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培育了千万种的动植物,依赖着大 气层的保护,内有充足的日光、空气、水及适宜的气候, 不断的适应各种环境而繁绵生长。如果离开这个温室,这 些生物还能生存吗?一般人总认为,离开地球在太空中或 月亮上,压力极低、温差又大,几乎没有空气与水份,而 且还充满各种宇宙线,在这种环境之下,应该没有任何生 物能够生存,而事实确证明我们错了! 其实在恶劣的环境中地球生物还能生存,这在地球上一些特殊而不适合生物 生存的环境中,却也常发现一些能适应的生物。例如在释出强烈辐射线的原子炉内,也可以发现有微生物。1977年 法国科学家在太平洋3000米深处,在水温高达 250度的热 泉口,发现红鱼、螃蟹、白蛤类等数种生物。而在南极极 冷的冰块中,也可以发现嗜寒菌。由此可见生命力是非常 的顽强,在各种恶劣环境之下,仍有能适应的生物。这给 我们很重要的启示,我们不能以狭隘的角度来观察所有的生命现象。
北极光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它出现于星球北极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
北极光的成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地球外缘燃烧的大火;有人则认为,它是夕阳西沉后,天际映射出来的光芒;还有人认为,它是北极圈的冰雪在白天吸收储存阳光之后,夜晚释放出来的一种能量。这天象之谜,直到人类将卫星火箭送上太空之后,才有了物理性、合理性的解释。从本质上来说,极光是原子与分子在地球大气层最上层《距离地面100-200公里处的高空》运作激发的光学现象。它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阳风、地球磁场、大气。所谓“太阳风”,是太阳对北极光宇宙不断放射的一种能量,它是由电子与质子所组成。由于太阳的激烈活动,放射出无数的'带电微粒,当带电微粒流射向地球进入地球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便沿着地球磁力线高速进入到南北磁极附近的高层大气中,与氧原子、氮分子等质点碰撞,因而产生了“电磁风暴”和“可见光”的现象,就成了众所瞩目的“北极光”。
这就是北极光的原理,是不是非常神奇呢?
南开大学杨巨平和王坤霞的《〈厄立特里亚海航海记〉中的海上商路》认为埃及- 印度这段海路的开通事实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声,后来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照《航海记》的记载,以“埃及- 东非”、“埃及- 阿拉伯- 印度”和直航印度的海路为线索,对公元1 世纪红海- 西北印度洋段的商贸路线及其物品流通进行一番考察。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松岩和赵青青的《从“海上同盟”到“海上帝国”公元前5 世纪雅典对外扩张与东地中海国际关系探略》细述了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历史,提出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对公元前5 世纪东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陈思伟的《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抵押制度述论》论述了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抵押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提出古典时代雅典海事贷款具备了现代信贷的某些基本特征,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滨州学院邢培顺的《从地志作品看孙吴对南海地区的探索和开发》从地志角度阐述了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开发和探索南海和东南沿海的情况,认为尽管这些地志大都散佚,但从今仅存的作品仍可窥见中国与南洋诸岛国之间的增进相互认识和了解,加强了二者联系的过程。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少丰的《宋代海南岛“市舶”考辨》对宋代海南岛征收的海外贸易税和征收机构进行分析,指出从市场、体制、航运等因素看,宋代海南岛设立市舶机构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宋代海南岛并未设立市舶机构。中国航海博物馆沈洋和顾宇辉的《中法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贸易与文化互动———以法国商船“海后”号两航广州为线索》以17、18 世纪法国儒尔丹公司商船“海后”号两航广州为线索,考察和分析了“海后”号两航广州的缘由与经过、18 世纪法国上流社会产生“中国热”的原因以及清帝国与路易十四法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经贸往来、宗教与文化互动情况。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周绍华的《古代山东地方对外贸易述略》指出古代山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北通朝鲜,东望日本,南下吴越,对外贸易交往历史悠久,大致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贸易的对象、物品、路线、港口等随着历史、交通以及各个朝代贸易政策、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苏黎明的《祖宗崇拜与闽南文化外播》认为闽南人甚为浓烈的祖宗崇拜,不仅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闽南人,且随着历史上闽南人大批外迁而被带到他乡异域,尤其是台湾和东南亚,既促进了闽南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向外传播,亦对闽南外迁宗亲社会生活及与祖地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新泰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东盈的《蝴蝶是怎样起飞的海丝文化脉动中的梁祝爱情传说之演进》通过研究梁祝爱情传说的主题演进轨迹,提出梁祝爱情传说的起源与演变,契合了海丝文化的脉动。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永胜的《杨崖湾古城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关系探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史料推断得出杨崖湾古城是西汉、东汉时期的一座驿城,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节点上。
