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作者:耿帅,中国著名出版人,畅销书作家。2007年进入出版业,成名于2009年,因其力捧多位新人作家并策划监制数十部脍炙人口的畅销书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他以细腻独特的视角,引领都市女性图书阅读,并提出“女性精致阅读”这一理念,备受读者喜爱和追捧。
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所有人与人、人与物的因果关系,得失之间,获得的或许是美好的回忆或许是苦闷的教训,却因为有这样的过程,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没有谁会一直倒霉也没有谁能一直幸运。也就是这样的理念让我选择了这一本书——《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书中分成十个小故事加一个后记。
都是关于爱情的小故事,阅读过程中,总是会想到这会不会写的就是作者本人的故事?那细腻的文字,感觉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随着情节的起伏而漂游不定。不禁想,如果换成自己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局。
高中时,语文老师说过:爱情到最后会变成亲情。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正实施起来却抵不住内心的失落感。从轰轰烈烈到平平淡淡,甜甜蜜蜜到习以为常。而恰恰就是这个习以为常,会慢慢的让我们忘记对方的好。过了那头昏脑热的热恋期,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的摩擦,双方缺点的放大掩盖了那越来越渺小的优点,直到失去…
不一定所有的感情都会有类似的情节发展,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要慢慢的磨合。褪去那光鲜亮丽的外表,直视真实的内心,从个体融为一体。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没必要去怀念从前(第3章节)
毕竟感同身受,2年的情感,花了5年的时间还放不下,都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念旧,而是脑袋有问题了。
因为一直牵挂着,所以每一次遇见一个有可能发展的对象时,总是忍不住拿去对比。在情节还没有展开之前,就已经想到结尾了。越想象越不敢尝试,反而认为既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为什么还要开始呢?
因为放不下,曾经还跑去对方的故乡,看看是否能偶遇,当踏上那片土地时,我就想放弃了,那么大的一个城市,我连个准确的位置都没有,跟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来来去去都是陌生的人群,看哪儿觉得哪生疏,即使到了地铁站的门口背面,我还在转弯的位置向路人询问地铁口在哪…
假设真的那么有缘分,也不会断得那么一干二净了,直到几个月后才悔不当初。
有时候,遇不见,不是因为没缘分,或许是缘分已经过去了。像两条相交线,一个短暂的会合后,又各分东西。
人生路途还很长远,这只是开始,或许会因为它在路上耽搁了一会,或许它对于现在是悲伤的记忆,但要相信“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这一段记忆留在脑海中,它依旧是珍贵,对于老来的回忆,它也许能变得美好。
因为它让你学到了珍惜。
“再见,最好的你”,一语双意,不得不令人揣摩作者将这句话摆在封面上的意蕴。再见,过去的你,青涩却也美丽的自己;再见,最好的你,在时光的打磨下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又没有失去最初捧着初心远走的自己。
一个人从最初追求热闹繁华,高朋满座到适应恬淡安静的日子所历经的心路大概自己才能深切感受。大海,荒石,孤影,像极了历经了内心的不断挣扎与反思后蜕变的我们站立孤寂的人生边上的样子。也正像代序里林楚茨所说,“人的孤独感是随着时光增加的。”我们不是不热爱热闹,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需要获得一种与自我和解的力量,就像大海冲刷岩石,磨损的同时也改变了内核与气质,使其目标清晰。”
大概这也是书里插图大多是空旷的海面,辽阔的天空以及高云层的原因。孤独的行走,保留疏离感,也乐意为自己所爱付出。
耿帅说,他一直相信人与人,人与书之间皆是有文字之缘的。是的,人与人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人与文字之间,在最初见面的几分钟里就已经决定了一切。
我因着喜欢这无意之间见的文字从而喜欢起这个作者,或因喜欢这个人而喜欢他笔下流淌出的丝丝情感从而结识。缘分大概是这样子攀结的。
在耿帅的书里也极有这样的例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来的较为纯粹,因文字结缘,因此会买光货架上他的书,会坚持每一天都给他写长长的邮件,此后情感的表达自是不用再提,但最后终究会因为一些事情失去,大概人与人之间有一根线,线断了缘分亦会截至。最后她因胃癌离开这人世,而他相忘于江湖。过程之中虽然受过伤害但是最终能存下的也只有感慨与感激。
恰如七堇年说,有人为我们沏了一碗感情深致的茶,我们却总说来日方长,于是将茶碗搁置,且待花间一游再回,或他处小酌而归,以为它仍旧会热香扑鼻在那里,殊不知这世上回首之间,便已经是人走茶凉……正如耿帅自己所感悟,“许多人许多事,正是因为不懂得知足与珍惜,本该拥有的东西就与你失之交臂,当你回头时,他已经不在你身后了。”
