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的的第二阶段已经告一段落,已经减少了第一阶段看书的那种生涩感,当时看着繁体字相当头大,现在联系着上下文的理解好多了,有可能也是第二阶段所看的内容在朝代上跨度不大,所以没有在借助喜马拉雅了,度娘嘛还是没少用了。看书的速度还是不快,时间调整的不好,这一点还需要好好计划,挤出充足的时间细细读书,但是每年到腊月公司的情况,挤出的时间就想睡觉啊。
这一阶段看的是西汉、东汉、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刚刚一统的中国,又开始四分五裂了。西汉自汉高祖到平帝共经历了二百二十一年,王莽从摄政到建朝灭亡共经历了十八年。汉高祖得天下,“封同姓王,封功臣为侯”,所以政府的组成人员分为四种,第一类人是宗室,第二类人是以军功受封的侯。第三类是富人,这些人选为郎、吏。第四是杂途即文学、儒士。王莽以后,汉宗室光武复兴,成为东汉,一共十三帝,共一百九十六年。
这个时期的政府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的,一是王室二是政府,王室又分为王室自身、外戚、宦官。东汉诸帝大部分童年即位、或者夭折,以及绝嗣,所以多母后临朝,母后后面是一个大的外戚集团,宦官也在王室与政府之判分下也得到了地位。没有向心力,只顾自己的集团利益,这样岂能长久。于是三国魏、蜀、吴鼎立。魏,除曹操后追封为魏武帝外,共五帝四十六年。蜀,四十三年共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位皇帝。吴,孙权,共四位大帝五十九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篡位成功,继位十六年后,灭吴完成了一次大统,共五帝五十二年,贵族家庭的腐化,贾南风、八王之乱,西晋气数渐散。晋室迁都南京,史称东晋,共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东迁时,衣冠也跟着南渡,北方的中国便陷入了纷乱中,割据成了五胡十六国,先后共一百三十六年。东晋的日渐萧条,门第的日渐成长,晋室分崩离析,宋、齐、梁、陈合起来称为南朝。此时北方经历了五胡的长期纷扰之后,也找到了复兴的新机运,北魏、西魏、北齐、北周合起来是为北朝。一路数下来,心情还是跟着跌宕起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是无限感慨。
这一大期间,中国的士人入仕的途径经历两个阶段,慢慢的正要走向科举制度。首先是察举制,东汉的两大入仕之径一个是地方察举,另一个公府徵辟。地方察举由贤良方正、能言善辩之士到孝廉。文帝时“孝剃、力田、廉吏”是最深得朕心的,徵辟制,皇帝亲自招是“徵”,待遇极高,朝廷设坛席,带若神明,相当重视,官府叫“辟”。九品中正制,就是魏尚书陈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朝廷用人委托尚书,尚书根据中正所铨定的等级,委以重任。
州设大中正,中央官兼职,郡设小中正,小中正根据所知给出评价,大中正在根据评价,定品级升迁或者罢免。中正与察举相比较:察举之权在地方官,中正制度下奔集中央;察举制度只为士人入仕的初步,以后官位的升降在于中正之品状,品者履行,状者才能,品可以定,状于入仕之后另有考法,九品中正制上承察制,下衔科举制存在了有四百年之久。其后紧紧衔科举制。每一种纳贤制度在当时都觉得符合当时的社会选材标准,但最终都沦为了党派的工具,结党营私,拉拢自己的关系,挂着纳贤的牌子,赶着利己的勾当。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的一腔豪情壮志,也凸显了这个朝代对文化的重视。西汉中央政府之文治思想,最早由贾谊提出了裁抑诸王国、捍御匈奴、教育太子、尊礼大臣、阐杨文教、转移风俗几大项。汉武帝即位,锐意改革,领军人物董仲舒,重要举措为设立五经博士,专门研治历史和政治,虽不直接参加实际政治,但是还是有自己的见解,也逐渐的在发挥出了作用;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可以入仕;郡国长官察举属吏的'制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打破封侯拜相的惯例。民间的儒业普遍发展,博士弟子额日益增添,以此循环,形成门第,后置成“二重君主”的观念。大门第大家族们随晋室东迁以后,随意圈占土地世袭,贵族公子无近忧无远虑,随意肆情放志。北方留下来小门小户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五胡建立关系,靠自己的才能维持生存,保持着清醒与斗志,两者相较,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看了忘,是现在的状态,多亏还有每天的去打卡可以回顾一下,要不然,一轮过后还真就记住了一个书名。加油!加油!