同时还考证证明了从媪围城到鸇阴城、杨崖湾古城、甘盐池、西安州、峡口、高平之间存在着一条丝绸之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付晓青的《漫谈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葡萄酒》以唐朝近三百年来的兴衰历史,探讨丝绸之路中葡萄酒在这段历史时期从西域到中土的引入、传播、普及乃至衰落的过程。曹建刚、崔缨、杨启勤、金坡、张春慧、马东盈、李蕊蕊、郑彤、赵伟、张惠萍和吴春浩等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增进世界人民福祉的伟大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充满困难与挑战的艰巨任务,需要各界人士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共同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贡献力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许尔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回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分析了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必然,并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孙远方和马晓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指出作为海洋交通大动脉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经长期发展,形成自身特点,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发展特点和兴衰,值得借鉴。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既要结合历史,又要立足现实,面向国内和世界,通盘规划,针对具体问题,逐步解决,稳步推进,未来将其建设成一条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国际大动脉。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曹瑞冬的《中国开放新“丝”路论亚太梦想与中国梦想》尝试从“一带一路”视角出发,深入探索亚太梦想的内涵,详细研究中国梦与亚太梦的联系与价值,进而找寻出中国开放的新思路。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李聪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出从战略意义上看,“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扬弃传统“天下”观念的基础上,规避传统“帝国”体系和近代以来的“国族”建构,意欲在全球化时代以更宏大、高远的格局构建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展开,昭示着一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诉求的崭新的“文明型”国家正在形成。泰山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孙明杰的《“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政府职能转变新内涵》论述了政府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应处理好的主要关系以及政府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内涵,以期对政府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借鉴。福建社会科学院陆芸的《海上丝绸之路与移民兼论中国历代政府对中外移民的管理》讨论了海上丝绸之路与移民关系,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的海上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一条移民之路。
总体来说,中国历代政府不鼓励、不支持中国人移民海外,但对于外来移民持较开放的态度。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陈耕的《关于海丝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提出“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与行动,催生了海丝文化研究的热潮,一门具有独特而又宏达的研究对象,多学科综合的海丝学,正在孕育之中。除了各自学科展开的海丝研究,学界应该更多地关注海丝学学科理论的建设,思考海丝学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和学科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邢媛媛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一体化方案比较分析》认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的结合意味着投射在欧亚地缘政治空间中的俄中双方方案的竞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迫于地缘政治压力,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的欧亚一体化方案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就欧洲与亚洲市场展开的多级战略竞争。福建省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保护“海丝”遗址,挖掘文物资源古月港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刻不容缓》阐述了古月港的兴衰和历史意义,指出有效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古月港遗址,有助于推动“海西建设”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泉州学研究所林丽珍的《泉州海丝文化建设探析》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提出新形势下整合发挥泉州特有的海丝文化资源和优势,服务和推动“海丝先行区”建设,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应该传承和弘扬泉州优秀的人文精神特质,重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加快发展海丝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健全经贸文化联动发展机制。
