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燕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直到老年,他才有机会返回出生地燕国。
他在经过晋国时,他的同伴哄骗他说:“这里就是燕国的都城。”燕人一听,立刻神情悲伤起来。走了一会儿,同伴指着路边的一座社庙说:“这就是你们乡里的社庙啊。”燕人听了,立刻长吁短叹,感慨万分。
走着走着,同伴指着一间屋舍说:“这就是你的先辈曾经居住的地方。”燕人听了,眼含热泪暗自哭泣。同伴又指着一处隆起的坟堆说:“这就是你先辈的墓地啊。”燕人一听,立刻跪地嚎啕大哭。
这时,同伴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刚才都是骗你的,这里其实是晋国呢!”燕人一听,赶紧从地上站起来,觉得非常羞愧。
等到他们终于到了燕国,真正见到燕国的社庙,见到了先辈的墓地时,这个燕人的悲伤心情反倒变得很淡薄了。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当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悲痛过后,人的心理反应反而会越来越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勇士叫卞庄子。卞庄子想要去刺***两只为害一方的老虎,一个小孩制止了他,说:“那两只老虎正要去吃一条牛,当它们吃得很香的时候,就会争抢起来。它们争抢时必定会撕咬起来。撕咬后,一定是大个子的老虎受重伤,小个子的老虎被咬死。到那个时候,你再去刺***那只受了重伤的老虎。这样,你一下子就能得到***死两只老虎的美名了。”
卞庄子认为这个小孩的\'建议非常好,就站在那里等待时机。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吃肉而撕打起来,大个子的老虎受了重伤,小个子的老虎被咬死了。这时,卞庄子冲过去刺死了那只受了重伤的老虎。于是,卞庄子一下子就有了***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如果敌人比较强大,不要贸然进攻,而应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让其自我瓦解,从而智慧地取胜。
争论的话题是这样的: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大路旁摆设了食物,施舍给难民。这天,远远走来一个人,他已经饿得少气无力,用袖子遮住面庞,拖着一双草皮鞋,昏昏沉沉,跌跌撞撞地走来。黔敖一见,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水,吆喝着:“喂!吃吧!”那个人猛地抬起眼,瞪视着黔敖,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听了,赶紧向他道歉。但那个人始终不肯吃黔敖的东西,饿死了。我们争辩:那个人到底该吃不该吃黔敖的东西?认为该吃的\'为正方,认为不该吃的为反方。就这样,一场精彩的辩论会就这样开始了!
我是正方,我认为他该吃。因为别人也是出于好心,而且人在非常饿的时候,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只是想着能找一点东西吃。这种情况之下接受别人的施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非不吃那也没有办法。那些说不想吃的人很虚假吧!当你也饿得快要死的时候,我想你还会顾着自己的尊严吗?连命能保住已经算够不错的了!再说,等到他吃饱了还可以去劳动,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是他自己不给自己机会的。既然他不想吃嗟来之食,那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劳动来挣钱养活自己呢?难道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吗?
最后的铃声敲响了,正方胜!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读过。它讲述的是一个人因嗟来之食扩写作文而饿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匪浅。是呀,男子汉大丈夫活于世上,为的就是尊严。一个如果连最起码尊严都没有的人,就像一条只会摇头摆尾的狗,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的思绪随乌江水缓缓前进。顿时四面楚歌,狼烟四起,楚霸王项羽站在草地上。逃过江,就意味着还有生存的希望;不逃,就只有死在刘邦的手里。他作出了决定,将剑架在脖子上,死也不愿做个逃兵,死也要留下尊严。他自刎了,他的尊严却永远留了下来。这才有后人的称赞: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的思绪继续随着阳光前进。来到一个人的大屋里。论金钱,他还未发表小说时就腰缠万贯;论女人,全国的女人都爱着他;论权力,他可以到任何两个战争的国家旅游。“砰”枪响了,海明威倒下了。就像他说的那句话一样:英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在痛苦的疾病中用枪结束了他精彩的一生。只留下了尊严和一个做英雄的权力。
……。
我的思绪依然在前进,太多太多,这样震撼人心的故事,它们都在告诉我一个道理:人活着,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就是为了尊严——廉者嗟来之食扩写作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