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与父亲对话作文800字)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与父亲对话作文800字)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01-06 09:55:25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与父亲对话作文800字)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一】

那日逛街,看到一个孩子坐在父亲肩头嬉闹,便想到了我和我的父亲。

小的时候,父亲是座山,坐在他的肩头,我会因这种宠爱心生得意,还会因那里能看到新奇的世界而兴奋不已。慢慢长大,父亲时常会骑着28自行车载我出门,怕后座不安全,让我坐在车的前梁。我在他双臂环绕的怀里,驶向前方,也在一路旅程中看到了后座看不到的风景。或许是父亲从小给我的这种视野过于开阔,让我习惯了如今远离家乡,在外闯荡。但时至今日,那些年在父亲面前成长的日子,依然如昨日般历历在目。时间就是那么矫情,从不肯在美好的东西上多停留一秒钟。当你身在幸福却不知感知,也未曾想起扭头去看一眼父亲的脸,时间滴答一声悄然走过,等你想起好像有什么东西就要溜走,猛一抬头,便看到了父亲那张满是皱纹的脸。

从什么时候父亲开始老了?高中,大学,还是上次回家过年?走过的时光从不以分秒计算,当我意识到父亲开始渐老的时候,仿佛真的就那么一瞬间,他的脸上就生出深深的皱纹,像春日耕田的地垄沟儿,肤色也如黄土般,粗粗嶙嶙。我惊叹时间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也因我自己未曾仔细关注父亲而心生愧疚。他怎么就说老就老了呢?我真的想不通。

回想起我和父亲的林林总总,从出生到现在,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骂过我。这在我淘气的童年里可算的上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想,每一对农村父母,都会将自己的一生全部搭在孩子身上。我出身农民家庭,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肯定懂得“棍棒出孝子”的道理,只不过他的爱,如今看来,隐忍善良又大气,很多年后我才恍悟,这是性格使然。我也还算争气,作为家里的老三,唯一的男孩,在父亲这种看似并不严格的教育下,虽然淘气,但并不张扬跋扈,不可一世。

父亲的爱,浓烈但不善表达。

记得七岁那年,我正淘的没边,夏日大雨刚过,村里小河如我般活泼不可耐,涨得湍急。看到村里半大的哥哥姐姐们撸起裤管下河摸泥鳅,我也按捺不住,跟着下了河,却一不小心,滑进了桥下面的水窝里。水流冲着我的脑袋,压的我抬不起头,我在慌乱中挣扎,却越陷越深。后来被人救起,迷迷糊糊中又被送到了奶奶家。刚被奶奶裹进被窝,就看到一个男人风驰电掣地跑进屋来,一抬头,是父亲。我突然哇的一下子哭了出来。从陷入漩涡到父亲来,我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看到父亲,气喘吁吁的站在我的面前,惊慌失措的望着我,我也不知怎的了,仿佛胸腔中灌进的不是水,而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委屈一样,全都倾泻而出。父亲见我哭,更慌了神,裹紧被子,抱起我就回家。回家的路很短,但在我的记忆里,却走的很漫长。他全身都在抖,还抱我抱得紧,手上的力道也勒的我生疼。

那时父亲怀里的我,尚不能学会去顾及父亲的感受,直到后来长大了,发生了一件事,才让我多多少少体会到,当年父亲怀里的自己,把他的心,勒的有多痛。

事情发生在高中的一天,母亲突然给我打电话,说父亲帮舅舅家翻修房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背过气去。我的心当时就懵的一声,跌了下去,挂了电话就往家里赶,一路上手足无措,脑子也混乱无比,心里的惊慌与恐惧吞噬了我,我突然便想起了七岁夏日那条路上的父亲,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一路跑来找我,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把我抱回了家。他的颤抖和大力抱紧我的臂膀,一定也是因为恐惧。后来回到家看到父亲并无大碍,我的心瞬间就涌上了一种心酸,我想,随着我长大成熟,父亲变老,我会一点点的去承担那种心痛,一点点的接近那种恐惧,本该因成长脱离父亲独自有担当,却因为体会了父爱而更加依赖和亲近父亲,这种难以言说的感情,终将愈来愈烈。

