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直,,天清气爽,又到重阳街头多了为老人服务的小站,报纸电台开始宣传如何敬老爱老,敬老院,颐养院趁势又多开了几家。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平时就经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还是照样要开的,只是换个名字重整旗鼓而已。至于服务质量有没有改进,那就不得而知了。基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小孩的,到我们年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或孩子身处外地,,或工作关系,或自身原因,无暇照顾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机会进老人院安度晚年,这样的状况怎么不让人为以后担忧呢?
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忽然,一个人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刚才那股高兴劲儿一下子全都没有了,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正在一条大街上乞讨。只见他削瘦的脸庞,面色墨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张干裂的嘴在喃喃自语。神情呆滞,眼睛里透着一丝失落。我的目光从他的.头开始移到他的身体上,他的身体斜躺着,衣衫褴褛,可能因为长久日晒,他的腿已如木炭一样的黑,他的脚上有一双坡底的破布鞋,皮肤皱的像树皮一样难看,浑身透出一种苍老与无助的感觉。我在那儿观察着,看见不是有人递上几块钱,我也想给他钱,可我犹豫了:他万一是个骗子呢?这可是我自己努力赚来的钱呐,而且我还想用它去买我期待已久的书呢……我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可是当我看到他那无助的眼神是,想到他吃不饱穿不暖时我决定了,我的手慢慢伸进了口袋,把我身上仅有的三块钱递给了他。他接过钱,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好像有说不出的感动。
我笑了一下,默默地走了。一路上,我心里有无数个问号:为什么他会在这里乞讨?他的家在哪里?他以后会过怎么样的生活……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回到了家,带着复杂的心情告诉了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做的很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需要社会的关爱、子女的照顾。使他们在物质上有所满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如果人人都关爱老人,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多么和谐美好啊!
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梁下嵌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扬,一看就知道是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热心老人。
在一个阴雨天的清晨,身体一向硬朗的奶奶因为忙碌和伤风着凉病倒了,她从菜市场买了菜回来就蒙头去睡,一直到我爸爸接我放学回到家。这可急坏了爸爸,他又是为自己的粗心愧疚,又是为奶奶倒水、喂药,盖好被子。我见了,也上前帮忙,安慰卧病在床的奶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慢慢地,奶奶脸上露着一些笑容,安祥地进入了梦乡。看到这个情景,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急忙到厨房为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断断续续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来奶奶从睡梦中惊醒,在不停地作呕吐状,我心领神会,一边心急如焚地拿来垃圾桶,一边焦急地叫着爸爸,爸爸听见了,三步并作两步,从厨房急冲冲地赶来。只见奶奶面如土色,干呕不止,爸爸见了,连忙轻拍着奶奶的背,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终于,奶奶不再呕吐,可身体还是很虚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学后,就请假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奶奶:有时为奶奶端来热水;有时和奶奶叨叨家常;还有的时候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俩其乐融融。奶奶的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有儿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细心照顾下,奶奶的病好了。几天后,房前屋后,又见奶奶忙进忙出的身影,听着奶奶洪亮的声音,吃着奶奶煮得香气扑鼻的饭菜。看见奶奶又生龙活虎起来,爸爸和我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关爱老人的民族是个没有可积淀的民族,一个不关爱老人的国家是个没有可传承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更不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而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一起关爱老人吧!
从小时候起,家边的体育馆旁就经常有一群擦鞋匠聚在一起,年纪最大的已满脸皱纹。我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见她了,昨天她来了。她依旧坐在那体育馆大门旁几棵香樟树下。巨大的树冠挡住了阳光。她擦鞋从不像其他鞋匠那样自卖自夸。别人热情地大喊:来来来,擦鞋了,保证干净又光亮!而她却默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她通常穿一件颜色较暗的布衣,手臂上带两个袖套-----防止不好洗的鞋油弄脏袖子;她的裤子黑黑的,一直拖到脚腕,这些和其他鞋匠一样,没有特别之处。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张黝黑的面孔上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让人们经过她摊前时忍不住多看几眼:默默揣度她在阳光缝隙中闪闪发亮的银丝下的光阴。
这个年代,到外面小摊上擦鞋的人少之又少,我偶尔才能看见有人去。没人光顾时,她坐在椅子上,身前的擦鞋工具有些简陋:一个放刷子、鞋油的木头小抽屉,上面有一块倾斜的供顾客放脚的木片。这些工具都十分破旧,却是她擦鞋的全部家当,我看到这些隐隐觉得树荫下的她更加苍老、弱不禁风。正好有位老大爷来到这里擦鞋,他坐了下来,跟鞋匠说了几句话后就把脚放到架子上让她擦。这位老大爷的皮鞋颜色发暗,上面还有些小灰尘。她手脚麻利地掸去鞋面上的灰尘,然后拿出有三个面的刷子,在最大的一个面上挤上些黑鞋油,再对整只鞋子进行涂抹,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鞋,生怕一不小心把鞋油抹到顾客的脚上,那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大体上抹好后,她又用刷子中间的那一面把鞋油抹均匀,把一些黑色块抹开。最后她又用小刷子对鞋面与鞋底的接缝处进行更加细致的涂抹。老大爷的黑皮鞋铮亮铮亮的.,甚至能在上面照出自己的脸。她抬头小心翼翼看看大爷的脸,那位老大爷似乎也对鞋匠的服务表示很满意,脸上充满了笑容。她放心地低头开始擦另一只鞋。阳光在银丝上跳跃。
尽管这位鞋匠每天都换地擦鞋,但附近的人都知道她对这份工作很在乎,她对工作的专注让人们惦记着她。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这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干着受人轻视的工作,挣着微薄的血汗钱,过着多数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生活,但他们静默、实在的性格,和那双粗糙的布满皱纹的大手,总存活在心头,抹不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