耿帅的文字朴实而又简单,而这些感悟也是从自己本身的故事中得出。正如他人对他的评价,“他写的文字跟他的人一样,坚韧洁净,有倏然而至的沉静。在阳光下旺盛生长,在寂寞的时间里不断行走。”
像是一颗独立生长的树,活得恣意安然,岁月远去,时光打磨但是他还是以本心意愿而生长。外界喧闹也好,外界淡漠也罢,我自岿然不动。
等到上了初中,我回家的次数才逐渐增多,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妈妈似乎察觉到我与她之间越来越生疏,慢慢地开始改变。她会主动与我交流,主动提出想要和我一起去散步,主动带我出门去逛街……可这似乎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我只是不冷不热地应着,顺着她的心意去做她希望的事,但却没有真正去试图走近她,我和她之间总隔着一扇门,她想进来,而我不愿打开。在我看来,她只是想弥补那些年对我的亏欠,挽救一下我和她之间岌岌可危的亲情,我似乎是在报复她,报复她过去缺席的我的成长,我固执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惩罚她,甚至会故意挑她的毛病,与她争吵,与她作对。
直到有一次,我比往常回家的时间都要早,推开家门,发现妈妈正对着镜子拔白头发,听见我开门的声音,忙放下手中的夹子,一脸惊慌却露出微笑想要掩饰自己的行为,她上前接过我肩上的书包,我这才一下子发现,那个骄傲、冷淡、事业心重的妈妈,已经变成了如今苍老、温和的模样,会愿意为了她那不懂事的女儿一再的委曲求全,那一刹那,我后悔了,眼前的这个女人,她是我的妈妈啊,她已不再年轻,我又怎应让她再如此的辛苦和操劳。
那天以后,我开始改变我的态度,主动去接近她,对她所做的一切也都表示出极高的热情,她似乎是察觉出了我的\'改变,在惊讶的同时也很欣慰,我们终于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像母女,倒不如说像朋友,我愿意与她分享少女的心事,她也愿意做我最忠实的听众。
白云苍狗,她在慢慢老去,而我也在渐渐成长,褪去稚气。纵使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缺席了我的成长,但她的爱却不曾离开。她的爱就像流动的水一样,慢慢流转到我的生命里,一点一点温柔而笃定地保护我长大。嘿,母亲节快乐,我最最亲爱的妈妈。
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所有人与人、人与物的因果关系,得失之间,获得的或许是美好的回忆或许是苦闷的教训,却因为有这样的过程,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没有谁会一直倒霉也没有谁能一直幸运。也就是这样的理念让我选择了这一本书——《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书中分成十个小故事加一个后记。
都是关于爱情的小故事,阅读过程中,总是会想到这会不会写的就是作者本人的故事?那细腻的文字,感觉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随着情节的起伏而漂游不定。不禁想,如果换成自己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局。
高中时,语文老师说过:爱情到最后会变成亲情。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正实施起来却抵不住内心的失落感。从轰轰烈烈到平平淡淡,甜甜蜜蜜到习以为常。而恰恰就是这个习以为常,会慢慢的让我们忘记对方的好。过了那头昏脑热的热恋期,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上的摩擦,双方缺点的`放大掩盖了那越来越渺小的优点,直到失去。
不一定所有的感情都会有类似的情节发展,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要慢慢的磨合。褪去那光鲜亮丽的外表,直视真实的内心,从个体融为一体。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没必要去怀念从前。
毕竟感同身受,2年的情感,花了5年的时间还放不下,都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念旧,而是脑袋有问题了。
因为一直牵挂着,所以每一次遇见一个有可能发展的对象时,总是忍不住拿去对比。在情节还没有展开之前,就已经想到结尾了。越想象越不敢尝试,反而认为既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为什么还要开始呢?
因为放不下,曾经还跑去对方的故乡,看看是否能偶遇,当踏上那片土地时,我就想放弃了,那么大的一个城市,我连个准确的位置都没有,跟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来来去去都是陌生的人群,看哪儿觉得哪生疏,即使到了地铁站的门口背面,我还在转弯的位置向路人询问地铁口在哪。
假设真的那么有缘分,也不会断得那么一干二净了,直到几个月后才悔不当初。
有时候,遇不见,不是因为没缘分,或许是缘分已经过去了。像两条相交线,一个短暂的会合后,又各分东西。
人生路途还很长远,这只是开始,或许会因为它在路上耽搁了一会,或许它对于现在是悲伤的记忆,但要相信“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这一段记忆留在脑海中,它依旧是珍贵,对于老来的回忆,它也许能变得美好。
因为它让你学到了珍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