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最近生病了吗?工作顺利吗?有没有长时间生气?在这里,我给你道歉。因为在前几周的一周里,我让您生了很大的气,还让爸爸把我说了一顿。
那天中午,我们吃的饭是面。我吃的比较慢,所以回宿舍很晚。到了宿舍,就差我一个人了。我赶紧坐到床上,快速的.坐在床上拖起衣服来。这时,罗澳就对我说:你快点行不行,慢死了!我忍住了,继续拖起我的衣服来。过了一会,罗澳又说:你快点行吗?从没见过你这么慢的人。我生气了。说:你烦不烦呀!我已经这么快了,还催!我就拿着鞋,一边出去一边说:给你再一个班,福死了!我放完鞋回来,罗澳说:赵藤宇,我下午告冯老师!我以为她在给我开玩笑,就算真的要告我,睡了一觉肯定会忘记的。我一觉醒来,早把这件事忘得精光。我下了床,看了一下罗澳,才想起来这件事。我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罗澳,一直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就在唱课前一支歌的时候,我没有看她,可是过了一会,我看她的时候,她才刚下来。还瞪了我一眼。等她回到座位上,您就把我叫了出去,然后就发生了您看见的事。
我不是故意说那句话的。因为罗澳冲我说的好几声快点快点快点,才害得我忍不住说出了那句话。第一次我还忍住了,可是第二次我忍无可忍,才说出来了。在这里,我给您说声对不起!
敬祝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您希望我写一篇回忆小时候约文章。我一直没有动笔,我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很多,在这里我以自己的风格,如实写下记忆中的一些琐事,只要读到的人能对其中的一两句话有感觉,就算没有白写. 一直以来,我很自豪的一点就是,自己比别人记着更多的幼年经历。我指的幼年,是3岁以前。
我清楚地记得,爸爸在院子里的厨房做饭,我摇摇晃晃地走过去,问:“爸爸,我几岁了?”爸爸说,“你两岁了,”于是我恍然大悟地知道自己当时两岁。
爸爸带我去公园,一不小心,我掉进了湖里,爸爸连忙把我捞起来。直到现在,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起当时的感觉,我往水底沉,看着天空,是绿色的。
每天吃早饭的时候,爸爸会拿录音机放故事给我听。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天鹅湖》的故事,就是公主被魔鬼变成天鹅,王子来救她的`那个故事。每次听到魔鬼邪恶的大笑,我都害怕得想把录音机关掉。
最离奇的是,我记得两三岁时做的一个梦。当时我们住在校园里,我梦见,晚上爸爸用自行车载着我在校园里骑车。有一只很大的,像房子一样大的狮子趴在那里。我很害怕,于是吓醒了。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坐在床头。
如今,有时和朋友谈起这些小故事,我都很开心。我认为,自己之所以记得住这么多幼年的事情,是早期教育的直接成果。人的大脑大约从胎儿期3个月时开始发育,出生时婴儿的脑重约为成人的25%,3岁时脑重便接近成人了。所以,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大脑在这一阶段得到良好的开发,人势必会终身受益。也许很多事情成年后无法想起,但是,当时的影响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的,举例来说,我可能并不记得爸爸在当时给我听了哪些歌曲,然而现压我再听一首新歌,不仅可以识别它的旋律,还可以自己弹出来,这就是早期教育对我约影响。有人说,何必那么早认字呢?反正上了学以后,慢慢儿都会学的,大家最后都一样。我却不这么认为。尽管最后大家识字的数量都差不多,然而过程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会一样,大脑早期的开发,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的印迹,是一辈子都消除不掉的,它甚至能决定你以后取得成就的大小。
我还记得自己3岁左右吧,爸爸带我到很远的地方去见冯爷爷,还与日本的一位早教专家一起照相,那时我很胆小,但是发现还有几个小朋友,我就不怕了。我还读书给大人听,大家给我鼓掌。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冯爷爷所在的湖北大学。
爸爸给我买了很多很多书。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这个习惯到现在都没有改变。我每天都会抢着中外名著的少儿版,看上一遍又一遍,并从中懂得了很多东西。
爸爸每次到外地开会都会带上我,为了开阔我的视野。我很小的时候,已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了。他虽然不像妈妈那样细心但是总尽可能地把我照顾好。我还记得在武汉的时候,他每天给我梳辫子。我见到新奇的东西,总是缠着他要,他总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骂过我,从来没有打过我。在我面前,总是很温柔、很平和。不管我遇到多大的事情,和他一说,他从来都会笑着安慰我,总会很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上了初中以后,爸爸太忙了,基本没有时间管我.尽管我一直成绩很好,但他在乎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能健康快乐的生活。不管我犯了什么错误,他总会慢慢地和我讲道理。爸爸一有机会,就要和我说话,我曾经很任性,不喜欢听他给我讲道理,有时候甚至觉得烦,可爸爸并没有生气,依旧不紧不慢地和我讲这讲那。最使我感动的是,那年我考上了北京外经贸大学,爸妈送我上学,可我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不是我想上的学校.我心情极其低落,很想哭,然而在爸爸妈妈面前又不能说什么。第二天,我和爸爸坐在一家餐馆里,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他说,我想退学。我想别的家长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大发雷霆的。而爸爸依旧是那样平静,听我说完,依旧是笑着问我原因。最后他说,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写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我这时才明白,爸爸给我的爱,是任何情况下无条件地积极支持。这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做到的,但我的爸爸做到了。