转眼便到了高中毕业,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我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告诉我,让我自己拿主意。填志愿的前一晚,父亲很晚才回家,见我没睡,突然同我说道:我问你洪叔了,石油专业这几年都还可以,电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然后给我说了很多关于石油和电力方面的就业前景。说罢他便离开了。我不觉莞尔,父亲让我自己做主,又希望我能一帆风顺,还不愿意强加给我意见。他的内心,这些天肯定比我还纠结和煎熬。

我的洪叔是石油管道局的一名工人,也算是家里唯一有正式工作的人。父亲一个没读过几年书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将洪叔那些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并转达给我的。录取通知书发下来,我去异地,本来自己去报道即可,父亲却担心这担心那,非要我母亲同我一起。我便想借此机会也让父亲出来看看,他却以没有时间为托辞,不肯来。想起填报志愿那会儿的情景,便知当时父亲肯定也是心念着我,但碍于面子和各种家庭琐事,抽不开身,便不过来。适逢大学毕业,我再次央求父亲来学校,看看儿子四年生活学习的地方,可他还是那句话,没有时间。我不甘心,便以东西一个人带不回家为理由,硬是把父亲约到了学校。父亲来的那天,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到一边,专门陪着他们逛了我的校园。我们去了寝室,又去了学校图书馆、教学楼,还给他和母亲在学校的校牌前照相留念。那张照片,现在还在我的手机里,父亲的面容,看上去拘谨又欣慰。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关于父亲的好多优秀品质,像光一样,照着我。

父亲没读过几年书,但印象中却把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写的都很好看,虽不是什么书法墨画,但每个字看上去都苍劲有力,古朴厚实。或许这样形容有些夸张,但父亲的字在我眼中,就是这样子的,并且我觉得还很难得。现在想想,已多年不见他拿笔写字,一双手长满了老茧,我知道那是握多了锄头,握多了家里的担子,岁月在他手上打磨出的痕迹。我曾多次拿起笔,模仿记忆里的字迹,看看,再看看,从一开始连字体的样子都不见,到后来有了样子,但仍不见他字体的影子。况且上学工作,多年以来,我自己的字写的也越来越轻飘飘,有时候不认真便一划而过,有时候追求潇洒一挥而就,殊不知,这从来就是个追随者所为。在写字上,也未曾有个主心骨。父亲虽然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又不经常练字,但他懂得字如其人,每一个字,都虔诚又认真的去书写,因为这就是一个人处世态度的微缩影。我写不出,大概是因为我至今连韵味都未能完全体会,更找不到那种切入体肤的感受。

父亲不醉酒,在男人的角度来讲,当真以身作则。但在我的印象里,也曾经喝多过一次,仅此一次。那年我还小,父亲酒后推门而入,浑身刺鼻的酒气,还没走到堂屋,便在院子里吐的死去活来,母亲在一旁照顾他。后来听母亲讲,是因为父亲做生意赔了几万块钱,亏了空,自然情郁于中,便发散于外,借酒消愁。那时亏了几万块钱,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他醉酒后的第二天,同往常一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活,从此之后,直至今日,未再醉酒一次。

父亲还做得一手好菜。我时常想,要是条件可以,他兴许是个不赖的大厨。父亲刀工漂亮,火候掌握的好,抖炒勺都不在话下。每次父亲掌勺,母亲便在一旁打下手,这厨房温馨的一幕和父亲的手艺,成就了我们家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饭余,父亲习惯抽支烟,但母亲在家里定了个硬规矩:抽烟可以,去外面。对于母亲的这个规矩,父亲至今都是个好的执行者。有时我放假回家,在屋里抽支烟,被母亲察觉,她因疼爱儿子并不说什么,反倒是父亲,为了母亲,也要求我去外面。

毕业后,去单位报道那天,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很开心。离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悲伤,反而因为我要去参加工作,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些许期待。可能因为长期外地求学,我与父亲大概也习惯了这种离别和相聚。但我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每一次的离别,都和以往不同。我们是父母的棉袄也好,破褂也罢,终归是难以脱下。辞别父亲后,甚至直到进站时我都未曾回头望他一眼。那日和父亲一起送我的姐姐后来告诉我,父亲在车站外望了你好久。听得别人讲起我未曾注意的,背影后的父亲,突然心里很难受。大概年轻人的每一次的离别都是那么匆匆忙忙,更不知道,我们走后,父亲独自回家的路,又有多么的漫长。

