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做完牙,医生嘱咐道:“一二天内不要吃干饭,不要吃硬东西,吃些流食,最好是熬化的粥。”我诺诺地应着,点头。
正好是休息日,我回到乡下。乡间有大锅大灶,熬粥方便、顺手。尽管现在有高压锅、砂钵等炊具熬起粥来快当、省事,但不太习惯用,总觉得不能把粥熬至烂化,所以从心里上更易接受用铁锅。这也许是过往的记忆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原因。
我用小的不锈钢盆将米浸泡,将锅洗干净,并准备好做粥的柴火。等一切准备就绪,我把浸了一段时间的大米淘洗到锅内,舀上多多的水,盖上锅盖,在灶下生起旺火来。旺烈的火舌一个劲地舔着锅底,嗞嗞的呼啸着,一锅粥就开始了煮熬。只片刻过后,锅沿就袅袅地冒出了热气,开锅了。接着,就潽出米汤,锅盖也被水蒸汽推得上下浮动。哦,多么熟悉的场景,好像是从昨日的风尘中飘来的,极亲切、熟悉。我手脚麻利地揭开锅盖,一股灰白白的蒸汽就腾的升起,锅内膨胀着白珍珠一样的泡泡。我用锅铲在锅内轻轻的搅动,泡沫很快地就消失了。锅内烧开的水还只是浅浅的白,小米糁在锅内欢快地跳跃着,还没有完全化开。但煮上一段时间,那米羹水就变得白漾漾的,向稠酽转变,上面泡泡此起彼伏,噗噗噗的直冒热汽,不断翻来滚去的,把满锅的米糁翻滚得渐渐的膨大起来,成了饭粒儿状,边上有了小颗粒的圆点儿,像晶莹的小花,很好看。随着水蒸汽把锅内的水一点一点的带走,羹水煮成了浓稠的米汤,越煮越黏稠,变成了黏黏的乳白色。锅四周的羹水在火力的作用下,一阵阵地往锅中间翻滚、汇集,就像一场有准备的伏击战,听到了号声响起的战士一跃而起奋不顾身地往敌人的龟缩的中心一波波地冲去。一波波的冲击翻涌,抵达锅中央又一层层的消失。如此周而复始一段时间,锅内粥的'模样就形成了,浓烈的醇香扑鼻而来,直抵心底,诱逗着味蕾。盖上锅盖,一锅粥就这样煮好了。
盛上一碗白莹莹的粥,一股自然纯朴的味道就四散开来。吮吸上几口,浑身就暖融融的,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就着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霉豆腐、豆瓣酱喝粥,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是浓浓的田园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用铁锅久久熬出的粥,温热经久不散,醇香浓厚绵长,稠而不浓,香而不腻,爽而不寡,吃下浑身通畅、温暖。它不似街上早餐店的稀饭,汤水照人,味道寡淡,缺少粥香;也不似高压锅等炊具短时间压成的稀饭,醇香不浓,烂而不化,食之乏味。只有铁锅久熬的粥,仿佛压缩了浓浓的岁月,透着田野的味道,溢着乡野的气息,吃着,吃着,一股乡愁就在心中扩散开来。
记得小时候,粮食不足,粥吃得多。印象最深的是十岁左右的一年,农业歉收,饥饿蔓延,家家都吃不饱肚子,屈指可数的一点大米,只有一天吃两顿稀饭才能免强度荒。煮粥时米少,还要掺些杂粮,不然粥就稀得就像清汤寡水,难以填饱肚子。那时农村柴火多,稀饭在大火的久熬下同样也会渐渐地浓稠,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对农村孩子也是极有诱惑力的食物,是难得的美食。下粥的小菜同样少而简单。大多是母亲腌制的霉豆腐和黄豆酱,间或也会从商店买点切成丝状的白萝卜和红萝卜腌制的什锦菜,味道特别的好。偶尔有点这样的菜下饭就感到日子格外甜蜜、幸福,饭自然要多吃些,一碗稀饭不一会儿就呼哧呼哧地下肚了,额头上吃得汗津津的,身上吃得暖洋洋的,一节节艰难的岁月就这样被我们品咂得甜蜜漾溢。
后来生活富足了,粥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餐桌。不过讲究养生的人们仍喜食粥。他们从选煮粥的大米,到熬粥,再到准备下饭的小菜,整个过程都很讲究。熬粥的大米,一般选晚粳米,这米呈圆型或椭圆型,丰富饱满,颜色浅白,质地硬韧,熬出的粥黏性强,柔软可口,多维生素与蛋白质,且低糖,营养丰富,是一种滋补的粥品。细心好的人,在熬粥的过程中,往粥里放上一二个鸡蛋,粥熟,蛋也熟了。剥去蛋壳,白莹莹的鸡蛋就像一朵玉兰花,好看且香,就着粥细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等那粥煮到黏稠滚热时,盛上一碗,放上几调羹蜂蜜,再放入一些白砂糖,搅动一番,一碗美味就诞生了。托在手心,沿碗口吮喝几口,浑身就通畅舒爽。面对一碗粥就像面对快乐而惬意的人生。
