗憾,正赶上纪念馆大修,没能亲耳聆听目睹共和国的这段历史,但西侧的兵器展览,当初简陋武器的昭示,已经彰显了血与火的现实。一种悲壮,一种不畏强权的历史已经刻在了光荣的纪念碑上。
漫步来到了鸭绿江畔,看着被美国飞机狂轰乱炸后残存的鸭绿江大桥,不禁肃然起敬。正是这座大桥,中华儿女曾经从上面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正是这座大桥,成为了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最终抗美援朝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残断的桥墩,伴随着鸭绿江的流水在静静的诉说着什么,断折的铁桥,看着两岸的变迁好像又在想说着什么,匆匆岁月,岁月匆匆,如今的断桥就是这样平静的屹立在鸭绿江上。
毗邻的,是后建的中朝友谊桥。还是钢铁结构,还是那样的雄伟,看得见通行的贸易车队缓缓地驶向朝方。
乘游艇环游鸭绿江,两岸风情尽收眼底。确实讲,沿江两岸的风情不能同日而语。这边是游艇穿梭人流如鲫,那边是清静渺然树影婆娑,几囱不高的烟囱好像是工厂的痕迹,几处隐在绿树丛中的平房像是普通的民居,沿江的河滩上看得见栅网的踪影,几辆老掉牙的,像是国内五十年代的嘎斯车冒着黑烟,在沿江的土路上行驶,卷起一路的黄土烟尘。一艘停在江心的挖泥船还算说得过去,朝鲜国旗很醒目,船上的朝鲜船员正在做除锈防腐的刷漆,看见中方的游船来了,有些机械性的招手致意。
新义州沿江的一处工地上,几辆破旧的铲车正在挖土,装不了多少,卸不了许多,想起了国内的施工机械,要是支援几台过去,功效肯定提高不少。几名朝鲜军人掺杂在施工的人群里,看得出来,还是比较悠闲的。游船掉头的时候,离对面的江岸也就二三十米,人们见惯不怪的样子。丹东与新义州的区别,就像我们八十年代站在深圳看香港澳门的样子。看着看着,不免有些酸楚,但愿我们对面的朋友,能快速的跟上,让沿江新义州也能像丹东一样漂亮。
一眼扫两岸,感触的确多。鸭绿江边上还是蛮具异国风情的,买一包朝鲜产的香烟,吸起来还是不错的,朝鲜的人参酒价格还是蛮昂贵的,朝鲜产的五彩软铅笔真的不错,很适合小孩子画画,不用担心折断,价格也适中。卖朝鲜纸币的'摊点比比皆是,花上十几二十元,就能买到新版全套的朝鲜纸币。南韩的东西也不少,工具、钱包之类的充斥市场,看样子买上还行。
历史毕竟给了我们许多,走在先辈们的脚印里,感悟现实的生活,感觉真的很好。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怀。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坚持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打磨细节,基于历史背景与事实,强化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故事场景,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引领观众走近真实的英雄,重返真实的战场,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定档主海报将戎装严整、汇集成铁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这一气吞山河的历史画面定格。人物版海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目光如炬、神态坚定,方寸之间彰显大将运筹帷幄的谋略和底气,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每一项战报。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三位军长战场指挥、知难而上的刚毅神态也在海报中生动展现。同时,镜头还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率领全团浴血奋战,打出志愿军军威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展示出一线战场的极度残酷,彰显出革命先烈“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伟大品质。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波云诡谲、一线战场的惨烈恢弘、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更能感受到我军应变之迅速、应对之从容,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牺牲,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强敌的宝贵经验。同时,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构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光影纪录历史,再现了71年前的硝烟烽火和可爱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让观众感怀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吃到一碗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听着曾爷爷在我们讲他过去打土匪、打日军、打美军的故事。曾希贤爷爷作为部队的大当家,想想当时的战友们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听起来还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少许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这样艰苦的生活,曾希贤爷爷照样带领部队的几十名战友英勇战斗。来到了土匪的领地,曾希贤爷爷把战友们分成了三排。“一排上!从东北方攻进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门。三排上!来掩护所有成员。”他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最后把那些烧***抢掠的土匪们打的落花流水,为人民立了功。
曾希贤爷爷如今85岁了。他还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伟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战士,在临死的时候,都还想着任务,想着祖国。最后曾希贤爷爷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做四有新人。我联想到我的期中考试,对于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继续努力。
曾爷爷还说: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当做敌人。你战胜了困难就等于战胜了敌人。听了曾爷爷的话,我满怀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曾爷爷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