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大扫除。小亮、小兰、小乐、小红这四位同学拿着清扫的工具正在清扫着。
小亮拿着黑板擦认真地擦着黑板,然后再拿来抹布拧干水擦,擦得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也不叫累。小兰擦窗户,小兰擦干净了右边的就擦左边的。小红擦桌子,擦得满头大汗。小乐在扫地,他先把垃圾扫成一堆,再把垃圾扫进垃圾斗里,最后倒进垃圾桶里。不到一节课时间,他们就打扫好了。
他们四人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看着又干净又明亮的教室,非常开心。
小时候,总觉得包饺子是一种杂耍。拿来一个面团,一捏,一按,再拿擀面杖一擀,中间放上馅料,两手用力向中间一捏,一个肚子鼓鼓的“元宝”就完成了。
春节的时候包饺子那才叫热闹呢!一家人聚在一起,男人和小孩在客厅里玩耍、拉呱;女人们则在一旁拉着家常。一直玩到傍晚,才开始准备包饺子的馅料和面团。包饺子正式开始时,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女儿们和儿媳们个个心灵手巧,一边闲扯家常,一边手上不停。手指翻飞间,一个个饺子初具雏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该是下饺子的时候了,摒弃了平常用的煤气,而是启用了逐渐淘汰的灶台。大锅里倒上满满的一锅水,灶台下柴火烧得正旺,风箱被拉得呼呼作响,饺子被一个个地赶下了锅,这时,小孩子按捺不住好奇心,也要跑来帮忙拉风箱、添柴火。饺子煮好了,孩子们的手和脸也变黑了。
饺子真正上桌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这时春晚也开始了。男人们在大厅里划拳喝酒,看着春晚,一片热闹;女人们则在厨房另拼一桌,轻声细语地扯着家常的,一片温馨。农村有个习俗:女人是不能上正桌吃饭的。
即使过了那么多次春节,也仍然忘不了那袅袅蒸气后那些朦胧的脸庞,忘不了饺子入口时那一刻的温馨,忘不了春节那和睦的气氛。
回到家里时,疲惫不堪的我非常失落地扑在床上。爸爸见况,思考了一会儿中,吐出了一句令我震惊的话:“既然没有,那我们自己做!”我顿时来了精神,半信半疑地说:“自己做?怎么做?”爸爸找来了几个零件和一个音乐播音器,便认真地做了起来。
只见他拿起一个零件,装在另一个上,又用螺丝钉钉上,这样,两个零件便组合好了。百音盒有点难做,但爸爸并不在意,他的表情时而严肃,时而放松,手不停地安装着,真像一个熟练的工程师。
终于做完了,一个崭新的百音盒展现在我们面前。爸爸按了开关,百音盒发出了一曲动听的音乐。“真是好听,”爸爸说,“明天你的比赛肯定不比他们差!”我的担心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放心了,就看明天的比赛吧。
一眨眼,第二天来了。我来到学校,有很多人已经到了。有些人不禁注意到了我的\'百音盒,说:“是哪个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一听,脸不觉红了。是的,这个百音盒不美观,全身棕色,结构简单,而且有时候不能正常运行。我只能坦白了:“是的,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们没有笑我,他们露出羡慕的目光,纷纷说道:“唉,我爸爸从来不跟我做这些事的!”
我不禁得意洋洋起来,心里想: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他能牺牲他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我。这时,我仿佛看见,他坐在我的位置上朝我微笑。
比赛结果出来了,我没有获得胜利,原因是别人的百音盒比自己的好听,况且自己的百音盒不够流畅、完美。尽管如此,我并不遗憾,因为我已经获得意义上的胜利。
前几天,我们校园举行了包饺子活动,同学各个奋发努力,包出了非常多的饺子。这么壮观的场面,谁看了不称奇?不过,这些饺子,也是用我们的汗水换来的。包饺子其实也不简单,要的就是手巧。首先要拿好饺子皮,往饺子皮的外边,沾点水。再把一匙肉馅放上去。最重要的就是包的方法啦!要把两边的皮贴好,再把皮外边捏点花边,把饺子立起来。这次的活动,让我深有一番感受。我们用劳动换来的,是饺子,美味的饺子。虽说不能算是极品的美味,但是,用自己的手包出来的,是多么新鲜啊!这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说到劳动,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平常做的一些事:扫地、摆桌子、拖地……这些看不起眼的劳动,却会为班级争光。看那些“城市美化工”,每天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的工作,他们为城市默默的做着贡献。当我们真正地读懂他们,你会发现——劳动最光荣!有些人劳动,就抱着不满的心态;而有些人劳动,则有一种荣誉感。心态,决定一切!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也要用劳动去为班级争光。
“五一”到了,大家准备做些什么?为家里做一些劳动?为班上做一幅手抄报?还是与朋友一起再包一次饺子?这些,都可以让你更有荣誉感。这次的包饺子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我们自己包的饺子,吃起来真是非常美味。包出来的,不只是一个饺子,而是一颗颗快乐的心!
