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笔之时竟生出稍许遗憾,恍然发觉这封信的传达为时已晚。本可以更早些写给你的,早在去Assen之前,早在发挥自己颇具攻击性又自以为是的刻薄之前,甚至早在我们产生必然的生命联系之前。而这迟来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优柔寡断,是我错误估计了原本岌岌可危的自信,以及薄如纸张的自尊。
一整段时间,生活被忙碌、茫然、焦虑以及心浮气躁的光环充斥——正常上课,接受采访,为杂志和网站赶稿,给新的一部小说制定大纲......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审视与你走过的路,顺便靠理智沉淀自己的精神。
九区刚刚浇过布拉格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我坐有轨电车回家,抵不住疲乏买了拿铁,透过车窗看水珠落下,车轮溅起大朵大朵的水花,许巍抱着吉他大声唱:“有时我会想起~和你经历的故事~那些情景在飞扬~甜蜜又感伤...”幸福感横冲直撞入内心,突如其来,迅猛如潮,激荡起的精神快慰无以言表。
而就是在此时此刻,我打算放开我们之间这段繁华处似有若无,寂静处思虑万千的关系。当然,这确是理性的唤醒,而非感性。
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轻俏而顺其自然,没有你追我赶,没有信誓旦旦,也没有浓墨重彩。你一定也这么看,因为你曾经为了讽刺我的写作风格过于简单,故意模仿我的文体在屏幕上打出“我们俩是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
不得不承认,感情是好感情,但它的理性远远超出了正常恋爱的范畴,以至于我经常在怀疑,也许充实其中的,更多的是友人之爱。当然,这多少与你的职业有关。你读博士,搞科研,攻课题,做实验。而这高高在上而丰盛的一切,同时造就了你不平的个性以及接人待物的态度。
我们的差异可以说是人群之中的两个极端。
你有科研工作者的耐心、冷静、沉稳、精确。可我偏偏依赖于感性自在与即时而至的灵感。你觉得我沉迷于随性,思维不安分。我将你的处事规范误认作教条刻板。我能够理解你的忙碌以及对工作疯狂的投入。能够接受你将对科学的行为方式带入我们的关系之中。但于我,文艺本身就是从感性转至理性的创造过程,请理解我不愿改变,只愿追求。
当然,相似点也还是有迹可循——文学与科学都归于创造,也都源于对现实的不满。
如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是说,跨越咱俩的现状,再向大方向迈上一步甚至几步,有人这样说——“科学家大多比较有性格,希望科学不断推进。而文学家更为保守,希望这个世界不要太科学。”
然而,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都指向个人精神追求的终极信仰和终极价值。或许,我们都各自执着于理想,同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感。
我们对自我实现的宿求可能高于常人,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奉献,也是为了强调自身的存在方式,为了巩固自我价值!
S,不久之前你向我提过,说总觉得我爱你不够多,说我在最需要你的时刻伤了你的心。说实话,我时而对你也有这样的不满感。我甚至问过自己:“这个男人真的在乎我么?我们可曾拥抱爱情?”
答案是模糊而矛盾的。虽然你所做的一切,我通通收入了心底。但对于爱情的结论,我始终不敢确定。
当然,原因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我们对理想投入的热爱与精力,远远大于爱情!你对科学创新的执着程度远远大于我,而我对文学创作的追求程度也远远多于你。
这种状况下,也只好将感情问题放在第二位来探讨。
你对于科研的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你为了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宁愿将之前的收入全部投进去,宁愿退掉公寓住进实验室和车里。就这个决策而言,我打内心深处对你充满佩服与崇敬。我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有在理想面前如此单纯诚恳且愿意倾其所有的人!可遗憾的是,虽然我的内心丰盛,擅于自我安慰,但我毕竟是女孩子。我需要从伴侣那里获得或多或少的依赖感与安定感。也确实没有办法接受你与光谱仪、试管儿为伴,却长时间将我凉在一边......
