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叫捃儿的学生造了一个句子——“早晨的阳光很活泼”,被老师判为错句,理由是搭配不当。捃儿的父亲是一个画家。早晨作画时,他忽然发现美妙的光点在枝叶上变幻着,仿佛斜泛着的妖冶的眼波,很灵动,很——活泼!爸爸忽然间懂得了儿子的句子,“阳光很活泼”,多生动,比什么“小狗、小猫很活泼”之类要高明多了!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意境,再进一步就是诗了!面对父亲的解释,那位年轻的女教师觉得委屈:“这么说是我把你那大诗人的儿子扼***掉了?还不是为你儿子好,这样的句子考试能过关吗?”毕竟儿子还要参加大考,毕竟老师监督着学生,而上头还有监督老师的人……爸爸违心地关照儿子,以后不要再造这样的句子了。
行文至此,让我想起一篇来自美国的小学生作文:“几个小男孩儿在野外的芦苇丛捡到一个蛋,有的说是蛇蛋,有的说是鸟蛋,大家为此争执不休,决定把蛋带回去在烘箱中孵化,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没想到,蛋壳里孵出来的居然是里根总统!”这篇作文,是美国老师赞赏的经典之作,不光获奖,还广为传颂。
同样的童真童趣,同样富有想象力的作文语言,却是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中,除了社会背景、教育制度的原因外,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应该有所反思?试想,如果美国孩子在写作文时没有极舒展、极自由的心态,而是担心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能写出如此童真童趣吗?那么,在中国,这个叫捃儿的孩子受到老师这样的冷遇,他的童真童趣是否依旧?当然不会。可以肯定,若干年后,他的作文,就如流水线上生产的作品,规规矩矩,毫无个性可言。
这就是教育扼***童心的典型事例。如果说教师这是为考试所累而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有些登在报刊杂志,署名低年级小朋友的文章,却文笔老练,思想深邃,宛如成人手笔,这又是为什么?如果这是教师越庖代俎的作品,那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了。不论出于哪种需要,如果教师不厌其烦、肆意修改学生作文,把学生的习作改的童趣尽失,那就是对童真的扼***。这种做法,不光使孩子对作文信心全无,一种“您看着办”的心态;还使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诚信”观念,使他们过早的学会虚荣或欺骗。而那些读到如此佳作的同年龄的孩子,还敢捧着自己的童心作文,沾沾自喜,踊跃投稿吗?
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孩子的天空是纯蓝的,孩子的生活,率直、天真,毫无矫饰,如同他们的作文语言,充满灵气。还孩子童心一片,让童心写出孩子的天空,教师就要摒弃世俗,带着童心,充满宽容和民主,鼓励孩子书写真情,引导孩子展现个性。
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便把我送回了老家。在老家的那几年里,我是最快乐的人。那时的我脑袋被剃得光光的,一头的大红痱子,黑得像个泥巴蛋。记得当时常在姥姥家打麻将的老人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老舅(当时他已七十多岁了)对我特别好。原因是什么呢?冬天天黑得早,打完麻将天都黑透了。于是我便自告奋勇地拉扯着他的衣角说:“老舅老舅,我送你走吧,天黑了妖怪把你背跑喽。”说罢我便跟在他后面屁颠屁颠地把他“送”到了不远处他的家里??当时我才三岁。后来记不大清了,反正据姥姥说从此以后老舅特别疼我,一有好东西就给我吃—还据说,老舅是一个特别小气的人,这些东西他从没给过别的`小孩吃。
在乡下的生活是自由的,可以下地抓虫子,摘果子,滚一身土回来,可以弄青蛙,逮蝌蚪,更别说玩泥巴了。有一次,因为我的“无知”还差点弄坏了肚子。记得那时,几个老头老太和姥姥姥爷在门前玩麻将,我便在旁边玩泥巴。我用一个大杯盖装了一满盖的泥巴,然后给一老太太吃,老太太笑着说:“好孩子,我不吃,你吃了吧。”当时年幼无知的我不知这是玩笑话,竟当真吃了起来。等姥姥发现,我已吃下了一大口!这家伙可好,连拉了三天肚子!
