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初,有一首歌曲《爱的奉献》红遍大江南北: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们在操场上见到一只无人领养的“独眼狗”其实是被眼屎黏住了眼睛,用眼药水滴一下就好了。这只小狗长的很胖,但是很小,全身呈黄色,十分可爱迷人。我们一群女生都拥上去摸摸这,摸摸那,它的毛很多,摸上去毛茸茸的。有人还拿出一个鸡蛋,拨开了皮仍给小狗吃,他也好像饿了,冲上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好几次还噎着。那样子十分滑稽。大家伙们又纷纷拿出牛奶、面包给它吃。等到它吃饱喝足后,我们又为小狗找了一个温暖的小家——纸箱子。让它在里面美美的睡上一觉。过了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们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也离开了小狗。我们对小狗付出的爱,让它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温暖与幸福。
还有一次,我和我的伙伴走在路上,看见十字路口边有一个年迈的老奶奶,站在那露出十分焦急的样子,我和伙伴走过去问:“奶奶,你是要过马路吗?”“是呀!”老奶奶回答说。“那就让我们俩扶你过去吧!”“好呀!”我们俩便各拉老奶奶的一只胳膊,在没车时,我们就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过马路……终于过了马路,我们将老奶奶扶到了人行道后对她说:“奶奶到了,那我们先走了。”奶奶微笑的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啊!”“不用谢,奶奶再见。”说完,我们俩便跑掉了。但我们还隐隐约约听到奶奶说:“现在这孩子真有爱心,呵呵!”我们俩听到奶奶这样夸奖我们,我们的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我们对老奶奶的爱则是无私的,这不仅让老奶奶感觉到了幸福,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为人服务的骄傲、自豪与幸福。
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些事情使我们感觉快乐,也让别人感觉这个世界十分美好。这是,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曲: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又看到一篇大谈无私奉献的文章。觉得有些无趣而可笑。不知那位写文章大谈“无私”的先生,自己在为社会、为企业奉献的时候,心底里是否真正做到了“无私”二字。倘若没有做到,或者在工作中,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哪怕丁点损害,便跳脚骂起娘来,大叫不公平,那么,再奢谈什么无私,那就是言不由衷,欺人之谈而已也!
我们经常在报道中看到这些字眼,“无私奉献”,听起来美得很,让人立马想到一个品格高大全的英雄来,然究其实际情形,又是如何呢?说不定有些人受到名利的蛊惑,在人前极尽表演之能事,工作起来无私得不得了,而私底下却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盘算着自己的这次无私行动到底能换来多大的乌纱帽和多少好处呢!不是我犯了小人度君子之讳,因为实际中这种被人欺骗的把戏实在太多了,真叫人难以相信现在社会还真有“无私奉献”的人。君不见,曾经红极一时,公开场合大谈“无私奉献”的那些人,而今安在哉?一旦有了位子,便得意洋洋起来,贪婪的潘多拉魔盒一下子全打开了,私欲膨胀,最终成了大污犯,身陷囹圄。
有人说,千里路上来做官,到底为了吃和穿。虽世俗了点,却道出了人性的真性情。人出来做事,哪个不为稻粱谋?不为吃,不为穿,除了神仙,凡人大概是做不到的。只是在工作中,不要假公济私,或损公肥私,把自己手头应***工作做好。当官者,在享受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待遇之余,能将大部分心思放在公众利益上,能在遵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为民办好事,谋实事,不贪不占,就很不错了。为民者,在自己合理要求和正当的待遇得到满足之下,能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也很不错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人,无论官与民,就连这个标准能达到的比例恐怕不是很高。还谈什么“无私”奉献呢?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列宁同志所倡导的“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大概很难行得通,干什么都得讲回报或酬劳,免费为他人做事的事情有没有呢?有!但很少,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了宣传上的目的,做秀的成分不少。
在谈到工作的时候,说为社会奉献还则罢了,再不要前面加上“无私”两个字,因为名不符实,可羞!
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父母营造的温馨家庭里,一点一滴地接受他们对我的爱,我也渐渐地体会到这种无私的爱其实就是他们对我无私的奉献。
奉献是什么?可能就是给予吧,因为把爱、财富、知识、贡献无私地、毫不保留地拿出来奉献人类、社会、国家,造福于民,用之于民。父母为孩子奉献真诚的爱心,社会各界人士向贫困灾区捐献财物也是一种奉献精神;科学家、发明家、教师和各个行业人士奉献出他们的知识和力量,英雄们甚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贡献了自己的可贵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奉献精神。
是吧,要是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优美的歌声便我们陷入了深思。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心,世界都将是多么的美好。人类实际谅是生活在奉献与索取之中,然而,要想为社会、国家、人类作出奉献就必须向社会索取知识和能量。
其实,我们索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发现,书海中去寻求、吸取,人海中去理解、领悟,求知中去摸索、思考,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量,才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一生都在科学的领域中奉献自己的才智,但也同时向科学中探索来获取知识和能量,直到生命终止。
而我们青少年儿童所要做的也就是去认真地学习、不断地去探索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为父母、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奉献。
从“尽职”到“奉献”还有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但也一道人们走向无私奉献的“起点”。伟大出于平凡,尽职尽责看似简单,要做好却很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