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不但是姿态,更是心态。
姿态是外面人能看到的部分,不吹嘘成就;不刻意表现自己的名车名表;当有人赞赏时,只是礼貌小小,不说明,不解释,不进一步献宝。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只是默默地高耸入云。海不必解释自己的深度,大家都自动向深不可测的.大海致敬。嘴巴不说,让事实说话。
外面能保持低调姿态,源自低调的心态。
人家认为他高神,他自己可以不当做一回事,深知一山还有一山高,没有什么了不起。
认识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常说:“不是我想骄傲,而是我的成绩实在太突出,想谦虚也谦虚不来。”
如果心中没有谦卑,外表要装也装不来。
低调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只有不矫揉造作、不喧闹,才会不遭人嫌,不招人妒。
通常是经历过一些挫折,深知道成功三分人事,七分天命,今日的成就,只有侥幸二字可以形容,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圣经箴言中说:当人人都称赞你时,你就有祸了!
这话乍听难懂,值得细细体味其中深意。
人是经不起赞赏的,尤其是一窝蜂的山呼万岁,一代明君也会变成昏君。赞赏使人自我膨胀,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从此只听谄媚,不听忠言,被群小包围,毁掉个人事小,如果由他主宰国政大事,多少生灵被他涂炭。不但人之祸,也是国之祸。
低调,就是实事求是,讨厌吹牛拍马之词,不显山,不露水,让事实说话,让歷史为我作结论。
若不是从心里认为自己不算什么,要正直低调,容易吗?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求知的警句。求知是做人很基础的阶段,但也是很重要的阶段。求知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人生在世,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每天都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当然,这里的学习,不只是学问,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也就是孔子要求的全面发展。孔子本人就是多才多艺的,包括礼乐射御书在内的“六艺”都能拿手得起。因此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又怎么能落后?光学会了还不行,“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另外,还要不断进取,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求知的高境界。所以说,这个求知里有着很大的道理,我们只有不断求知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因此,不断的求知是做人的基础。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中关于“仁”的言论不计其数,孔子对于仁也是最看重的。仁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根本。仁是什么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爱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小动物、大自然等等,我们不只能得到快乐,也能得到他人对我们的爱。没有付出过爱心的人是可悲的,满怀爱心的人是幸福的。但是“仁”字说的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孔子是如何做到仁的呢?“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另外孔子还提出里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了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的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以算仁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