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很依赖妈妈,什么事都要她帮我处理。而且,我的脾气很暴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懂得该关心别人。
直到有一天,妈妈把我送去学习“跆拳道”。教练是一个女生,她非常讨厌依赖妈妈而不独立的人,所以之后,她都请妈妈不用跟着我一起上楼、进教室。于是,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一直跟在教练身边,教练很用心的教我,也常常告诉我要学习“独当一面”,更不断地教我要如何学会一些生活知能。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总会告诉我说:“方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听了之后,就会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教练的目的就是要让我学会“凡事都要自己先想办法,不要遇到挫则就要放弃”的概念,换言之,就是“独立”!
有一次,教练带我去外地,并在那里待了十多天,发现我自己好像更独立了!因为早上可以不用妈妈叫醒,我就可以起床;餐点不用妈妈煮,我也可以自己煮面,好多好多的事情都不需要妈妈就可以完成,我终于知道教练为什么要把我带去外地的原因了。
教练是一个影响我最深的人,因为有她,我才能独当一面;也因为有她,我妈妈才可以把她心中的大石头放下。我非常的感谢教练,这种感谢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生命中遇见这么优的教练,这可是千金不易的机会呢!
窗外正下着雨,雨滴一串接一串地落下,滴滴答答地落在屋顶,谱成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我正沉醉于这美丽的情景,却隐隐约约看见一位卖糕点的老人,在风雨中推着糕点车,大声的叫道:卖糕点!各式各样的糕点哦!便宜又好吃!这不禁让我的思绪乘着时光机回到七年前的时候。
当时我还是刚进入 小学的孩童,看着其他的小同学都由父母陪伴他们上课,而我却一个人孤单地踏入学堂,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感到害怕。爸妈因工作忙碌,时常早出晚归,与公司文件相处的时间比我这亲生女儿还多,因此便把我送给保姆照料。我渐渐地对父母是否陪伴在身边,已越来越不在乎。过后,爸妈因工作上的方便而被公司派到外国工作,并把我寄托在爷爷家。
爷爷时常推着一辆糕点车到处卖糕点,虽然爸妈已给爷爷生活费,但他却说与其在家里呆着没事儿干,倒不如做些糕点卖一卖,还可赚取一些钱。自从搬到爷爷家后,我上下学都由爷爷接送,让我感觉到我也有人疼爱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到厨房里玩闹,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壶滚烫的热水,热水洒落在我身上,爷爷立即跑到厨房,一把就把我抱了起来,直奔向诊所,爷爷的汗水滴在我脸庞上,;爷爷焦急的模样,让我不觉得伤口是疼的,反而有种幸福的感觉。在我养伤的期间,爷爷不眠不休的照顾我,连自己也累坏了。我问爷爷:爷爷,为什么你那么疼我啊?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理我?爷爷说:因为你很乖呀,爸爸妈妈不是不疼你,而是太忙了。
当我十三岁时,因误交损友而染上逃学,抽烟等的恶习,也时常夜归。有一天,我与朋友们一起逃学到附近的巴士站,当时正下着雨,雨愈下愈大,路上的行人都忙着挡雨,呼啸而过的汽车溅起的水花,把一位卖糕点的阿伯淋得全身湿透,我们一伙儿都取笑那位阿伯。我竟看见了爷爷的身影,那位阿伯正是爷爷,他正到处卖糕点。爷爷也发现了我,他似乎把我当成陌生人似的,幽幽地离去。我看着爷爷渐远的背影,竟发现爷爷微微地颤抖,爷爷是因为生气的颤抖,还是在啜泣呢?我感受到爷爷对我的失望,彻底的失望…….那天,我很早就回家了,饭桌上有爷爷留给我的饭菜,我望着爷爷,爷爷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的吃饭.爷爷,对不起…我说道,对不起?对不起些什么?不要向我说对不起,你应该向你自己道歉,你应该向你爸妈道歉。前途是你的,你要怎样做是你的事…我管不着…爷爷头也不抬的向我说。那一夜,我失眠了…我想着爷爷对我说的那番话,终于我决定了,我不能让爷爷失望!