据姥姥说,我小时候可倔呢!比现在可疯多了。也许吧,但我可不怎么相信。不过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我小时候不爱洗脸,好不容易在姥姥的武力下洗了脸,谁知我却哭得满地打滚。无奈,姥姥又往我脸上抹了点灰,结果我非哭着说这不是我原来的灰了……
在乡下的生活真可谓是妙趣横生,现在一想起来就想发笑。因为小时候的这段经历培养出了我的一颗童心。这不,前几天放假的时候我还和表哥一起玩“猪头”的游戏呢!乡间的记忆真好,我要将它永远珍藏在心底。
非情感因素(例如逻辑思维和有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会抑制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思维中非情感因素多了,情感因素就少了,说话像是用非情感因素来讲理,而不是用情感因素来抒情。
注意:思维简单的人不等于童心的人。丑恶、低俗、自私的人,小时候由于智力水平还较低,所以思维简单,但是他们没有美好的心灵,所以没有童心。可以这样说:童心的人,思维相对简单,但是思维简单的人,不一定是童心的人。
摘 要: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孩子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留守综合症”。大多数留守农村的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问题凸现,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长期头痛和思索的教育问题。重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班今年12岁的女孩张艺馨是一名农村的学生,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艺馨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十一”前夕,艺馨突然“失踪”了,两天两夜不回家。爷爷和邻居找了很久,才在一家网吧找到她。爷爷惊奇地发现,跟小丽在一起的居然还有一个比她大几岁的陌生男孩。艺馨说,她已经跟这个男孩出来玩过好几次了,非常开心,自己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跟他讲。
8岁的小男孩由星,是我校二年级学生。刚上二年级时活泼可爱,喜欢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两个月以后,由星越来越不爱说话,作业也完不成,甚至有时几天都不上学。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爸爸、妈妈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只能管吃住,有时爷爷、奶奶生病就不送他上学……
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一般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养。由于隔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由于隔代人年龄相差甚远,老人的文化局限性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教育孩子。尤其是个别寄居在亲戚或朋友家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变得沉默寡言。监护人也往往对他们的管教比较松散,从而使他们因缺乏约束而变得放纵。而一些没有人监护的“留守儿童”基本是无人管教,他们容易养成自由散漫、好吃懒做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这种种因素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和焦虑、任性、暴躁等性格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等情绪。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怎样才能让他们和大多数同学融合在一起?学校对他们该怎样进行心理教育呢?
笔者认为,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如下几条途径:
一、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留守学生由于心情抑郁,所以教师可利用班队、团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心理教育。如在班队活动中让每个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现在的想法,可以开展像“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交流讨论活动,让他们觉得生活在大集体中,人人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他们从心理上少一些抑郁和依赖,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有更充分的情感投入。
二、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心理援助
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学校可安排专任教师或班主任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要注意对这些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及思想状况,便于和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要多运用同感的态度和交流的技巧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一个“空间”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教师团队在各学科教育中进行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时教师应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在辅导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我能理解你的处境”等,使他们能真正感到教师的关爱。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他们心灵的“疙瘩”。
四、通过上辅导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这对学生非常重要,要通过辅导教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亲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适应”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健康的人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要帮助留守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他们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日常生活辅导中,要指导他们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进一步转化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念,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学校附近的社区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隐形的、不易察觉和潜移默化的`。学校附近的游戏机室、网吧等,对孩子的诱惑力极大,容易使儿童误入歧途。要协同公安、司法、法院、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源对孩子的毒化,严防关口前移,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采用以案说法、现身说法形式,进行警惕教育,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防范教育更难。因此,学校要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少儿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
[2]李明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探略》.20xx年1月。
[3]《留守儿童谁来监护》.北京早期教育网,20xx年7月26日。
有些人的情感像是一块原本带着棱角的石头,从小到大,在负面因素的逐渐磨损下,慢慢的被磨平了,情感变得冷漠,性格变得沉稳。
花园外有一圈“城墙”,我们发现,在东边有个小缺口。来到缺口旁边,看到四下无人,我们便溜进了那个神秘的花园。我们一会儿在大树下玩捉迷藏,一会儿又在草地上打滚,玩得可开心啦!
忽然,那个巨人迈着大步走了过来,他看到满园的春景和玩得呱呱叫的我们,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我们的耳膜隐隐作痛,我们害怕得不得了,手足无措。
可是,巨人并没有赶我们走,而是小心翼翼地问我们:“我能和你们一起玩耍吗?”我心里一愣,赶紧故作镇定,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竟然像个孩子,连连拍手叫好,脸上溢满了喜悦之情。
我们想与巨人一起玩“蹦床”,他欣然答应了。巨人躺在地上,让我们依次爬到他的大肚子上。他的肚子,又大又软,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蹦床,在我们蹦跳时,他也用呼吸来控制肚子的一起一伏,引得我们不时惊慌地哇哇乱叫。小妹妹害怕得竟跑到巨人的脖子上,像骑马一样。
玩了一会儿,我们纷纷地从他的肚子上爬了下来,不知谁喊了一声“好渴啊”,巨人听到后,赶紧摘来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我们扑上去抢着吃,一个个苹果一扫而光,连个苹果籽也没见着。
二弟提议,让巨人带着我们“飞”一圈,我高兴的尖叫起来,巨人也开心得点了点头。巨人的一条胳膊只能吊起两个人,他问“谁敢来?”我自告奋勇,带着我的“心腹护卫”上场了,我们把手紧紧地扣在他的胳膊上,巨人抡起胳膊开始转圈。我的脚离地了,他们的脚也离地了,我们都飞起来了,尖叫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混乱。几圈后,我们几个下来,老二直喊晕,我连路都走不成。巨人却面不改色,一点也不觉得累。
时间飞逝,不大一会儿,太阳就要落山了,我们也要回家了,巨人依依不舍,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再见了,小朋友,明天你们还来吧!”我们都点了点头。
巨人把“城墙”打碎了,打破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回首望去,他还站在原地,我将手比了一个爱心赠与巨人,大家相视而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