喜食粥养生的人,对下粥的小菜也颇讲究,不再是过去的乳豆腐,酱菜之类的,而是名目较多各种特色小菜。一般有豆豉、花生米、酸豆角、咸鸭蛋、 豆腐等;有时还加上点炒菜,如炒酱干、炒鱼干、炒炸菜,爆辣椒等。总之,他们想法子把甜蜜的生活浓缩到饮食中,浓缩到一碗粥里,在浓稠香甜的粥中品咂出人生的畅快和健康。
我不是美食者,也不会养生,但对粥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是从内心喜欢。只是现在食之甚少。每当我在故园能端上一碗家乡水田中生产的大米熬制的热气腾腾的粥,就仿佛看到了熟悉的田畴中翻滚的稻浪,仿佛听到了劳动的农人发出的号子声,仿佛闻到了满山遍野的植物的芬芳,还有雨后飘散于乡野的清香气息,这一些都是一碗粥的精魄,永生难忘。
闲来喝一碗粥,能品出人间的清欢和恬淡。其实,饮食中不一定要充斥山珍海味,简单、清淡如喝粥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有时把生活简单降低到一碗粥的饮食中,在淡品人生中俭以养德的精神就体现出来,或许那些隐藏着的奢望、贪婪的念头在清心寡欲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从头脑中挥发而去。
记忆中,第一次吃到它,是在某次早晨去喝早茶时。清楚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我们去的并不晚,但茶楼里却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位子坐。菜单的首页便印着艇仔粥,出于对其名字的好奇,我点了一碗。一上来,我就被它有人的香味所吸引了。舀了一勺,迫不及待地放入嘴中,却因忘了是刚煮好不久的而被烫到了。缓过来后,我又拿起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勺,放在嘴前轻轻吹一下再放进口中。顷刻间,艇仔粥的味道充满整个口腔,米粒软糯,口感顺滑,一碗吃下去,回味无穷。自此,艇仔粥成了我每一次去喝早茶时必点的一碗粥。
之后,通过在生活中对它的慢慢了解,我也知道了艇仔粥这个名字的来历。这个名字包含着广州人一份恬淡温馨的回忆。艇仔粥之所以被称为艇仔粥是因为每逢黄昏时会有人再荔湾河中坐着小艇,在小艇上为人们提供粥。艇仔粥是以新鲜的河虾和鱼片来做配料煮成的粥,随着饮食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增加了海蜇,凉皮和葱花等提升口感和鲜味的食材。尽管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广州已没有了以前纵横的河道,买艇仔粥的小艇也只能在活动时看到了,但它却慢慢出现在了广州大大小小的饭店中且味不改,质不变,继续存在于一代代广州人的生活中。
一种味道便是一处标志,一方面维系着人对过往的怀念,另一方面也记录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艇仔粥亦是如此,它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记录着几百年来荔湾湖上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广州几百年来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一代代广州人心中一份小小的美好。
舌尖上的广州,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却是每个在广州长大的人独一无二的记忆,一份无法割舍的爱。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直到昨天,我对西关名食还不了解。今天,我才领悟到西关名食的魅力?
今天,我放学回家后,家里没有人。“铃铃铃”,电话响了,我急忙拿起话筒,原来是爸爸。“儿子,今天***同学聚会,我们不如去吃艇仔粥,好不好?”“That’sgreat!”我高兴地说。“你现在下来“7仔”,我来接你。”“好”我挂了电话,穿好衣服便一溜风地跑去楼下??????一会儿,我们便来到宝华路顺记雪糕旁边的一家粥店吃艇仔粥,听说那儿最唯美味。刚坐下,服务员就递给而我们两张菜单。我看也不看,就说“要个艇仔粥!