在你20岁生日的特别日子里,我自恋的,深情地为你写一封信(因为你老是说我自恋,我今天再自恋一次)曾记得你小时候是那么的听话,乖巧,聪明,干净。从幼儿园到初中你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妈妈是真切的希望你这只小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起风浪的洗礼,并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和你爸把我们的希望和心血全身心的写在了你的身上。20年一晃过去了,我们收获了吗?你成长了吗?回顾20年的抚育历程,我们一家子是相互依赖,相互争论和互动中度过,特别是在你高中阶段的三年。我们更是在相互的辩驳,鞭策和退让中过着快乐而苦涩的日子。这个时期我们有太多的伤感,太多的争论,太多的担忧,太多的愿望……
高一前半学期开始你就一直低烧,吃药输水,去学校没呆几天就得来家看病,这样持续了将近一个月。那天你突然高烧,我带你去县人民医院,医生说你有可能是败血症,因为你的血项比正常人的高出了几倍,正常人的血项是几千,而你的血项是三万。当时你爸爸在拉萨。妈妈吓得当场就哭着问:"医生,我该怎么办?"妈妈没有办法,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妈妈不想去和你爸爸说你的病情,不想让他担心害怕。(后来才知道,当时给你爸爸说你住院,你爸就有一种很不祥的预兆,因为之前他知道你一直在低烧。你爸在拉萨也是泣不成声。)就和你大姨商量想带你去郑州河医大住院,可刚好那天是礼拜天,专家不坐诊,先在家住院把烧退了,然后妈妈急急忙忙办住院手续,一切安排好,你住进了医院,随后是输水,做一系列的检查,当时你已是昏迷状态,高烧退后虚汗浸透了被子褥子。妈妈看着你躺在病床上那张苍白的脸,妈妈的心都碎了。妈妈此时真的想躺在床上的是我。所有的检查都做过了,没查出任何病。可你还是低烧。
医生建议我们抽脑汁液,你哭着说:"妈妈,我不做。"乖。妈妈怎么忍心让你去受那份罪呢,妈妈知道,那是从脊椎上用一根很粗的针头来抽的,大人也经不起那份疼痛。可是为了检查出你的病。我们不得不做。给你抽脑汁液时妈妈站在外面哭着不敢进屋,而你在屋里哭着叫着说你不做。你的哭声真的是撕心裂肺。宝贝,妈妈想代替你,哪怕再疼。结果出来了,还是查不出病因。十天过去,我们出院了。你还是低烧晕恶心。我们又吃药输水。照着眩晕症来看,在你脚后跟打针,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怪疼,你都忍受了。可还是不见效。妈妈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类似你病史的资料,可是都没有太好的答案。妈妈实在是没办法,又找神汉巫婆给你看,以妈妈的一贯思想我是不会那样做的,可是没有办法。只要你的病能好起来,妈妈什么都愿意做。过完春节,你还是那样子,好几天坏几天。记得当时妈妈一看到你的电话或者信息,妈妈的心都揪到了一起。无奈,好无奈。妈妈又带你去河医大检查,还是一样的结果,检查出来是你一切正常。医生说人的体温不到37度5不算低烧,(你的体温老是37度2左右)。妈妈实在是没办法了,在别人的建议下又带你去白马寺做大型佛事。可能现实生活中的人会笑我愚蠢,但是他们不到作为一个母亲的心,疼在女儿身上,痛在妈妈心里。
宝贝,为了你的病,我原来从没有烧香的习惯,但那时每天烧香,念大悲咒,心经,地藏经…一切为了你的身体能够健康起来!就这样断断续续到了你高二的春天,我每天两次去学校给你送中药,那时的你真的是再吃不进任何药了,因为医生都说。你身体里的药物太多太多。每次喝中药你都想吐出来,可还是硬逼着自己喝下去。妈妈看着你每天那么难受还坚持要去上学,妈妈不忍心就说:"琳,我们退学吧,要不就先休学。"可是你坚定得说:"不,我要上学,妈妈,你不让我上学,我就恨你一辈子!"宝贝,妈妈被你的坚强感染了。没过几天,在一次送中药时,你肚子疼得厉害,其实你已经疼几个小时了,而你只是在学校的医务室开了些药,你的坚强让妈妈于心不忍。妈妈又带你去医院,医生说是阑尾炎,要做手术的。妈妈震惊了,为什么啊?老天,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病加到一个无辜的小女孩身上啊?我欲哭无泪。
亲爱的女儿,当你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妈妈的心就一直紧绷着,妈妈的心一直陪着你,你可知道妈妈的心是多么焦急不安?虽然阑尾炎是一个小手术,可妈妈感到它是那么地大,妈妈万般的担心!你进去手术妈妈再也忍不住伤心,眼泪止不住的一直流出来。手术室外,妈妈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手术室"这三个字。妈妈在手术室外一分钟也不敢离开,生怕你出来第一眼看不到妈妈,女儿,人常说母子连心,妈妈相信这句话千古真理!亲爱的女儿,妈妈的宝贝,你可知道?那一刀切在你的身上,却深深地切在了妈妈的心上。时间一分一秒,75分钟过去了,护士终于从手术室把你推出来,妈妈看到你心里一颗石头落地了。你的眼泪也情不自禁的流下来。手术完整个晚上刀口疼的你把肚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最后连苦胆水都吐出来。妈妈心疼你!可妈妈代替不了你!妈妈无能为力!妈妈恨自己!