我退了学,第二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很喜欢心理学这个专业,从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良好的习惯加上兴趣是我学会学习和思考的保证。大一时,我就通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成绩优秀;大二时辅修英语专业,又
通过了专业四级考试。后来,又连续三年获得专业奖学金和竞赛奖学金,第五届“挑战杯”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等奖项.我还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接热线,倾听并解答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种种疑难问题。现在,我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被保送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我想,我现在的一点点成绩,都是爸爸妈妈爱我,支持我的结果。
我一直以为,如果别人的爸爸像我的爸爸一样,他们一定会很幸福。真的!
一串串悦耳的驼铃声把一个年仅28岁的上海年轻人带到了宁夏一所位于沙漠边缘的中学支教。这个年轻人就是冯志远!然而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从此以后就把他的满腔热情和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这荒凉的沙漠中……艰苦的工作条件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但是冯志远却在这里整整工作了42个年头!把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
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冯志远由于长期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眼睛严重受损,最后双目失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冯老师仍然让学生搀扶着,坚持给学生上课!
42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42年就是一个人的'大半生!冯志远把他的一生都献给宁夏的教育事业,献给了西部的孩子们!在他的心目中,宁夏的学生就是最重要的!
年界70的冯志远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讲台,离开他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宁夏。大街上满是送行的人群!
好久没有感动过了!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冯志远》却深深的感动了我!冯志远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年,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名利。有人告诉我像冯志远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西部有很多!我想: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冯志远一样的老师,才支撑起西部教育的一片天空!
看过影片,我又看了看有关冯志远的相关的报道,冯志远老师作为一名从上海来宁夏支援教育事业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宁夏,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直至患血栓瘫痪在床不能起身,还时时惦记着他的学生,他的讲台。冯志远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半点奢求,从来没有因为职级待遇向组织上伸过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使他成为“2005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2005第三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
看罢影片和相关报道,除了感动,还有些许惭愧!我也是一名教师,为自己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而惭愧,为工作稍微多点就喊累惭愧……冯志远像盏明灯,他告诉我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献身教育事业,什么叫真正的教师!
当我看到这位老师晕倒在讲台上时,心中仿佛被紧紧地揪住了,我心里十分地担心冯志远老师的身体,因为在那里,没有优良的教学设备,没有滋润喉咙的枇杷露,有的,只是那一片片土黄色的沙漠,那一股股干燥得可以彻底把你身体里的水分蒸发得一干二净的夹杂着沙子的'风。最后,同学们知道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冯老师的双眼失明了!在那里,有许多的年轻老师一看到中宁县鸣沙中学的校园设备就悄悄地走了。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冯老师了。
冯老师双眼失明后,仍坚持上课。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在现在这个社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山区儿童没有书可以读。许多老师都留在了大城市里教学,因为城里的教学设备优越。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有一位老师,因为学校要交16元的书杂费,他就叫学生们交20元!被揭穿后居然打人!看,天壤之别啊!相比之下,冯老师是多么伟大,那位老师是多么渺小啊!
这真是一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令人竖起大拇指的好老师啊!这就是我看完《冯志远》这部电影的第一。我看完这部电影,萌发出一个想法:和冯老师一样,做一名人民教师,支援贫瘠的宁夏边区的学校!
……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