我早就想尝尝这种名字奇特的粥了,看它是不是有名无实。今天可以如愿以偿,我一定要Eatalucrative(吃个痛快趁着这个机会,我把心里憋了很久的问题说给爸爸听:艇仔粥是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艇仔粥叫艇仔粥?是有什么故事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呢?爸爸摸了摸我头,笑着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艇仔粥是由旧时广州市郊的艇家创造出来的。现在的广州本土文化中心荔湾区旧时是郊外,河道纵横,河边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夏天是游玩的好季节,每到黄昏,文人就爱跑到这里来耍,吟两首酸诗。光吟不吃,意境未免不足,附近的艇家可能觉得粥好做,就划着小艇做起了粥品生意。客人点了粥,他们就在艇上把粥滚好,递到岸上或者游船上,一来二去“艇仔粥”就叫开了。
艇仔粥做得最好的是光绪年间在黄沙的一只叫做“翠园”的粥艇。除了粥做得特别好之外,卖粥的女子水娣是个十分漂亮的疍家姑娘也是令“翠园”生意十分兴隆的原因。买粥的客人除了可以吃到美味靓粥之外,又可以秀色作餐,真可谓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了。爸爸还说,关于“艇仔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船上人家的.女孩叫金水,心地非常善良。一日她把父亲捕到的一条鲤鱼放回到江里。过了几年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病,她非常伤心,来到江边祈求仙人保佑。这时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我是几年前被你救的鲤鱼。
你只要煮一些鱼虾粥再加些油脆之物卖给人家,便可换钱带你爹去看大夫,10日之内即可痊愈。”金水依法照做治好的父亲的病,从此这粥就被取名为“艇仔粥”。“哦,原来如此!”我对爸爸的回答非常满意,同时也为自己增长了知识而暗暗高兴。
这时,我突然感到万分惊恐。因为,服务员向我们“冲”了过来。(那时摩肩接踵我以手遮脸:万一那热腾腾的东西掉下来,那可不得了。想到这里,我有忍不住看了看。只见服务员使出“凌波微步”,在人群中左蹿右蹿。来到我们面前时,我已经汗流浃背了。他毫发无损,我心里对他说了一句“I服了You!!”。我一边想一边吃,哇!果然名不虚传,爽脆软滑兼备,鲜甜得美俱全,真是世间小有啊!我生怕被人抢走,便狼吞虎咽起来。
西关名食,我对这个词再也不陌生了。其实,西关还有许多食物,有时间再跟大家讲讲。今后,我一定要尝遍西关。艇仔粥这个味道,我毕生难忘!
坐于庭前,捧一碗忆苦,满嘴留香。
忆苦,忆苦,何为忆苦?自是一碗粥。
厨房炊烟袅袅,不错,是外婆在煮忆苦粥。可忆苦粥跟清粥又是不一样的,外婆煮粥有花样。一碗白米,一碗糯米,水是要多放的,为了把粥煮稠了,最后加上一大把葡萄干,那才真是香。
米粥的.清香丝丝飘出,我跳了起来。终于,外婆端着一碗热气升腾的忆苦粥出来。粘稠的汤汁盖住了下面的白花花的米,还有一粒粒吸足了水的葡萄干。
外婆眯起了眼:“我们小时候啊,都爱吃葡萄干,天天盼着吃葡萄干。”
可不是,忆苦忆苦,既可以吃得“苦”,也可以是品尝苦日子里的美好、香甜。
香味飘过树枝,那慵懒的肥猫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跃下树枝,慢慢踱到我身边,亲昵地蹭着我的脚,“喵,喵”地叫着,示意我给它匀下一些口粮。
忆苦渐渐凉了下来,轻咂一口,粘稠的汤汁滑入口中,挑动着味蕾,这水似乎是熟悉米的本质,浸透了米粒仍然如此甜,似乎在漫长的小火炖煮的时候,把淀粉应有的本质都挖掘出来了。用筷子轻轻夹起一个饱满的葡萄“干”,饮足水分的它,腆着大肚皮,在白米粥招摇,那一层薄膜似乎一碰就破。一口咬下去,汁水一下子涌出,甜中带酸,汁水从齿间流过,染下香甜。再尝那米,糯米和白米夹杂着,却阻碍不了糯米黏香的口感,不舍得咽下,在嘴里慢慢咀嚼回味,越嚼越甜。
“我去田里给你外公送碗稠的,要不中午之前会饿的。”外婆匆匆走进厨房。我有些惊诧,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外公。是啊,如今人们心里念着的往往只有自己么,有谁肯为别人想?不如就趁当下去多关心那些关心你的人。
“要是当初那老头子能天天吃这么一碗粥,现在看上去肯定比较年轻。”外婆的声音渐渐远了,肥猫也随着那香气远去了。
好一碗忆苦,过去的时光,若有这么一碗忆苦,该有多香,多甜。如今条件好了,又有多少人把粥当做一碗香甜?我说,煮一碗忆苦粥,细品它的香甜,不必像我撒葡萄干,肯定也是香甜的。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学校就有忆苦节,人人吃忆苦饭两个黑馍,我们不也可以这么做么?再者,吃太油太腻可能造成肥胖,对健康更是不利。一碗忆苦,多少对往日的怀念!一碗忆苦,多少对健康的向往!