今天,杨老师教我们包饺子。
我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了一种味道。原来是饺子馅的味道。接着老师又在我们的.桌子上放了饺子皮和水我心想:今天是要我们亲自包饺子吗?我一定要包一个最好看的饺子,。给老师看。老师教了我们包饺子的方法,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小心翼翼的把饺子皮放在左手的手心上,接着用手指去沾水,再把沾好了的水涂在饺子皮的边上,然后用勺子摇一勺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馅,皮会破掉,馅太少,样子会不好看,煮起来也不好吃。再把饺子皮的边上下对折,就这样饺子变得圆鼓鼓的。原来,包饺子也有窍门。最难掌握的是馅放多少?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的方法。
最后老师把我们包好得饺子拿下去煮好让我们一人吃两个,剩下的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品尝我们做的饺子。看着别的小朋友品尝我们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回家后一定要亲手包给爸爸妈妈品尝!
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惯性思维认为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都应该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当身边有一位朋友,他们的孩子是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他们选择小学阶段由父母来教孩子相应的知识,有些科目请专业的教师来教,我从心底挺佩服他们的勇气,当然也有所怀疑这样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书中大江健三郎对于孩子为什么要去学校阐述的观点是:为了与世界联结,进而反观自己,了解自己。
我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人活在这个社会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总是与其他一些人相互联结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还有就是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学校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学习知识。
关于学习知识,很多教育者们都提倡孩子自主学习,我在想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而言,他们如何懂得自主学习?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学期从学习拼音开始,然后学习认字、写字,数学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被迫的学习,孩子们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临考试,对于考试家长和孩子都很紧张,分数考得好的孩子家长自然高兴,分数低的孩子家长心里不舒服,可能会对孩子各种批评,此刻想想自己也是这般焦虑的家长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认字,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来的?在我小的时候我好像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只知道老师教认字我就认字,教写字就写字,很少去思考过我为什么要学习认字,写字,读书?似乎就是应该做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那么这个学习上的主动性要从哪里来呢?我不记得小时候老师是否惩罚过抄写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现在却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孩子写错了题,某老师会惩罚孩子写多少遍?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会有怎样的理解?有一次,我儿子有几个字写错了,他的堂姐建议多多抄写,我反问我侄女,对于惩罚抄写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无效的,我很奇怪明知无效的方法却仍然选择,其实这样一个惯性的思维,因为她以前也是被老师和家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过,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惯用的方法来对待孩子。
最近还有一个问题使我很纠结,儿子期末考试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觉得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这个暑期把学习过的课文都默写,对于这件事情,我开始不是很同意,当然我开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觉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说不出来,通过看了《学校在窗外》,我似乎有点明白,背多少书,写多少遍也只是让孩子在重复着机械的工作,这样的默写意义在哪?孩子通过默写只是会多写几个字,多背诵几篇文章,那么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是被我们一点点破坏掉呢?
这些问题我还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学习,或许在《学校在窗外》这本书可以帮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继续细细读下去。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你有没有尝试过学校里品尝美味的绿茶香芋汤圆呢?没有吧!今天作文课,老师神秘兮兮地说:“等一下我们来。”我听了也觉得很新奇,作文课!
开始了,首先锅里放下适当的水,然后盖上锅盖。过一会儿,开始有水蒸气冒出来,接着冒出了一些小气泡,仿佛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吹泡泡,不一会儿,水里的小气泡变大了,发出了嘟噜嘟噜的声音,就像一大群快乐的孩子海边吹泡泡玩。这时,水开了,老师用勺子把汤圆推进锅里,然后用勺子搅拌。有些汤圆沉到水底,就像一个个潜水员海洋里遨游;有些汤圆沉下后又浮起来,就像峡谷蹦极一样,真有趣。我们真希望汤圆早点熟,可汤圆就像要跟我们作对似的,一直没动静。有的同学等得不耐烦了,便提议玩脑筋急转弯。正当我们玩得高兴时,老师说:“汤圆熟了,汤圆熟了!”同学们听了,赶紧去看汤圆,发现许多熟的汤圆都浮水面,像一个个热气球一样,还有少数没熟的汤圆飞快地滚动,像一个个杂技演员一样。终于,汤圆全熟了,同学们用碗筷奏起了交响曲。
分汤圆了,同学们蜂涌而至,把老师围得紧紧的,而且还拼命地喊:“老师,先给我!”终于,汤圆分完了,同学们各自喜滋滋地捧着自己的碗回到座位品汤圆。蔡任同学囫囵吞枣,不到一分钟就把汤圆吃完了;开宇同学却如数家珍似的,吃一口,看一眼。我仔细品尝汤圆,汤圆吃到嘴像棉花糖一样,软软的,粘粘的,香香的.,真好吃!
这次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不能太着急,因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