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

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02 09:20:23
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

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一】

宋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看上去20多岁,一头细软的披肩长发,小巧秀美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双目炯炯有神。一张嘴巴总能说出许多让我们捧腹大笑的笑话。谁要在下面说悄悄话,她都听的一清二楚。(人物肖像式开头,刻画人物生动形象,引出下文,很好!)

宋老师的讲课风格和她的性格一样,风趣幽默……(简单叙述,过渡。)

宋老师有一次总结作业,发现有同学把″腾云驾雾``的\"驾``写成了木字底的架,便说:\"有些同学真不简单呀!骑木头上天了。\"此言一出,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老师又说:″那位同学一定要把那块木头拿来呀!让我们见试一下。\"这下同学们有的掩(捂)着嘴小笑,有的笑出了眼泪,有的笑的直不起来腰。(排比句运用的好,值得借鉴!)从那以后,那位同学再也没犯过这样的错误。

还有一次,老师发现某位同学总是写错别字,而且还是同一个字。 屡教不改。于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不小心坠进了洞里。第二次懒得绕着走。又掉进了坑里。第三次,第四次也是……一边说,一边为我们摆出滑稽的姿势。同学们笑得合不拢嘴。当然那个同学从此也改掉了这个坏毛病。(文章详略得当,很好,选材富有生活气息,值得借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之恩,不正如那一滴滴春雨,滋养我们的心田吗?

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反问结尾,耐人寻味。)

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二】

静谧的森林里,一只啄木鸟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好像在欣赏郁郁葱葱的森林。

一阵刺耳的声音突然传来,打破了森林的宁静,这只啄木鸟像箭一样冲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见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头戴鸭舌帽,嘴里叼着一个烟头,手里挥动着斧子,正着用力砍伐一棵大树。于是它愤怒极了,站在他的肩上,用力地啄着这个人的脑袋,还自言自语:”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不错,这脑袋里的确有“虫。”它是“贪婪虫”“金钱虫,”这些虫子迷惑住了人们的双眼,使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去揣鼓自己的腰包,它使人们失去了理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地去破坏大自然的环境,他们不关心树对人们有多么重要。树可以净化空气,可以抵挡沙尘暴,可以释放出人们需要的氧气……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如果再不醒悟,继续砍伐树木,继续破坏环境,那么肥沃的土地将变成荒芜的沙漠,葱绿的森林消失得无影无踪,动物失去栖息的家园,降临在动物身上的灾难最终会降临在人类身上。

在生活当中,被“贪婪虫”“金钱虫”迷惑的人很多。像那些猎人是多么的残忍,一颗子弹就断送掉一个生命;在那些象牙的背后,是一头头大象的鲜活生命;在人吃猴脑,吃得开心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他们食用的是一只机灵可爱的小猴子的生命?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野生动物都濒临灭绝,两万多种稀有的植物都将从地球上消失,许多资源都将枯竭,这都是人们破坏环境,乱砍滥的后果。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大自然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不能破坏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那些无知的人,我们要除“四害”,把他们脑袋里的那些“贪婪虫”除掉。

关于感觉的漫画作文【三】

我爱看漫画,每次看时都会捧腹大笑,可今天的这幅漫画却让我怎么也笑不起来,而是让我险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这幅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老先生在1984年1月画的。漫画上画着一个警示牌,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5个qiang眼的大字。警示牌旁则是一条用栏杆围成的通道。通道里站的不是小孩,也不是妇女,而是4个大男人。他们若无其事地站在里面,悠然地等车。而栏杆旁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用疑惑的看着站在栏杆中的4个男子。由于自己的懦弱,她没有为自己的特有权利去和他们讲道理,而是默默的盯着那4个男人,希望他们能明白些什么,把位子让给她。可那4个男人并没有为这位妇女挪出一点位置。难道他们不识字吗?不!他们并非不识字,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讲文明、守道德的人。他们不止是假文盲,还是文明盲、道德盲。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就连在我们校园里,也会发生这样的例子上演。为此,我们还自己做小警示牌提示他们,可见他们却不以为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节省时间,就破坏我们校园的公共设施。难道还说他们不识字吗?他们可是学生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呀!

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多的“文盲”吗?就算是从未受过文化教育的农民,都懂得讲文明、讲道德。何况他们还是住在文明都市中的市民呀!他们怎么这么无知呢?他们并不缺少文化知识,而是缺少文明习惯,是基本的道德观念。把灰尘扫走,还一个清新的空气;道德扫盲,让我们有社会公德心,以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以身边的每一个小节改起,让我们的道德扫盲飞船出发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