拿到第一份薪水,给父亲买了一把刮胡刀。刮胡刀是手动的,因为父亲不喜欢用电动的,说胡子硬,电动的刮不干净。几个月后因事回家,发现刮胡刀依旧躺在崭新的盒子里,原封未动。我诧异的问父亲,爸,为啥不用。他答:儿子买的太高级。看着他的那把旧的用了不知多少次的刀架,再看看旁边那把崭新的,就像他和我。我不知道,父亲会将它保存到什么时候,或许还没用上这把刮胡刀,便已逐渐老去。

参加工作后,我常年漂泊在外,父亲虽想我想的紧,但却从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即便到了忍不住的时候,也只是对我的.母亲念念叨叨:三儿几天没打电话了。大概是父子连心,每每父亲念叨我,我的电话便打了过去。母亲接了电话,总是先揶揄我们。可能是因为成长带给我和我父亲男人间的尴尬,亦或是离家久了不知如何相处,我总不习惯和父亲长时间谈天,我们之间的谈话,总不过那么几句简短的问候。倒是母亲,占了电话大多数时间,而母亲所说的,也往往是电话那头父亲在旁边左一句右一句的问候和叮嘱,这时的母亲便起到了传话机的作用:你爸说你那冷不冷?你爸说让你出门注意,你爸说新闻里云南地震了你那没事吧?如此如此。

去年回家,看见父亲的头发又白了不少,牙齿也掉了两颗。但精神矍铄,年近六十的他愈加显得小孩子气。晚上看电视,他会和母亲抢遥控器,还有一句没一句的逗我们开心,也会和我的外甥玩的不亦乐乎。这些都是我成长岁月里亲身经历但不曾感受到的,如今旁观者的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我、我的后辈,就像一个圆形跑道上的跑者。我看着我后辈们肆无忌惮的往前冲,就像当年父亲前面的我自己一样。跑得快,离着我的父亲也越来越远,终于有一天,你意识不到,人生便出现了一段缓慢的弯道,跑过弯道,我突然就从后面看到了我的父亲,开始有些遥远和模糊,后来越来越近,于是他在我眼前也越来越清晰。我看着父亲,似乎一不留神,儿子就奔向了远方,再也不需要他的呵护了。

岁月从不肯厚待谁,也不肯薄待谁,他只管公平公正的走过每一秒,刻录平平凡凡的每一个日子。在这些流年岁月里,我的父亲,像中国世世代代的农民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养大了三个孩子,并成功扮演着儿子人生中的向导。他对子女的爱,因文化匮乏且不善于表达,成为一种不便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成长的岁月就是去感知这种力量,因为你一定相信,父母在,心就踏实很多,但是他在我们身边,又将继续离我们远去。那些我和我的父亲一路走来的历程,多年以后,再回首,不禁潸然泪下。因为直到我从成年走向中年时,才恐惧到他们的渐行渐远,而我对他们的爱,却越来越浓。此时的我,多么想回到终点,看一看来时的风景。

愿时光更慢一些,让我有时间,和父母面对着面,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天。在这个世界里,一起老去。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二】

中国传统就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从初为人父开始,对任何事都可以宽容,唯独对儿子却一派严厉,整天板着个面孔,少言寡语,动辄训斥,甚至动武,我们在每个家庭都能听到父亲教育儿子的呵斥声,动不动就是“小心我扒了你的皮”的严厉警告。有很多当父亲的.,骨子里都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思想,所以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更有甚者,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后发泄在儿子身上,比如,受了领导的压制;挨了同事的排挤;甚至为输了一盘棋、一场球,这样的小事也会向儿子发泄。儿子尚小,那时没有力气反抗,又没有多少词汇辩驳,经济又不独立,逃出家门就可能饿死,除了忍受打骂,就只有哭了,但有些父亲,把儿子哭的权利也剥夺了,常常不准儿子哭,儿子常常是强忍悲痛和委屈不敢哭,泪花经常在眼里打转转不敢掉下来。偶尔看到父亲的笑脸,或者对儿子亲近,那肯定是在外面有了什么喜事。

在整个少年时代,儿子在外面是生龙活虎,回到家必须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稍有不慎就会招来责骂或者毒打,儿子在外面能随便叫领导的小名,但在家里却不敢悄声说出父亲的大号。