S,你上次跟我大肆赞扬自己的导师有多伟大,跟我说他获上一届诺贝尔奖的提名。我知道你的终极目标就是诺奖,也知道你甘愿为此倾其所有。怪只怪科学是一条永无尽头的道路,怪只怪我没有一颗伟大而过分独立的内心。
因此,我目前想要暂时站在这段关系之外陪伴你。既然已经埋下了缄默,不如就交给时间,看这缄默能不能开花结果。
你跟我说过,每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采样,做实验,晚上静下心来就在想,生活再好,工作再努力,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又有什么意义?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
然而理想与爱情面前,我们目前偏偏都选择了理想。那不如放开拥抱各自追求,若是有缘,总会再相聚!
暑假里,我们全家去北大营观赏草原上的景色。
啊!空气真新鲜,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脚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象地毯一样。路边是各种各样颜色的花,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非常好看。
草原的一边是起伏的高山连绵不断,山上长着许多小松树,蓬蓬松松的象无数把撑开的大伞,美丽极了。最有趣的就是骑马,妈妈包了十匹马,我小二姐胆量真大,爸爸把她抱上马后,她的小手就紧紧抓住缰绳,身子直直的很威风,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昆明的莎莎大姐就不同了,一抱上马便吓得大叫:“我不骑了,我不骑了,真害怕”。妈妈鼓励她说:“别害怕小姨和你一起骑”。我和爸爸骑一匹大黄马带着马队向草原深处出发了,赶马的师傅牵着马,边走边和我们说话,马脖上的铃铛叮铛叮铛的真好听,走了好一阵后马队来到一个苹果园,我们下马摘起了苹果,红的、绿的、又脆又甜,真新鲜、真好吃。
傍晚,太阳要落山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草原。
风和日丽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北大附,学校现有教学班80个,学生2700多人。校长雷丽霞是知名的教育管理专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北京市惠普优秀管理奖获得者,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评价她是“创造奇迹的校长”,学生称她为“走进学生心灵的校长”。
学校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全新理念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国学启蒙、英语口语、信息技术应用等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文化、国际化”学校特色,聚集了一批有科学头脑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学教研成果显著。学校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强化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转化落实,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建设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团队,使团队精神和学校文化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学校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大内部质量监控,充分激活师生潜能,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各个学科在市区统考、抽测中名列前茅,参加各类竞赛屡屡获奖,历届初三中考、首届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显著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人士以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赞誉。学校被专家称为“全新理念打造的全新学校”、被同行称为“在广州仅有的既做大、又做强的学校”,被教育行政部门称为“创造了奇迹的学校”,被誉为“具有极强的教育加工能力”。
学校是广东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校、广州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A级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基地、海珠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德育示范基地、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国家级重点课题项目主管单位、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
如今,“争创全国一流学校”的口号正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奋发向前,其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显著的成果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得到各级行政部门的认可,家长的.信赖。
学校坚信:有专家型校长,有敢为人先的教师,有奋发有为的学生,有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全新理念、全新的课程模式支持及出口通道的多维性,培养目标的国际性,同时依托北京大学和北大附中雄厚的教育资源,一定会把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办成名师成长的沃土,英才辈出的摇篮,教育科研的基地,文化传播的中心,办成立足广州、跻身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学校。
