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的名字,在我上高中时都已熟知,但一直未能拜读她的作品,也许是因为她那时还不够“大师”级别,也许是因为她未曾经历过社会大变革,也许是因为她还未来得及步入中国近现代文学名家行列。总之,我一直以来,没有读她作品的渴望和冲动,直到近期的一次朋友小聚。
那天傍晚的饭桌上,闲谈时,一位朋友的妻子谈起了迟子建的短篇集子《雪窗帘》,说:“老冉,这真是一本让人心醉的书,真值得你一读。”于是,我有了读《雪窗帘》的想法。
小满的前一天,我去逛县城新华书店,走到“新书推介”处,一本封面装帧别致,给人以凉爽清新感的书,款款的映入我的眼帘,我疾步上前,是《雪窗帘》。
我拿了书,付了款,匆匆回到家,冲上一壶铁观音,急不可耐的打开书;我迷醉在子建描写的北国雪乡里;我牵挂着书里多样命运的芸芸众生;我欣赏着书中纯朴、天然的风物;我咀嚼着书里晶莹灵秀的语言。
子建在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缅怀中,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子,让氤氲的微光投射进来,明净而夺目,清新而暖人。岁月虽无痕,缅怀自有请。一篇篇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值得珍藏的宝物,恰如一扇半开半合的雪做的窗帘:晶莹、玲珑,纯真、美妙。却注定要悄然而逝。“最美的,往往是最易碎的、最留不住的。”我心里忽的蹦出这句话。
“有时候,亲情是一种打扰。”一读就知道,子建久离故乡,有了诸多的感叹。“近乡情更怯。”唐人在几百年前就禁不住的感叹,但和子建的感叹比起来,就显得年轻,天真,不如子建的风趣和睿智。
这部书收集的短篇,美的简直像散文,闲散而又认真,收放有度。跌宕的情节,一如起伏的人生。子建的故事里,有着许多我们生活的影子。从《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里丢失了故乡的旅行作家,到《一坛猪油》里有三个孩子的母亲,再到《旅人》里宁静的那片海。我读着小说里的人生,却禁不住流着自己的泪。
子建的文字,清新隽永的像沈从文,率真自然的又像她的同乡萧红。其实,子建承继了乡土文学的许多优良传统,而又有了崭新的发展。
我合上这本书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了。从此,我喜欢上了子建的文字,喜欢她描写的细腻如精雕,喜欢她叙述的自然如小溪,喜欢她文笔的灵动如阳光。真如友人妻子的话:一本让人心醉的书。
作家迟子建的作品,一向以温情脉脉的诗意与悲天悯人的良善情怀而著称,其作品被读者誉为“北极村的童话”。近日,她的新短篇小说集《雪窗帘》出版,可以说代表了她30年来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读后,让人再一次领略到迟子建所创设的文学诗意世界。
这部小说集,包括《亲亲土豆》《雪窗帘》《一坛猪油》等14篇,既有旧作,也有新题。迟子建出生在冰天雪地的中国北方,在她的雪国故乡,童年有那么多奇妙相遇,浪漫、感人、温馨。在她的这部小说里,诸多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人与事,都跳跃出纸面,真真切切地来到读者面前:披着白衬衫的金井,痴情善良却孤独一生的吉喜,坐火车的老妇,《一坛猪油》中的孩子,还有那在偷偷地聆听人间对话的土豆花……
在她笔下,所有一切都那么善良、淳朴,那么有生命力,传达出一种活着的韧性和倔强,让人感觉北国的雪虽然是寒冷的,但是人与人却是充满温情的;这片土地虽然遥远,但它就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不可抹去。可以说,迟子建继承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良传统,写作风格融合了沈从文的清新隽永与萧红的率真自然,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一切都无比圣洁高贵,清澈明净。
小说集中“亲亲土豆”“逝川”“采浆果的人”等形象,寄托着迟子建的雪国乡愁。这唯美的雪国乡愁,让漂泊的人读后备感温暖:“雪是冷的,但思念却是热的,家在远方,爱是否仍然留在心房?如果春天真的有飘雪,你可愿以爱相随?”苏童曾这样评价迟子建:“迟子建的小说构想几乎不依赖于故事,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个人的内心感受折叠而来,一支温度适宜的气温表常年挂在迟子建心中,因此,她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宜人的体温。”
可以说,几乎迟子建的每一篇小说里都透着一股与自然相连、与天地相连的淳朴和大气,这也正是她从事小说创作将近30年,却从未归于任何思潮和流派、作品极富有个性和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小说集中的《雪窗帘》,从火车上一位老太太的卧铺票讲起。老太太有卧铺票却不知换票流程,导致自己的铺位眼睁睁让给一位中年男人。作者是以一名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这件事的`,在写到中年男人与老太太的沟通交流时,我们看到了一幅不太和谐的画面,但是也看到了令人流泪、人性之中闪光的东西。生于东北的女作家迟子建,就是这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子”,让人性的微光折射而入,温暖而夺目。
通过这篇小说,她分明想告诉我们:所有的回忆及书写,都恰如一扇雪做的窗帘,如此纯真,如此美妙,却又注定要悄然而逝,不留踪迹,所以记住曾经的美丽和感动,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小说集之所以以《雪窗帘》为题,也正是想表现这一宗旨。
迟子建的小说唯美大气,让我们在她描写的故事里看到了别人的人生,流出了自己的眼泪。的确,迟子建总是满怀真诚写出那么多充满爱意与温暖的人情物事,反复吟唱着人性美的主题,这个主题因崇高而强大,直至成为迟子建一种叙述上的信仰,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最早听到迟子建应该是大学时期的文学课程上吧,当时就对迟子建的文章挺喜欢的,作为东北走出来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迟子建的文字温暖而敏感,尤其是她的短篇小说当中,处处都洋溢着人与自然的相连、天地相连的淳朴和大气,在她从事小说创作的三十年中,她没有加入任何思潮和流派,只坚持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创作想法。
著名作家苏童曾经评价迟子建,说她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但是容颜一直未有改变,始终以均匀的创作节奏,追求自己地美学。正是因为自己的坚持,迟子建获得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以及国外诸如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项国外的文学大奖。她的长篇小说《外满洲国》、《群山之巅》、《额尔古纳河右岸》等都是很有名气的作品。
《雪窗帘》这部小说集通过14个短篇故事,用她独到的眼光给我们人性的启发,这里面没有各种各样的大道理,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场面,一个个短小精炼的故事,却把人性深处的东西给我们展现了出来。她对这个世界和爱的追求,都是这个时代的先锋,是正义的化身,是爱的传递者。
在那篇《雪窗帘》的故事里,讲述了在火车上的一位老太太,她有卧铺票但是不知道换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铺位被一个中年男人占有,在漫漫长夜她坐在窗边打发时间,用手指将玻璃上的雪花刮成好看的图案。作者借助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展现了整个故事,在中年男人和老太太的沟通中,反映出的是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的一部分。由此不仅联想到,其实一夜的寒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才是社会中最可怕的寒冷。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考验人性的问题,我们总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悄悄路过,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敢扶,有人被欺负却不敢站出来帮忙,很多人碰到类似的事情似乎已经麻木,也可能很快就被遗忘。中年男子的不自觉,年轻人客气地说让座,另一外老人揭穿时的口是心非,而老人最后可怜地在卧铺车厢坐了一个晚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