过后,我发奋的读书,学业也渐渐的上了轨道。我与爷爷的关系也愈来愈好了。直到有一天,爸爸妈妈忽然出现在我的课室外,不祥的预感涌现在我心头,他们和老师谈几句便把我给带走了,我问妈妈:妈,怎么了?,妈妈说:爷爷因心脏病突发被送进医院了…在到医院的途中,车上所有人都保持沉默,而妈妈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环绕着爷爷因心脏病突发而被送进医院…爷爷…心脏病…医院…到达了医院,浓浓的药味扑鼻而来,爸爸到询问台询问爷爷的情况后,便告诉我:尼尼,爷爷不行了,他想和你单独说几句话…爸爸把我带到爷爷的病房后,爷爷说:尼尼,你爸妈回来了,你要好好和他们相处,爷爷要退休了,不能照顾你,你要乖哦!你要好好读书哦,以后到国外深造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你最棒了…好了啦,不说了,爷爷累了,想要休息了…
现在,我当上了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要不是有爷爷,我也许就是路旁的某个瘾君子;要不是有爷爷,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要不是有爷爷,我不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爷爷,他是影响我最深的人,也是我永远敬佩的人。
古人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正因为互惠原则的存在才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拉近。当然也有部分人利用互惠心理,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施以诡计,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在车站被塞礼物要钱的事情,很多人都碰到,我也不例外。起初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为突如其来的礼物买单,碰到的次数多了对此心生厌恶,也会坚决以冷漠回应。互惠原理应该是善意回报善意,而不是用善意回报诡计。
在社交方面,我一直是一个很被动运用互惠原理的人。就拿简单的请客吃饭来说,回想起来过去的无数次饭局,大抵是我的朋友们率先发起的,我请他们吃饭更多的是扮演回馈他们之前好意的角色。到达一个陌生的圈子时,发现自己很难去快速融入。反思之后,觉得症结在于自己在社交方面过于被动,其实我也可以主动先成为先施惠于他人的人,从而得到更多的反馈。当我留心主动去帮别人一些小忙之后,发现彼此间的关系慢慢拉近,而且遇到需要请教他人的问题时我心理上会轻松很多。
同事上个月借了一本书,但是因为书的内容太乏味而放弃,我顺手借来翻阅,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和社会学的书,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简单而没有被看透的事例,一直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
对比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只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平衡自己了。这个原理可以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情况,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一定算不过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选择,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高中老师曾说应该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能力和资源呢?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情况下选择了某种东西,就会形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很多选择和想法了,不知道这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干扰,总之,认清内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关于书中阐述避免受社会认同影响的两种方法:环顾左右之后,别急着往前冲,向前看;抬头跑。这让我想起了刘总说过的一句话:在埋头苦***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确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我相信很多时候,从众是人们所避免不了的情况,但偶尔,在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面前,一定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相信自己!
作者在书中举了墨西哥与克利须那协会“先施恩再乞讨”的例子,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微信群里帮填问卷可以领红包的现象。问题是:是什么让我们愿意牺牲宝贵的时间而只是因为区区几分钱的红包呢?其实我们无形中陷入了对方给我们的一个看似“恩惠”的圈套里,它利用我们内心的负债感“迫使”我们主动花时间填完问卷,让我们以“涌泉”来回报对方开始给予的“滴水”。书中将互惠原理总结为:给予,索取,再索取。商业社会的本质是交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肯定是基于礼尚往来,双方都能够从这段关系当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互惠原理可谓是所向披靡。因为互惠原理允许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人靠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描述人类文化围绕赠礼过程产生的社会压力时说:“人有送礼的义务、接受的义务,更有偿还的义务。”由此可见,互惠原理很容易遭到利用,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毕竟,亏欠感让人觉得并不舒服,并且人们都不愿被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
当今社会我们都要在“互惠原理”下生活,按原则办事,以善意回报善意。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对于别人强加过来的恩惠,超出原则底线的要坚决抵制,正如作者建议,一旦我们确定最初的恩惠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另有所图,就是一个顺从的伎俩,那么我们也不必受它影响,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