泉州师范学院杨诗源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泉州的布局与发展战略》基于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角,探讨了泉州空间和产业布局,及未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战略,希冀能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黄晖菲的《试论“社区型生态博物馆”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了建立新的博物馆类型生态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保护海丝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泉州师范学院陈彬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从系统梳理文献脉络、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措施。泉州师范学院周静芝和许旭红的《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之发展研究》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对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外贸未来发展上德化县应紧抓“一带一路”方针、加快转型,迈向文化瓷都之路、开拓新市场等建议。
闽台两地一水之隔,通过海路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和法缘相循。二者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共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大有可为。龙海市市社科联主席江智猛的《论明代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对台湾开发的影响及其在海丝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由于明朝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漳州月港在特殊情况下快速兴起。月港贸易繁荣促进台湾开发与进步,对台湾人口迁徙、土地开发、农业生产、经济贸易、文化习俗、航海运输等诸多方面影响巨大,真实记录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历史。
大陆与台湾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漳台两地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刘凌斌的《“海丝”战略背景下深化闽台文化交流研究》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处在新的重要节点上,福建应继续发挥对台“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牢牢把握国家加快推进“海丝”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完善与创新交流机制,提升交流层次与实效,搭建文化交流新载体,加大文化产业合作力度,努力开拓闽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为促进闽台深度融合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助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作出贡献。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王伟的《“跨文化体系”与“跨体系文化”“闽南海丝文化圈”与台湾布袋戏的创新发展》从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交往两个维度系统勘探闽台布袋戏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进而在“闽南海丝文化圈”的分析框架下阐释其在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不变之质”与“变化之象”。
提出在推动“新海丝人文交流”的时代情境中,闽台布袋戏与时俱进、跨界传播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两岸共同探索传统地方戏曲的现代转型与走向世界提供参照。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潘荣阳的《台湾高甲戏衰败与社会变迁》对比了高甲戏在闽台两地命运的巨大反差,从台湾社会变迁和戏曲艺术规律两个层面入手,剖析台湾高甲戏灭绝的复杂根源。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翟勇的《“文章草昧开初祖,天地崎岖老寓公”沈光文台湾文学史地位再思考》结合接受美学理论,重新审视了沈光文在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台湾文学的源头应该是徐孚远、沈光文、王忠孝、郑经等一批人,而非沈光文一个。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泉州师院 、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泰山学院联合主办,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山东地处“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货源地,也是古代北方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在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泰山学院承办第二届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可谓适逢其会。泰安市副市长成丽,泰山学院院长秦梦华、副院长殷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泉州师院 主任林华东,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陈耕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为未来的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本次会议上泰山学院作为新成员正式加入“海丝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
