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们小孩儿知道关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肯定比大人知道得多,可真正保护。节约水。循环利用水的往往大人比小孩多。其实,我们小孩不是不懂得节约水资源,而是我们没有实际行动,但心里却想着呢!有以下不懂得节约水资源的.人问:“你看看地球仪,蓝色的部分全是水,这么多的水,还需用节约吗?”地球上虽说水资源多,可是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海洋里的水,只有百分之五的是可饮用水,可见谁是多么珍贵啊!
在遥远的非洲,那里是严重缺水地区,那里许多人的死亡多时因为没有水喝二渴死的,在哪里,下一场雨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下一次,顶多也是毛毛细雨,可这对于非洲人命来说,这一点儿水比十吨油都重要。
行动起来吧!恳求大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从我开始,从身边做起,用行动来证明。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我在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可是最近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水也越来越珍贵了,本来这是好事,可当水变得珍贵了人们也不懂得去珍惜,那这可能反成了坏事。我不禁疑惑起来:这水是要如何珍惜才是呢?冰凉的水从龙头里冲出来,划过我们的手,带走了污垢而不留下多余的痕迹。这种淡淡的温柔要怎么去珍惜呢?
我冲洗着抹布,水一如既往地带走了布上的灰。待洗出来的水不再是乌黑的之后,就关上了龙头。扭干了水之后。我发现龙头漏水了。用力扳紧,无果。水依旧“滴答、滴答”地漏着。叹了口气,我摇摇头,走了:虽然确实该珍惜水,但是这也不是我能管的,公共的东西出问题了就是出问题了,等修理员来修吧。
我才转过身去,一位同学与我擦肩而过,对着那水池发呆:“哎……”
后面她说了些什么我记不太清,大致是说现在东西质量不好,学校提倡环保反倒没环保了这样的。就是那个时候我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发现她把水池下方的水盖盖住,移开,到了另一个水池洗手。
“为什么要移到另一个水池去呢?”我甩了甩手中的抹布,忍不住开口道。
“啊,是周啊,”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她是我们年级的,“嘛,到时候有人要洗抹布就有得用了呀。”
这时我才想起来,她是洗手的,洗完了要冲走的,而且不可能用积好的水池里的水来洗手,可如果把水积起来给下一个要用的人,或许就会有利用率。如此一想我又想到了更多,平时我来洗抹布的时候经常看到洁净的水积在池子里,那时我还在郁闷,究竟是谁有那空把水积在那里而不使用,原来其实是她们在节约水呢——用如此平凡至极的方法,这么细微的举动来为地球环保、节约水源出力呀!
如此想着,我有些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对方笑了,关上水龙头,甩了甩手:“啊啦,不用崇拜人家的,我也是学别人的,学校都没空修,很多电力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在那之前就先用自己的方法省一点。”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她也是听别人的。那么,在她之前,也有这样的学生凭着自己微笑的力量尽可能地节约水,并且把方法教给别人?
“我们又不可能去多么大的场地进行宣传,也不可能捐多少钱进行什么节水工程,但是这种事还是可以做的。”她如此说着,我们一起走向教室。
这么一说倒也对,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种微小的事,但是,我觉得这些微笑的细节比如何空有形式的宣传还要好很多:至少我们是自己出力了,我们学会了在意生活细节,从生活点滴起节约水,而不是形式性地任务性地去完成这些本该融入生活的行为。
不过,到底如何节约水呢?我不知道答案,也不想知道答案,我想做好现在的自己,继续从自己的细节节约这点点与滴滴——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别人问着我。
勾起唇角,我轻笑:“呵呵,因为这样可以给要洗抹布的人用啊。”
节水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