因为有燕园而真实——只有这样一片响彻过中国最激进最昂扬的声音的土地才能更好的容纳新一代青年的慷慨之音。我是多么渴望在未名湖畔将《少年中国说》读下去、将《我有一个梦想》读下去、将屈原陶潜李杜苏辛读下去、将中国千百年来的气象读下去!而这个梦的载体也越来越明显——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创作之路便告开始。我不是才子,但酷爱为文写诗,即使我经常因潦草的字迹受到冷遇,我仍相信一个人的文章到了最后——褪尽了文字的表象和虚张声势的词藻的最后——凭借的是心灵。所以我可以读到流泪、写到忘情,可萌绿,亦可枯黄,高中三年,数千字的文章大概也写了几十篇,均系遣怀之作,不曾公开。孔庆东先生的“歪诗”甚是有名,“曾经美味难为菜,除却西施不是人”尤让我对先生和北大倾倒,故我也常仿其口吻作诗。“风花随春尽,雪月逐水落。恩怨到头来,就是比能活。从容为人死,化成坟一垛。要想赖活着,做仰卧起坐。”这是我为减肥而作。“门开随意迎朔风,机票何比竹蜻蜓。飞至唐宋寻文炬,惊起一场南柯梦。”这是有感于机器猫而写。诸如此类,不再列举。平日里写作为表正式我常用文言文,高二时还曾以文言书信一封抵作假条以求班主任陈雪梅老师网开一面许假回家,并颇以为得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三味,其肆意妄为现在想来仍觉汗颜。毕其一生,我最大的奢求就是在同样的月夜中和中国最杰出的头脑一起望着未名湖沉思、与中国最尖锐的笔锋并肩战斗——为真理、为自由、为正义。而我的这个梦想依旧只有在这里才找到依托——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人生之路才真正开始。我十分渴望能够深入人民了解社会进而有利于国家——这当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我立志于进入北大研习人文科学,而我的身份却是一个理科生,这不得不说有些矛盾。分文理时我就曾经犹豫过——既然自己爱好文学、好读历史,为什么不去学文呢?在我看来,文理科之间本无太多的界限,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让人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并能够在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找到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而传之后人。只不过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所谓有“天壤之别”的两门学科。我选择理科正是出于考虑到高中阶段学习理科对我而言比学习文科更有价值——自然科学能够用更简捷的方式将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在直面真实中清醒而沉稳——我选择文理的依据不在于我的长处是什么,而在于我到底需要什么。而现在我非常佩服当时我的勇气——理科确实磨砺了我的心智、增进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的人生需要更大限度的实现其价值,无论在什么岗位——从政、从商、科研或著述都胸怀家国天下,以季羡林先生研究吐火罗文的坚持、陈寅恪先生如剥春笋般考据的细谨、傅斯年先生的刚直不阿为模板终其一生,哪怕死时,我也希望吟着冯友兰先生的“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离去——而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北大人!可以想见,实现我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走进北大。
于是我申请参加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虽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北京大学,也深恨没有一门名为“朗诵”的考试科目,但是,为了无悔无愧于我十几年的梦想,我希望专家组的老师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为一个蠢男子蠢蠢的追寻、为一个然而未烬的青春、为一个属于北大的灵魂、也为一个追梦人对梦的坚贞。
现在是十二月一日零点,也许再过一个月我就会坐在考场中“冷汗如雨下,弃卷叫妈妈”,就算如此,这也是我因为尊重梦想而生的选择,也是我活到今天在空间上与北大最近的接触,我愿意燃尽自己微末的光亮去诠释孔庆东先生十七岁时写下的一行:“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而十七岁的XX也立誓于此——
海棠香逝留西府,野径云飞话未名。
翠枕红霞京华梦,竹杖芒履雁门冰。
燕歌千载寒易水,寒江氤梦望荆卿。
万里征途望乡月,一簑烟雨任晦明。
燕园行,壮士行,王图霸业何日竟?
龙泉隐箧锋未减,但将重掌扫青冥。
自誓夜阑无愀色,独聆萧瑟燕园行。
我并非把这次考试比作荆轲刺秦王。我只是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在这条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路上斩出一条坦途直通燕京。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在我的汗水中趋于完整,希望诸位老师胡乱适之,大可不必严家炎尔,让这个梦变成真实。
此致
敬礼
学生:XX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凌晨一点作于家中
北大十分古老,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这里的教室都是用古色古香的木头做成。硕士姐姐带着我们走进了校园,在林荫大道上走着,真是十分惬意!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北大的图书馆,她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味,看上去非常气派。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往里走,硕士姐姐边走边介绍:“这个小路通往北大的著名景点“未名湖”和“博雅塔”,被人称之为“一塔湖图”。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是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石舫旁,有一些石头,我踩着石头来到了石舫上,它的前面是翘起来的,而后面是平的\'。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绕过未名湖,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的正门,牌匾上醒目的“北京大学”四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