如今的社会已经走出了文盲时代,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物资极其丰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改善。很多人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几乎没有不识字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人对一些简单的字装作不认识,这种人被称为“假文盲”。着名画家华君武曾画过一幅名叫《假文盲》的画,他借助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对这种假文盲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在这幅画中,画着几名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正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候公共汽车的来临。而真正应该站在此处等候车辆的母子俩,却被他们挤在了一边。那位母亲用求助的目光望着他们,希望他们能挪一点位子出来。但是,那些男子对妇女视而不见,对妇女旁边写着“母子上车处”的牌子熟视无睹,毫无理让之意。难道他们真的不识字吗?不,不是的,他们为了自己的方便,装了一回假文盲。
过了一会儿,一辆公共汽车缓缓开来。那几名男子一拥而上,在公共汽车上抢到了最好的位子。而那位母亲,抱着孩子最后一个上车,站在那些男子的旁边。车开了,在晃晃悠悠的车厢里,母亲紧紧地抱着孩子,颤颤巍巍的站着,生怕摔了一跤,伤着自己的孩子。这时,车上的喇叭传来响亮的声音:“乘客们,您好,欢迎您乘坐本路电车!公共汽车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如果您的身边站有老、弱、病、残、弱,请您主动让个座,本车全体员工向您表示感谢!”那位母亲一听,心想,这回该有个人给我让个座了吧!果然,那几名男子先是一愣,但后来,他们有的摆弄自己的眼镜,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继续看报纸,没有一个人为这位抱着孩子的母亲让个座。他们都心安理得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这位母亲彻底失望了。她收回充满希望的目光,默默地抱着孩子,一声不吭。
看完这幅漫画,你是否想到了什么?是的,那些人并非文化文盲。他们是爱心的文盲,是精神的文盲,是品德的文盲。他们缺乏奉献,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爱,什么叫品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只为自己的方便而造成他人的不便,为自己的快捷而损害别人的权利。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社会上,这种“假文盲”能够越来越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温暖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根据1995年11月13日美国植物学报的报导,加州大学植物 生理学家沈珍报告说,他们已将一枚来自中国大陆的,一 千二百八十八年前莲花种子培育出新芽。科学家冀望自这 枚沉睡了千年之久的莲花种子中,探寻青春不老的秘诀。 英国大英博物馆於三十多年前发生了一件奇事,该馆工作 人员在搬运时,无意中把清水 到一对昆虫蛆的标本上, 两只虫蛆竟慢慢蠕动起来,居然又活了起来!而这对标本 是 123年前在非洲采回制成的。生命不但能在各种恶劣的 环境中保持,而且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长久的年代中 保持下来,真令人难以置信。而类似的发现已相当的多, 如富兰克林曾亲眼看到工人从一百万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层 中,开采出四只青蛙,而且还能活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一个采石场,工人也在一个二百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密封石 洞中,发现一只活青蛙。英国的考古队在埃及打开密封的 金字塔陵墓时,赫然发现一只活猫。数年前广东梅县重修 观澜亭,发现石柱下竟然压着一只乌龟,石柱移开乌龟就 慢慢爬了起来,据州志记载,这只乌龟被压了二百四十多 年了。另一个更不可思议的事,据说中国还有发现《万年 龟》,经由其龟壳的碳十四鉴定,证实它已活了上万年。 这些生物的生命保存方法,究竟有何秘诀?
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上,那里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母子上车处”格外引人注目。
在牌子不远处,一个头系围巾,臂挎皮包,怀抱一个二、三岁孩子的中年妇女,正在用疑惑的目光,看着牌子下站着的那几个大男人。那个中年妇女为何不站在“母子上车处”那儿呢?原来那里已被这些大男人占据了,根本没有她容身的地方。
咦!真奇怪,这不是母子上车处吗?这几个大男人也不符合条件呀?这们不应该站在这里呀!哦,我明白了,他们一定不识字,不会呀,看他们的装束,个个衣冠楚楚,象个绅士似的,不应该连这五个字都不认识吧。那他们可能是没看见?也不可能,那五个字多醒目啊,只要眼睛没问题,肯定看得见。我知道了,他们识字,也看得见,只是装作没看见。
你瞧,第一个人,胖墩墩的,穿的大衣、裤子和皮鞋都是国际名牌,好象是个干部,而且有知识,有文化,可他依然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位置。他眯着眼睛,旁若无人的样子,一看就是个虚伪的人,让人讨厌。
再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件军大衣,两手兜里,闭着眼睛,盛气凌人。其实他心里没底,所以才闭上眼睛,躲避周围人的目光。
第三个人太可笑了,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十分时髦的帽子,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大鼻下,有一张大嘴,嘴角向下撇着,看着让人厌恶。
最可笑的是第四个人,他索性戴上个大口罩,可能是怕别人认出来。他穿了件皮大衣,象是名医务工作者,他两眼角向下耷拉着,看起来既滑稽,又让人鄙视。
还有……
这些人明明认识字,为什么要装成假文盲呢?因为他们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为别人着想。他们早已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抛到了脑后,别看他们表面很干净,可内心是肮脏的。
由此我想到,社会上这种现象还真屡见不鲜: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践踏的牌子,可偏偏有人上去踩;公共场所明明写着禁止吸烟,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
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因为这些人是假文盲,真无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