转眼到了高三,你还是那样,开学一个月,你真的快坚持不下了,可以想象到一个正常人这样子被折磨两年检查不出病,是神也受不了啦。妈妈让你去上海姑姑那里,一去看病,二去散散心。在上海医生还是检查不出病。爸妈还有家里所有人都给你最大的安慰说,不管你考多么不好都要让你上大学。然后你在郑州大姨家自学,给你请家教,家教是一个小时90元,你说太贵,不想花家里那么多来之不易的钱,你又一次快崩溃,你说:"妈妈,再这样下去我精神上真的快受不了了。"那次,你大姨狠狠得吵了你,给你讲了很多道理。到现在你都说,你大姨当时给你讲得很起作用。在这里还得感谢你大姨。是她给予不了爸妈能给你的东西,毕竟她是大学教授,有文化。还是她建议去做一个颈椎检查,看是不是颈椎压迫的头晕恶心低烧。哎,结果真的是,为什么妈妈早没想到这个呢?之后我们做颈椎牵引,电疗,贴膏药。贴膏药的时候,每次都把你疼哭,妈妈不在身边,真的委屈你了。乖。不管怎么样,我们总算是找到病根了。想到三年来的经历,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很快要到高招了,你只在高考前两个月来到学校,而且是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两次模拟你考了300分,可妈妈知足了。高考的理科407分出乎意料,成绩出来时妈妈高兴的都跳了起来。看来心态真的很重要。那天你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老天也公平也不公平,公平的是让我受了三年罪最后还让我考上一所不错的学校,不公平的是,平时班里那么多用功的学生还没我考的成绩好。傻孩子,你的心是那么的善良。病魔这么折磨你,你还为其他人而着想。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
女儿,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已经与你挥手告别,你灿烂的笑容永远定影在我的心中,妈妈永远不会忘记你张开小手扑入我怀抱的情景……18岁你沿着自己的理想走进了大学,如今两年来,国家奖学金,每学期的学校奖学金,十佳青年,省三好学生,预备党员…你在大学出众的才华让爸妈感到欣慰。
二十年了,弹指一挥间…
时间飞快,再过一年你就毕业了,又临近新的起点。不管从这起点你将走向何方,妈妈的双眼将永远追随你的脚步。宝贝,妈妈永远都支持你,做你的后盾。如果你走累了,飞倦了,不妨栖到妈妈的老杨树歇一歇脚,家的大门会一直为我的小燕子敞开。人生有许多磨难和转折点,20岁以前我们把屡屡情爱缭绕着你,让你健康成长。20岁以后一切还要你自己不懈努力,要知道真正能改变命运的往往只有几步,命运的改变全靠你自己把握,我们希望你做一个驾驭自己的舵手,在今后的岁月里充分抓住机遇,让自己的每一步都留下精彩。人的一生很短暂,不要虚度年华。
琳,很多大道理不用妈妈跟你说,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又是一个大学生,学历比妈妈高,见识比妈妈广,以后很多事情还要妈妈请教于你。妈妈坚信:未来的你,将是冰雪聪明,懂事能干,美丽大方的优秀女性。记住工作中,生活中要敢于进取敢于超越!
还有一点,无论你在哪里,无论离开家有多远,爸妈的爱永远在你身边,爱永远不会改变。
琳,亲爱的女儿,你是上帝赐给爸爸妈妈的宝贝,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你阳光美丽的笑脸,是我们永恒的慰藉;无论你走多远,飞多高,你永远都在爸爸妈妈的视线中,我们会时时刻刻关注着你。我们共同的家是你永恒的温馨港湾,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依靠!我们会一直为你祝福。再一次祝你:二十岁生日快乐!永远快乐!永远健康、平安、幸福!
