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伟人***眼中的桥。在我的心中,桥像小船似的,把人们从这头送往那头;桥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呵护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桥像美丽的彩虹,把家乡妆扮得美丽动人。
南门桥是家乡极其普通的一座桥,它横跨在南门河上。桥下共有三个桥墩,桥墩的上面是三条龙,他们昂首挺胸,像威武的士兵,守护着南门桥。从远处看,三条龙摇头摆尾,像要飞起来似的。桥的两旁便是栏杆,桥栏上刻了许多壁画,描绘了新都唯一的状元——杨慎修建南门桥的故事。桥下是南门河,河水不急不缓地流着,鱼儿在水中嬉戏,一会儿躲在水草丛中,一会儿激烈地追赶,一会儿又浮上水面吐起泡来。桥上铺着油砂路面,汽车、行人川流不息。不时还有一群群衣着统一的老人,手中拿着剑,背上背着乐器谈笑风生地从桥上走过,去旁边的桂湖公园过幸福的老年生活,那开心的说笑声回荡在桥的上空。
清晨,晨雾笼罩在桥上,孩子背着书包从桥上欢快地跑过;大人们提着手提包或公文包从桥上急匆匆地走过;老爷爷老奶奶提着菜篮子悠闲地边走边看……桥头有一家新都著名的小吃“——肖春卷”。每当“卖春卷喽,新鲜的春卷嘞……”的叫卖声传来,路过的人总会停下来,买一盒尝一尝。
傍晚,老人们在南门桥的树旁下棋、跳广场舞;孩子们拿起自己折的小纸船,放进河里,一边跟着小船跑,一边叫:“小纸船漂远了!小纸船漂远了……”
妈妈告诉我:“孩子,桥一生都在为人类奉献,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啊!”听了妈妈的话,看着南门桥,特别是栏杆上的壁画,我想到了每天接送我上学的婆婆,每天为我检查作业的妈妈,每天教我知识的老师……她们难道不是一座座桥吗?想到这里,我深情地拥着南门桥,让妈妈用相机拍下这神圣的一刻。我决定从此以后好好对待婆婆、妈妈和爸爸、老师……,尊重她们,报答她们。
我爱家乡的南门桥,我爱建设南门桥的新都人民,我更爱像南门桥一样婆婆、妈妈和爸爸、老师……
“桥”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如<<水经柱>>里提到的“旅人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处见到桥。如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桥已经成为了社会交通领域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原本只能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友好往来;一座座桥就像一道道彩虹,装点着我们美好的生活的故乡也有一座家喻户晓的桥。那就是座落在龙山脚下辽河之上的斜拉桥。那是故乡一道绚烂的风景线。
它全长160米,跨径85米和75米,桥宽25米,桥面以上425米,桥面以下至基础面14米。它使交通便利了许多,也使两岸渴望不可即的人们互相沟通。它的中间没有一道拱,就像一根线搭在两岸。这座斜拉桥看起来十分坚固。主桥为双索面独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斜拉桥索的空间形状为平面型双索面,索面形状为竖琴型。斜拉桥四周环境和谐。前面是音乐喷泉与魁星楼,后面是耸立的高楼大厦,侧面有绿树如茵的龙首山,脚下是辽河之水。平时水闸是防洪抗灾,而夜晚还可以看到桥下水闸被包装的如此完美,有五彩缤纷的颜色,两岸还有一排排如树一样的灯柱,看上去灯火辉煌,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雨中斜拉桥也是那样理直气壮地耸立着,绝不会有一丝退缩,天晴之后,它两边的斜拉桥索仿佛像彩虹一样。
我喜欢桥,更喜欢家乡的桥,它总是默默地为人类奉献,默默地承载着车辆及行人的重量,它为人民搭建了沟通的渠道,它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桥,一个伟字眼!
我的家在一个小乡村里,这里不算富裕,没有什么立交桥,石拱桥之类既美观,又豪华的桥。只有一个建在我们村西的看起来虽然小,但很坚实,很实用的一座“家乡化”的桥。
这座桥很小,算是一座石板桥,它仅由九块宽约一米,长约两米的石板组建成的,加起来它的长不过6米,宽不过3米,桥底有两座用石头砌成桥墩似的“宽托”,是它紧紧的拖住了上面的九块石板,看起来很坚固,让人有种塌实的感觉。桥一共有3个桥洞,桥洞下清澈的溪水,长年的流着,时常看见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可能就连小鱼也觉得这座桥很结实,你看他们在桥洞下悠闲自得的样子,看上去,真有那种“天塌下来桥顶着”的感觉呢。“
这座桥虽小,但用处可大啦!从村子向西通行,都得从这座桥上经过,每天都有很多上班的,上学的,到地里干活的人在它的身上走过,它的身上可以说承载着无数的脚印,车痕。在这座桥上走起来也很舒服,就像走在柏油路上一样。至于它是什么时候建的,我不太清楚,不过我想它的年龄应该很大了吧。再说这么一座小桥谁会记得它呢?
这座桥是小,可它坚固,几十年的风雨他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座桥是不起眼,可它实用,它是村人与外界沟通的纽带。它虽没有南京长江大桥的豪华壮丽,也没有河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但它最能体现出我们家乡的”味道“,是一座家乡化的桥。因为它是那样的简朴,而且默默的为大众服务,虽没有人记得它,但是它是心甘情愿,一如既往的,因为它有着我们农村人的那种性格,农村人那种品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