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的妈妈帮助了一位老奶奶过马路,这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买完东西往家走要过马路的时候,我和妈妈看见了一位正要过马路的`老奶奶,咚!红灯变成绿灯了,那位老奶奶由于年纪太大,再加上拿的东西太多,所以走的很慢,那个马路上也有要拐弯的车辆,所以老奶奶不敢往前走,妈妈看到了这一幕,想要过去扶老奶奶过马路,当时我和妈妈都拿着很多的东西,于是我问妈妈:妈妈,您不是也拿着很多的东西吗?这样子怎么扶老奶奶过马路啊?妈妈说:你看,现在的车辆那么多,万一要是撞到老奶奶了怎么办呢?妈妈快步走了过去,对老奶奶说:老人家,我来帮您过马路吧。那位老奶奶笑了笑,说:好,不过你拿着这么多的东西怎么扶我啊?,没有关系的!妈妈说。妈妈拿起老奶奶拎的东西,把老奶奶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都拎在一只手上,她扶着老奶奶又瘦又细的胳膊,一步一步地过了马路,我跟在妈妈的后面过马路,过完马路了之后,那位老奶奶对妈妈说:谢谢你啊!,不客气,这个是我应该做的!妈妈笑着回答道。
经过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知道了只要别人遇到了困难,就一定要帮助别人,无论你认不认识他,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今天早上,阳光灿烂,妈妈和我一起去市场买菜。
过马路的时候,我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正准备过马路。老奶奶站在行人道上,左看一看,右看一看,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老奶奶犹犹豫豫,想过马路又不敢过。
我想:老师教我们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想到这里,我连忙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扶你过马路吧。”老奶奶笑眯眯的说:“好吧,谢谢你。”我看见马路上没有车,我连忙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雨过天晴,太阳温暖着大地。淅沥的小雨洗去了昨日的灰尘,空气清新了许多,我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哼着小调,踏着轻快的步伐走着,路旁的行人来来往往。
忽然,我捕捉到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衣服上一块块补丁尤为显眼,他穿着一双破布鞋,一瘸一拐地艰难地迈着步。
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位老人的身上,心中提出许多疑问:他从哪里来?他的家在哪儿?他的衣着为何如此肮脏不堪?
就在我疑惑时,那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地上残留的污水溅得他全身泥泞,他无助地躺在那里,发出阵阵***。我“哎呀”地叫了声,连忙朝老人跑去。可我又停了下来,我的.脑海中浮现一个新闻事件:一位老人被好心人扶起,却诬陷好心人,以此获得钱财;我又想着春晚上“扶不扶”小品中的场景~老人无助地躺在那里,痛苦地***着。他会是新闻中那样的人吗?我踌躇不决。
我的心里出现了两个“我”,一个说:“赶快去扶老人一把啊!那位老人多可怜!他的生活多么艰苦!如果我们见死不救,老人怎么办?”而另一个“我”却说:“不能去扶,扶了老人,老人肯定会反咬你一口,诬陷你的!看到电视中的新闻,你一定要长长心啊!”我的内心挣扎着,举棋不定。到底是扶还是不扶?此时,一个人从老人身边走过,两个人、三个人。他们对老人都熟视无睹,我有点恨自己。老人痛苦地躺在那儿,愈发可怜。不!我必须去扶他一把!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是多么弱小,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老人。但是,一位年轻人已经抢先扶起了老人。
紧接着,在这一位年轻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好心人聚集到这里。有的跑去买来一杯水,递给老人,有的掏出了口袋里的创可贴,贴在老人磕破的伤口上~一位位好心人向老人嘘寒问暖,老人感动地热泪盈眶,他点着头,不断地道着谢:“谢谢~谢谢你们~”那几位年轻人摇着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一群围拢着老人的人们,搀扶着老人,就像一个人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看着他们,我的心中夹杂着一丝愧疚与莫名的感动,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夕阳映在老人红彤彤的脸上,映在年轻人的行动中,也映在我的心里。
今天,老师一走入教室就说“我们今天要进行一个讨论:老人摔倒扶不扶?”顷刻间教室里乱成了一团,有点同学说:“不扶”,可有点同学说:“老人摔倒了要扶起来。”就在教室混乱中,老师说:“我们一起来征求一下各位同学的意见。”
我先站了起来说:“老人摔倒了一定是要扶起来的,如果是你的父母摔倒了,你难道不付吗?如果我们不扶起我们的长辈,是不是我们的良心没了,人倒了,可以再次把他(她)扶起来,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良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呀!”
我说的话似乎镇定,说服了全班人。可是……
王小小也反驳道:“老人如果反咬一口,我们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最后,老师说:“我们见到老人摔是一定要扶的,我们中国自古都是可以让80岁的老人进入朝堂的,为什么如今老人摔倒了竟然不扶了呢?”事来于20xx年11月20日在南京发生的“彭宇案”,是说有一个叫彭宇的,他再下公交车时,一位叫徐寿兰的一位老人摔倒了,他去扶老人,可是老人说是他弄的,法院说要彭宇赔了8万元给老人,最后,经过了仔细察看,法院要老人赔200多万给彭宇。”
我们认为老人摔倒是一定要扶的。
放学后,冬冬走在回家的路上。马路上的车可真多呀,有公共汽车,小轿车,摩托车 真是川流不息,车水马龙。
突然,冬冬看见一位老奶奶拿着拐杖在斑马线上打转转。 太危险了。 冬冬赶快跑过去,问: 老奶奶,您需要帮助吗?
老奶奶说: 我是个盲人,我想去对面书店去给我孙子买本书。
冬冬说: 那我扶您去,好吗?
奶奶说: 好呀,谢谢你。
冬冬就扶着老奶奶过了过路。
周围的人看见了,都夸冬冬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连司机叔叔也从车窗伸出了大拇指。
众所周知,现在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是一个社会问题。扶,可能会发生讹诈,不扶,又觉得自己良心过不去。就这样,一个话题就在我们班展开了。
关于这个话题,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扶,不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接受的尊老爱幼的教育;有的说,不扶,害怕自己被讹诈,承担了不必要和冤枉的责任,做好事变成了烦心事,又因此增加了经济负担,让好人都做不起好事。
春晚把社会上发生的几个真实事例全部合并在一个小品——“扶不扶”,小品里路过的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这样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奔驰。”这个小品夸大的阐述了一个这样的反面事例,让好心人心寒,但是也真实的让人看见了社会上确实存在的一个现象。
马玺钦说:“扶!要扶,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周恒宇赞同地说:“是呀,为别人开了扇方便之门的时候,何尝不也为自己开了一扇方便之窗呢?”
最后,有人说了两个答案:“扶的理由是,扶起来的不仅是老人,更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扶的理由是,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人被讹。”
最后,老师总结道:“老人倒地了,我们还是要去扶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好情况,做好现场证据再扶。”听了老师的话,同学都认为这才是最后的答案和解决办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