成功的桂冠等着你去摘取!
翻过那座山……
加油吧!
亲爱的妈妈
20xx年xx月xx日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城南旧事》,我很高兴,也很期待里面写了什么。
翻开那漆黑而又带有一点神秘的封面,我的"读书之旅"开始了。
我每看完一章故事,都感到有那么一点儿惋惜。因为,每一次一章故事告一段落后,故事里面英子(林海音小时候的乳名)的各位亲戚或者是朋友,都以种。种理由离开英子,一直到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像影子一样消失后,她的童年也消失了。
整本《城南旧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子在惠安馆遇见并且和那个被大家称为"疯女人"——秀贞相处的那段时光。一开始,我还是担心“疯女人”秀贞对英子作出身危险的事情,但惊人的是英子却和秀贞友好的相处了,这也足以向大家表现出她童年时的善良和天真。直到有一天后,秀贞突然对听故事的英子谈起了小桂子(秀贞的女儿,也就是书里讲的小妞儿),并常常谈起她,秀贞还和英子说,小桂子有一条青疤。
有一天,小妞儿对英子说她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并且转过身来,英子却在她脖子上找到了一条青疤,英子赶忙把她领到秀贞那里,她们母女俩当晚就坐火车走了,英子也晕了十天。这里也能体现出英子对她的所有朋友的离去都怀有思念之情。
第二段:我们看海去,这句话使井边一位小偷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就这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的背后,却一直衬托着英子儿时到现在的梦想。小偷也告诉她会带他去看海。可当时一群人一直在追捕他,这是英子没见着它既几会她就被抓去被人笑话,这也使英子一直没能出去见见世面。但是英子的那种友好的精神却值得让我们学习。
还有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取得很悲伤连同与结果,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英子在最后得知爸爸去世后为什么显得那么冷静?爸爸的花儿落了,石榴也落了……爸爸精心培养出来得花几乎全落了,但是爸爸养育出来的英子却没有倒下去。爸爸的死,成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的最好证据,也同样证明了英子十三岁不用亲朋好友照顾的最好依据。这也能教导我们十三岁能独立的能力。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童年是在北京城南的故事。虽然故事主人公有时候显得弱不禁风、微不足道,但是她却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本领和心态,这本书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好好珍藏着!
暑假里,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
这本书一共有五个故事:第一个是《惠安馆》,讲的是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成了好朋友。秀贞经常向英子讲小桂子的故事,英子非常同情她。后来,英子发现秀贞口中的小桂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儿非常相似,又发现妞儿的脖子后也有一块青记,确定了妞儿和小桂子是一个人。秀贞和小桂子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天津找他的爸爸。结果,两人惨死在了火车轮下。第二个是《我们看海去》,讲的是英子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男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后来,英子捡到了一个小铜佛,警察局的人根据小铜佛找到了年轻人,并把他抓走了。英子难过极了。第三个是《兰姨娘》,讲的是兰姨娘被他的丈夫赶了出来,住进了英子的家。英子一开始很喜欢兰姨娘,可后来发现爸爸握了兰姨娘的手,就不喜欢她了。在英子的说合下,兰姨娘和德先叔相识并离开了北京。第四个是《驴打滚儿》,讲的是英子家的奶妈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了,女儿也被丈夫卖给了别人。这一切宋妈的丈夫都瞒着宋妈,宋妈知道后十分伤心。后来,英子的妈妈劝宋妈再生一个儿子,宋妈被他的丈夫接走了。第五个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讲的是英子小学毕业那天,他的爸爸永远离开了他。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沉重,这五个故事里的人到最后都离开了英子。秀贞和妞儿死了,为弟弟上学当小偷的哥哥被抓走了,兰姨娘也离开了北京,宋妈回老家了,爸爸也病死了。我觉得英子非常不幸,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可英子的童年充满了离别和死亡。这些生离死别让英子坚强了,也长大了。我也喜欢英子的智慧和天真,虽然,秀贞和妞儿的死和英子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想不到的。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题记
炎炎夏日,独自呆在家中,窗外知了声和着喧闹的人群声,使渐渐成长的我心烦气躁。懊恼童年远去的自己已不能顽皮,大人们已经用成人的规范来要求我了。唉,丢失了童年的我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于是随手拿起床头的书翻过多遍的《城南旧事》,它竟像炎炎夏日中的凉茶,消去了热意,深深吸引了我。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文末的“我”也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也正是因为爸爸的死,让“我”童年美梦顿破。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我”的童年随着我的成长“丢失”了,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的童年,总是快快乐乐过每一天,不必担心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成天被爸妈捧在手里做“小公主”“小王子”,一切都只要顺着父母为我们铺好的路走下去。
其实我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缺乏独立,不敢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玩耍……全部都要有人陪伴,文中英子的独立勇敢让我立刻感到羞愧,但是怕黑,不敢一个人做任何事似乎已成了不可磨灭的困难,独立?独立!
