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进行了拔河比赛。
我们先观看了三到六年级的比赛。赛场上,大哥哥大姐姐们一个个精神十足;赛场边,加油加油!喊声不断。每当校长在广播里宣布哪个班级赢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就欢呼起来。我们呢,也高兴极了。我心想,我也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为班级争光。轮到我们班比赛了,我们的对手先是二(3)班。我们齐心合力拔呀拔,对方终于被我们拖了过来。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接着和二(4)班进行决赛。他们一个个也是精神饱满,有一股非赢不可的劲头。比赛哨声响了,我们使劲拔呀拔。加油!加油!我们在李老师的鼓励下,咬紧牙关憋足了气,可是我们还是被二(4)班拖了过去。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而我们垂头丧气。
最后,我们校长说学校的女老师和男老师也比一场好不好?我们全校同学齐声说:好!场上的男老师只有几位,他们就拉几个男同学帮忙,而女老师很多。比赛开始了,女老师坚持了一会儿就挺不住了。后来校长在广播里说:男老师拉了许多学生,所以应该算女老师赢了。大家都欢呼起来。
拔河比赛结束了,但是我们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
自读提示:本文的小作者写了一次拔河比赛。你瞧,他把比赛的场面写得十分逼真:赛前,个个精神饱满;赛时,齐心合力拔呀拔,咬紧牙关憋足了气;输了又垂头丧气,选择自己亲身经历并感兴趣的事来写,作文就容易写好。结尾写比赛结束,使文章叙述的事件完整。
于老师在第一章就用自己和甘草的三大特性一一做了比照。首先,像甘草一样温厚。一个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形容于老师的笑,“于老师的笑是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评。”学生在语文课上画画、在课后闹矛盾,于老师不是像其他老师一样拉出来批评,而是一笑化之,用最温和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既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让学生颜面尽失。孔子有五大美德:“温、良、恭、俭”。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是五大美德之首。可以说,“温”是所有学生对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其次,甘草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于老师用了这样一句名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对待学生,要包容,出于理解的那种包容,一种推己及人的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那么那些“火”可能自然而然就熄灭了。再想想我,我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老师,可能是因为个别学生的不听话,现在再想一想弥勒佛能“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楚庄王、曾国藩也可以容,对学生又有什么可以不包容的呢?最后,甘草的第三个特性是“调和”。“中庸之道”是儒家观察世界、处世行事的基本思维方式。西方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类似的话,过度和不足奶是恶行的特征,而适中则是美德的特征。两位哲学家的见解惊人的相似。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至高的道德境界。
于老师他就是甘愿做甘草,做一个动脑子的人,做好人,做个温和的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带着思考教书,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少走弯路,才能不算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次拔河比赛赵蕊
星期五,我们学校要进举行了拔河比赛。比赛开始了,队员们立即开始行动,有的在做准备活动,有的在练习比赛动作。队员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跑到操场中心抓起绳子,蹲下身子,摆好“战斗”的姿势。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响,同学们马上往自己的方向拉,红色标记被同学们拉的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像一只在空中飞翔的小精灵,快活极了。“耶!”随着一声大叫,我们才回过神来。原来这局我们获胜了,队员们兴奋的一蹦三尺高,啦啦队也兴奋不已。队员们下场了,大家相互拥抱,老师走过来对队长说:“你真棒!”队长谦虚地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紧接着第二局的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怀着自豪的心情来到了比赛中心,三年级二班上局输了,这次他们憋足了一股劲儿,来势可勇猛,活像一只下山的老虎。我们班同学也毫不示弱。比呀,比呀!标记在中段晃来晃去,三班趁我们不注意,一下子把我们拉了过去。“唉”我们全班叹了一口气,都耷拉着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这时老师走过来,说:“这会儿你们后悔了吧!”第三局,我们班全神贯注的抓着绳子,生怕出了问题,终于我们班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来的可真不容易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每一件事都要努力拼搏,不偷懒,不妥协,才能成功。
于老师在书中提到,老师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师。于老师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将手倒背起来。他认为倒背着手站在学生面前,仿佛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拉远的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课上表演课本剧,他会和学生一起,扮演剧本中的一个角色,还会“反串”扮演,让学生真切感受,就像他在书中说的:“是师非师,是课非课。”;课后游戏,他也要求自己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俨然是一个孩子。
于老师认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定格在学生的人格磁带上,并且自动终生播放。每个学生都是心理学家,他们会对教师的所作所为做出评判。只有教师做好了,学生认同教师了、信服教师了,才会仿效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暑假,要读一本好书,让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成长。于永正老师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一本很接地气的教育名著,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读后,引发我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思考。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
于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
于老师最重要的教育智慧在于他能把课上得有意思。有意思,“轻松”来自哪里?轻松来自老师的举重若轻,于老师备课时,可能把课文钻得很深,想得很多,但到了课堂上,不会一股脑儿把备课所得“灌”给学生。于老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状况,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于老师的课有意思还来自游戏,因为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所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会时不时地与学生游戏一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体会、感悟。于老师课堂轻松来自他的幽默,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课堂使人精神轻松。
于老师语文教学可以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于老师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于老师说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倍。
掩卷而思,为什么于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他既能跳出语文教学纵览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于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由此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少要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什么,那就是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