一碗忆苦,不单是满嘴留香,还有怀旧,更有对健康的向往。
好一碗忆苦粥!
一天,我向我的几位叔叔发了个信息,写的是:“2月2日中午,来马贾家一趟。有事可以请假,不过不准不来。OK?”当时就有一个孙真叔叔回了个短信说:“OK!准到!”还有一位万伯伯也回了一个短信说:“准到!”还有一位宾宾叔叔我也发了短信,不过他什么也没回。其实谁来不来我已经猜得的`八-九不离十了。
2月2日那天,不出我的预料,果然只有万伯伯准时到了。万伯伯还是推了事才来的。孙真叔叔,来是来了,可迟到了2个小时。宾宾叔叔毫无音信,正如他一贯的作风。
其实“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诚信的意思是:“诚“是诚实,忠诚老实,事实求是,不说谎话,不虚伪,言行一致;“信”是守信的意思,就是言而有信,遵守信约,说到做到。
诚信文明如同阳光,其光芒照射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学校里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既讲诚信又讲文明的人。在我们身边,有的同学真挚善良、文明礼貌,而有的同学却恰恰相反,轻易许诺却不兑现,结果往往误人又害己。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定是受人尊重令人爱戴的人。我想,我们让诚信的种子种在每一个人心间,让它们形成一片诚信的森林!
沿着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菜市,拐进一条小巷。远远看见一个小铺子飘出阵阵白雾,还听到铁勺敲锅沿的声音。舅母领着我走进这间铺子,铺子里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唏哩哗啦地喝这叫肉骨头粥的东西,好象这东西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把我们领进里间的灶旁,满脸歉意地说:就在这里吃吧。老板娘是一个40来岁的女人,头发齐耳,一丝不苟地用黑色的发卡别在耳后。我生怕舅母临阵脱逃,赶紧自做主张说:可以可以。结果招来舅母两个白眼。好吧,来一碗肉骨头粥。老板娘一手抄起大铁勺,一手揭开大锅盖,顿时一股热浪席卷着肉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她用大铁勺在锅里搅了搅,盛了一大碗粥递给我。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经煮得不见原形,粥面上还点缀着几小块肉骨头。我小心翼翼地尝了尝,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这样站在大灶旁,端着大碗,呼啦呼啦地喝着有生以来第一次肉骨头粥。最后还像小狗一样把那几块肉骨头啃得干干净净。
后来,舅母告诉我,煮肉骨头很麻烦。先要把肉骨头(连着些肉的骨头)煮上几小时,然后再把新米淘好放进去,再煮。不能煮焦,关键是要掌握火候,细火慢熬才行。最后放上盐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头粥的,费时费力还不经喝。她还警告我,街上的肉骨头粥不能多吃,因为有的老板为省钱把客人吃过的骨头,又重新放进锅里煮。从此,我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眩”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都难追上,所以我们说话要算数。
昨天,妈妈带我去体验了广府文化,地点是荔湾区的荔枝湾。体验广府文化,当然少不了小吃,就让我来跟你们讲讲广府小吃艇仔粥吧!
先来了解一下艇仔粥的来历:
艇仔粥原来并不叫艇仔粥,叫鱼片粥,是水上居住的居民们因为没有冰箱,怕食材坏掉才把很多东西都放进去熬出来的粥,据说有花生、鱿鱼丝等13种配料呢!艇仔粥是水上居民们在船上叫卖的,岸上的人听到就会买来喝,后来就改名为艇仔粥了。艇仔粥味美价廉,很受大家的喜爱,很多人喜欢坐在船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着艇仔粥,很享受呢!
我也尝了艇仔粥,这种传统美食跟别的小吃完全不一样。粥里的每一粒米都包含了13种味道,而且入口即化,美味极了。那13种配料里,我最喜欢的是花生了。我猜想,这些花生是被油炸过的,因为它们非常的香脆可口,好吃极了!
其次,是又软又长的鱿鱼丝。一口咬下去,橡皮筋一般的鱿鱼丝就被拉得又松又长,然后就“嘣”的一声断掉了。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艇仔粥里的鱿鱼丝跟街上卖的鱿鱼丝完全不一样,更筋道,更好吃,而且配上美味的艇仔粥,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因为实在太好吃了!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对艇仔粥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你是不是也在蠢蠢欲动想来尝一尝这美味的艇仔粥呢?那就快点来荔枝湾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