曾独自走在黑乎乎的大街上,四周是那么安静,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将脖子缩进衣领里,就像一只蜗牛躲进自己的壳里才觉得安全一样。四面的路灯下树枝不断左右摇晃,就像是魔鬼的乱发飘呼着,隐约听见了轻且慢的脚步声,好像是害怕敲打在夜的寂静中。
我要战胜的只是一段黑夜中独自前行的路!在路上将童年的依赖丢却,赢得父母的信任和独立的尊严——这是好事。这样的事还会有很多。
我们在童年的梦幻中慢慢长大了,学会自己度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个进步靠自己的力量,以受人怜悯为耻,不受他人恩惠。褪去幼稚,得到锻炼的机会。“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过去了”——这是好事
请别再叫我小朋友,因为摇拽的小花终会有盛开的一天。《城南旧事》给我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一种“得”与“失”的人生启迪。请别懊恼自己的成长,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朝着正确的前方一步一步勇敢地走吧!
一腔热忱的挑读一本繁体版的国史,还不是白话文,有那么一瞬间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神气儿。其实好多字不认识,没关系度娘来帮忙,好多句子超级干涩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开始就继续,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实这些早都记不住了,一点点的看,刚好理一理朝代的顺序。书上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个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详细的事迹记载,尚书为最早的史书,有缺失,春秋为最早的编年史,然后有春秋,再有左传,以记载列国会盟与战争为主,再接着有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再有汉书,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乱的是春秋与战国,一会这个兴起一会那个灭亡一会又是吞并,愣是没理出来个头绪。愚昧的以为春秋有五霸,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诸侯国。
看到了国家的形成。赶着最后的两个小时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铜展”。进入馆里第一眼看到的墙上四个象形文字“宅兹中国",它出自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的来源,是这片华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国”字长戈护疆,那一刻感叹不已,感叹汉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刹那会想看书时中国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是为了回答问题才正经八本去查了何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压迫、残暴的代名词,还有指的旧思想,愚钝“封建老脑筋”“封建迷信”。现在这词在我这里是老词新解,虽然它其实一直在那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成语特别多,“围魏救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睚眦必报、烽火戏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战略部署,有的是隐忍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时局所迫。历史的遗留以各种姿态存在,不止于物,哈哈,呜呼再叹:“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中国成语,乾坤雾里!”没有点历史文化你是听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学习国史吧。
学术在上古时期,仅仅是贵族阶级所特有的,即祭礼。巡狩、封禅都为古帝王的大礼,宗庙的“宰”和掌礼的“相”都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颂词、祈祷文、誓书的保存便形成了历史。宗庙祝史兼掌占星气侯,使民间依时耕稼。随着周天子的衰败,史官流散到诸列国,得以学术的扩散,祭礼带有宗教意味与政治作用,,宗、政、学三者可以说为混为一体。坠落的过程中知礼的、有学问的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却高居上层(晕,当时这个想把这个不明白的点当作问题问了,结果搞忘了),问什么问这样呢?只能尴尬的理解字面意思,总之,王官之学流散民间,造就了百家学说的开端。最开端无疑是儒学,渐渐百家争鸣。
以前惭愧,啥也不懂,感觉这次看书,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显,不得不说秦统一,商鞅功劳大,“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完成了统治阶层的第一次集权,有了中国第一次版图。真的可以看出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不陈腐、求突破,当时有先进思想的贤士碰到了伯乐,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战国四公子养门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荐,都可有一番作为的,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的。
以前读历史,百般不愿意,现在重新学起,兴趣渐浓,看两页,听一天。开车、上班,只要有空闲就喜马拉雅,听春秋、听战国,还怂恿女儿听听山海经。不服老不行,记不住人、记不住时间,但是事情经过还可一,就是谁家谁谁打了另一家谁谁,然后怎么破的僵局,肯定是白话好理解一些。收获颇丰,比如以前只知乐羊子妻剪布劝学,不知乐羊也是魏国一战将,痛饮亲儿子的肉羹汤,含恨攻占中山国。当时战局的残暴,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再想,鉴于自己还认不全字的白痴水平,是不是该改一下学习方法,嗯~好好想想,迎接新一轮的开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