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着行李匆匆赶回家乡,唉,老了多走几步脚就酸的不得了。故乡啊,这一别是五十多年啊!你还认得我吗?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呀!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路边的古井依旧清如明镜,照出一个双鬓白发的老头。古井啊,你还记得当年在这照过镜的年轻的贺智章吗?那就是我呀!我的一口乡音你还听的懂吗?几个儿童正在路边玩耍,我上前问:“小丫头,西村怎么走?”“大爷,您是从哪里来得呀?去西村找谁呀?我就住在西村,我带您去。”“哦,我找贺平,贺平是我表弟。”“太好了,他是我爷爷。走,去我家。”……
附:
回乡偶书(其二贺智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浓。
这天,天空一如既往晴朗,空气如往常一样清新,太阳如往常一样大又红,路边的野花一如既往的艳,一条鹅卵小道依旧长又宽,路上的行人……但对贺知章来说确不一样。瞧!原来是他要告老还乡。
贺知章背着包袱,走在参差不齐的鹅卵小路上,一崴一晃的,似乎一不小心就要摔倒了似的。再看看昔日的贺知章,一个屋黑发英俊少年郎,现如今已成了两鬓斑白的白发小老头喽!可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岁月已经在贺知章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知谁又能想到六十多年前那位离家少年郎,是眼前这个小老头儿。
尽管贺知章的腿脚已经不利索了,尽管牙齿已经掉的不剩几颗了,尽管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变少了,但未改变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为改变的是他对家乡人民的思念,未改变的是他那一嘴地道的乡音了。贺知章边走边想:等会儿乡亲们一定会在村口接我吧!想到这里,贺知章内心不禁暗暗自喜:见到乡亲们该怎么说呢?“乡亲们好!‘偶’是贺知章,‘偶’是贺知章。”说着,便自言自语道。只因回乡之路太过漫长,贺知章一路哼着小曲儿,随笔写下了两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段小曲儿,两句小诗,填满了贺知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不知不觉之中,贺知章已经到达了村口,他闭上了眼睛,不由得笑道:“乡亲们好!‘偶’是贺知章!”无人应答,再来一次,还是无人应答,贺知章睁开了双眼,眼前空无一人,看来时间过去了太久,村民们都把他淡忘了吧。
正当贺知章沉浸在失落之中时,突然两个孩童的打闹嬉笑声从不远处传来,贺知章喜出望外:有人来了,看来还是有人记得我的。想到这里,贺知章赶忙跑到了两个小孩儿跟前,指着自己,激动地说:“‘偶’是贺知章,‘偶’是贺知章啊!”两个小孩儿看着面前带有跟自己一样口音的小老头儿,笑着问道:“请问这位客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呀?”
顿时,贺知章黯然神伤,愣了几秒,转过头来,心想:我已经几十年没回家乡了,也难怪孩子们不认识我。随后,他拿起笔,在前两句诗的后面又添上了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流芳千古的《回乡偶书》就这样诞生了。
在一个古老的山村里住这一位大诗人贺知章,他从小勤奋好学,终于在贺知章三十七岁的时候,考中了进 士他 离开家乡当辞官去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贺知章很想念家乡,有一天他来到镜子旁看到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他家乡的口音没有 变,他决定不当辞官了,他就坐着马车日夜兼程,他却不肯休息,急着回到自己的家乡。
终于有一天贺知章坐着马车来到村子的门口,他看见自己的家乡还是那么美丽,一排排杨树高大挺拔,像 士兵一样,一排排青山连绵起伏,一排排连绵起伏的青山下面,有一排排小草绿油油的,还有许多五彩缤纷的 小花盛开着,有红的,粉的、蓝的、黄的、紫的,房屋整整齐齐的。
贺知章走到村子里,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着,贺知章走到他们的身边,小朋友看见旁边站了一位陌 生人,那几个小孩微笑地说:"请问这客人从哪里来呀?"贺知章听到小朋友的话,贺知章非常后悔,他想: 如果我不去当辞官,他们也不会把我当做陌生人,贺知章回到了家,拿起笔来写了一首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
开门见山,绿树成荫,江河环绕,这些词语,对于从小生活在成都平原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地遥不可及,甚至可以说是只存在于书中、电视里。今年过年妈妈问我去哪儿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老家——巴中。
同在四川省,我的老家和享有“天府之都”美誉的成都比起来就相差甚远了。
巴中属于贫困山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里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遇上下雨天,你走在街边上,行驶的汽车把泥浆溅得满身都是。夜里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没有城市的喧嚣,更没有城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每逢双数号,人们便会上街赶场,将自己家里种的菜拿来卖,以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每当赶场那天,大街上热闹非凡。
这次回到家乡,却发现那里已不能和我记忆中的样子完全重上了。曾经读过的幼儿园早已被拆,换成了民房,道路不再凹凸不平,被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只有那座桥还是那个样子,横跨在河面上,连接着两岸人。
到家的'第二天,我就决定去山里玩。大山里总是充满了许多我从未见过的事物。
站在山脚下,抬头向山顶望去,感觉山顶触手可及,便下定决心一口气爬上去。刚开始的时候道路还比较好走,只是有点陡,可是我才走了不到五分钟就开始觉得累了。于是停下脚步,才发现四周种满了豌豆苗,再往上走,种的又是胡豆,再往上走,种的竟是麦苗。青油油的一片,不知细看说不定就把它当成了杂草。就这样走走停停,来到了一片竹林。地上掉满了枯叶,踩在上面一阵沙沙响。还有大片大片的笋壳,据说这是做鞋垫最好的原材料。看着竹竿上有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忍不住伸手去摸。哪知指尖刚碰到,就立刻缩了回来,因为并不是想象中的柔软,而是硬硬的还有点扎手。想起妈妈给我讲她小时候和她的小伙伴爬竹子,在竹子上传东西玩,心里不由得佩服起来,她是怎么做到的呀!
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经爬了大半座山,便决定往回走。
走了一节又一节,却还是不见山底,真是应了“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啊!感觉到了因为前方没路了,结果走到边缘,又有路出现在眼前。别人是下山容易上山难,到我这里却成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唉!
回到家乡,感觉一切是那么熟悉,却又是那么陌生。进入山中,感受大山的一草一木,万物皆有灵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