每个儿子一直长到自己又做父亲,但心灵深处永远忘不了父亲严打的历史,什么时候说起来,总是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所以在乡下,甚至在某些城市,儿子从来不愿在父亲身边多呆一会儿,就是有时呆在一起,也是很少说话,因此,儿子长大成人了,并成就了事业,甚至成了领导、名人,当父亲的还是惊疑不定。

可以说,儿子与父亲的矛盾,从儿子一出世就产生了,他首先夺去了父亲的妻子的爱心,再就是向父亲要吃要喝,懂事后意见经常与父亲相悖,惹父亲生气。最后又亲手把父亲送去火化或者埋葬。

儿子做父亲了,当父亲的才意识到应该对儿子宽容一些了,并开始钟爱起儿子的儿子,这种转变是人性的本能,是不经意的,是不易被觉察的,这似乎像北方人阳气重爱吃麦子,南方人阴气盛爱食大米一样。父亲钟爱起了孙子,于是乎爷孙如同亲兄弟,没了辈分,没了大小,孙子可以捋爷爷的胡须,孙子可以骑在爷爷的脖子上,把爷爷当牛做马,随意使唤。但爷爷对孙子无论怎么好,孙子是不会记恩领情的,随着孙子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爷爷的关爱甚至是溺爱一点一点的忘却了。但这种父与子、爷与孙的人性关系,还在傻乎乎的不断延续着。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三】

今天,我从《朝花夕拾》中学到了《父亲的病》的一段摘录。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金钱比治疗他人的生命更重要。你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是有一次鲁迅的父亲得了重病,花了很多钱请他去治疗他的父亲。结果,他给出了一个秘密的食谱来得到原来的蟋蟀对。这对鲁迅来说是不可能的。即使找到了原来的那对蟋蟀,陈连河也已经死了。然后,他给了鲁迅的家人一种丹,一盒两块钱。虽然它看起来很便宜,但鲁迅的父亲花了100多天才吃下它。世界各地都花了这么多钱,如果给一些普通人,那将是一大笔钱。

我又认识了八卦衍太太。我父亲临终时,他让鲁迅大声喊“父亲”这个词,让他父亲放心,他不会死的。

不仅让我知道陈连河和八卦衍太太,在那里金钱比对待别人的生命更重要,也让我知道了当时的鲁迅。

当他父亲病危时,他仍然听从陈连和医生的话,四处寻找药物。他去乡下向路人、爷爷和奶奶要这种药。然而,他们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药。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陈医生的误诊使他跑到乡下,仍然找不到这种药。他不再和陈先生打交道,直到他在街上的三个轿夫的快速轿子里遇见了陈先生。许多人被这种迷信误导了,因为他听了衍太太的话,他的父亲不能平静。

读完这篇文章,我打算回家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故事。

与父亲交流心声作文【四】

今天,我看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父亲的病》。

这篇文章让我再次意识到以前社会的疾病,那就是金钱比其他人的生命更重要。过去,人们都很穷。除了少数几个能请到名医的大家庭外,几乎没有人有钱请名医来治疗他们的亲属。这篇文章写道,鲁迅的父亲有水肿,但直到陈连和庸医治好了,鲁迅的父亲才止不住疼痛而死。原因是陈连和是个庸医,他只是推卸责任,说:“不是他不好,而是他的前辈做错了”。我认为陈连和博士不应该说谎,即使他没有说谎。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别人的前辈们撒谎。这太过分了。然而,当时社会上的人太迷信,太通情达理,让我觉得自己很虚伪。还有作者鲁迅,他小时候不太相信陈连河先生,但他还有一点救父亲的希望,所以他听了陈连河先生的话,就去找药。但他不知道陈连和先生想拖延时间,谎称他的前任做了错事,于是命令他去找药。我想鲁迅先生问那些陌生人时一定很担心,怕浪费时间,危及父亲的生命。我也知道陈连河只知道钱,不知道一个人只能活一次。衍太太迷信是错误的。他不知道如果鲁迅在他父亲去世时给他父亲打电话,他父亲会害怕失去他的儿子。鲁迅错误地听了衍太太的话,称他为“父亲”,使他的父亲感到害怕。

记住,社会疾病危害所有人的疾病。如果悲剧不被允许发生,社会上最糟糕和最致命的疾病将被治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