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结尾的特点就是把文章的内容加以简要的归结,通过必要的强调和点拨,帮助读者巩固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如课文《连升三级》结尾只用“一群混蛋”四字,就将封建统治者的本质概括得一清二楚,入木三分;再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结尾:“仅仅是这六十一个被夺回生命的阶级弟兄沐浴着党的光辉吗?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沐浴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一段概括式的议论,高度概括了“平陆事件”的深刻意义,突出了文章中心,使读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 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 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 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 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 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 的进步。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 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 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 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 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 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小学生爱想象,爱幻想,他们虽然生活经历少,但想象的空间却很大,在孩子们的眼里,一滴水珠,一颗石子……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都能和自己对话,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事物是真实的。他们也正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马斯洛说:“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儿童是借助于想象或幻想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天生就几乎有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是凭着无边无际的想象来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的有意识性逐渐增强。人们往往受到自己的知识、认识所囿,很难像孩童那样自由幻想。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想象作文,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激发儿童的想象,是诱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对每个年级、每次习作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才能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为了增强想象习作指导的实效性,我们就要努力构建起想象习作的目标训练序列,区分年段梯度要求,一次习作突出一个重点,全程思考,从读学写,扎实训练。
在想象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构建鲜活有效的习作课堂”这一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多角度去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拓展小学生想象的思路,同时致力于情趣激发,与学生一同经历想象的过程,既关注想象的合理性,又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在想象作文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设想象情境,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打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不拘形式地写下感受和想象,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为了增强想象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还应该努力做到:
第一,强化生活和阅读积淀。想象源于现实,想象作文前期注重强化生活和阅读积淀,切实使习作成为自主的表达行为。
第二,创造适合学生想象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体现指导无痕,自然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想象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展开自由想象,合理想象,求新、求趣。
第三,注重开发学生思维空间的高度、深度、广度,使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
第四,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纳入到想象情境中来,这是展开想象的第一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思维再继续延伸,鼓励他们增添一些不一样的事物,引导孩子把不会思考的想象成会思考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把没有情感的想象成有情感的。这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奇异的想法出来,虽然有些事物乍一听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合理,但千万不要就此否定学生的想象,也许孩子在其中是有很“合理”的想法的。有时也可以“将错就错”,让学生努力地为看似不合理的想象设想出一个合理的情境来,这对想象思维也是一种小小的挑战。
关于想象作文过程中教师对想象的指导,我们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安排。一方面是结合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的指导,安排一些单项练习,通过指导他们运用一些想象的基本策略方法,来完成想象实践,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回味、评议,掌握一些想象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是在综合性想象作文实践中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群体想象实践中互相启发、互相评议,使学生完善自己的想象,保证想象作文作为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所以,写状物作文之前,我们做好观察这一步,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耳朵听,用手脚触。这样一来,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就全面了。然后我们可以把我们观察的结果先列成要点,看到的颜色、形状、模样等,闻到的尝到的味道是怎样的`,敲敲、摇摇它听到怎样的声音,摸起来是怎样的触感和质地,把这些要点记下来了,就需要找特点了。它和其他的事物有什么不一样呢?它和它的同类相比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吗?当我们把它的与众不同找出来,这才是我们作文里要重点写的内容,否则千人一面,作文的价值也就寥寥无几了。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这时候就可以用精巧的语言来包装它了,就像一个娃娃有了头,还需要给他添上身体和手脚,这样他才完整。我们可以先描述出它的特点,然后开动脑筋,通过联想和想象,让我们找出来的特点,能通过文字让读者也了解。比如我们观察的事物颜色很特别,是红黄绿三种颜色,我们就可以给它取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它“红绿灯”;再比如它的形状很特别,可以用比喻或是拟人的手法来描述。如此一来,作文也就完整又形象生动了。
善于想象出佳作
在宋代,徽宗赵估喜爱绘画,他就把考画师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画师若是考取了第一名,那可就像中了状元一样光彩。
有一次,宋徽宗以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诗句作为画题,请应试的画家作画。
当时,这些画家有的画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绿树丛中漏出一段红墙;有的画一片松林,树顶上立一只丹顶鹤……
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只有两幅画被他选中了。他认为这两幅画立意新颖,情景交融,不落俗套,真正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使人获得美的感受。
一幅画的是翠楼上立着一个少女,倚栏沉思,她那鲜红的唇脂与大片绿树交相辉映,画面生机勃勃,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另一幅画的是万顷碧波中涌出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境界辽阔,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必须善于发挥想象力。
从一句古诗,到一幅画,必须通过我们的大脑去想象。一句古诗在每个人头脑中唤起的想象是不同的。善于画画的人,实际上是善于想象,会想才会画。写作文也是如此,作文似乎是用笔写的,但也得脑子里先有了想写的东西,才能有内容从笔下不断涌流出来。
如何去展开想象呢?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由“物”到“人”去展开想象。这就是把物想象成人,把人的生命、情感、语言、动作、神态赋予“物”,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位同学非常喜爱“春雨”,他抓住春雨的如丝如缕和飘洒的特点写道:“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是春姑娘匆忙洒落的汗滴。春雨像一只温暖的'手,慈母般地抚摸着草娃娃。”这就强烈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想象方法。
2.由“现实”到“理想”去展开想象。因为某一事物的一个特点与另一事物相似,而使人把这个事物想象成另一事物。如,当我们在树下避雨时,在树下乘凉时,就会想到树是一把硕大的“伞”。
3.由“现实”到“理想”去展开想象。这就是让理想中的事物通过幻想在现实中出现,以此表达思想感情。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相继在火光中出现,表达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想也是一种想象。叙述理想、描绘理想实现后的情景,也是一种常见的想象方法。
4.由“静态”到“动态”去展开想象。这就是让静止的事物变为有生命的事物。如有位同学在写桂林的象鼻山时,把它描绘成伸长鼻子在江中饮水的,大象,就更显生机勃勃。
5.由“外部存在”到“融为一体”去展开想象。面对我们喜爱的事物,人们有时会突发奇想,想和那个事物融为一体。例如《荷花》的作者在美丽的荷花面前,“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表现了如醉如痴的喜爱之情。
6.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去展开想象。有些东西,使人感到美中不足,我们就可以通过想象,使得它尽如人意。比如有个同学觉得现在的住房有不少缺点,于是想象了未来的住房,十分有道理,也很有创造性。
总之,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其表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同学们能善于妙用想象,就能使自己神思飞扬、文潮奔涌、浮想联翩,写出构思奇异而又色彩绚丽的文章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