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暖的地方是母亲的怀抱。
——题记
睡眼朦胧中,我看到了你的身影,你那辛苦劳累而又模糊的身影。让我心有感激的人,那些让我心存感激的事。
周六回家,在大门口久久的伫立,凛冽的大风吹动这发梢,大风中夹杂着丝丝的寒意,我的手不得不拉上衣服的拉锁,等待着妈妈的到来。
“这里,这里!”远处有人呼唤我,我眺望去却没有妈妈的身影。“妈妈呢?”我问。他说“***在家做饭呢!”就这样,我跟着叔叔孤单的回了家,路上没有说一句话。
回到家,我疾快的甩开车门,直奔家门,打开门,老妈正津津有味地嗑着瓜子看着电视,别提多舒服,但是,手上多了一对惬意的手套。
妈妈平时不戴手套,今天怎么了?
吃晚饭,我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而妈妈不知何时将棉手套更换为专门洗完用的橡胶手套,这又使我的好奇心燃烧起来,我一定要看个究竟?
脑子里对此充满了幻想,妈妈对手套特别喜爱?怕冷?受伤了?……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
突然,有人推开了房门,我连忙闭上眼睛,妈妈见我睡着了,给我盖了盖被子,小心翼翼的关上了房门,走回房间了。
这么重大的事件,我怎能睡着,我穿上鞋子跑到妈妈的房间,房门没关紧有一条缝。对面的墙上反出妈妈的影子,妈妈小心翼翼的将手套取下,向上面擦药并发出疼痛的声音,我一着急闯了进去。
妈妈见了我连忙把手放到背后,我问她怎么了,她说烫了一下,我细心地给妈妈涂抹着药,一抬头,妈妈的眼眶中透出一丝丝光芒。
微黄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我与妈妈的爱使整个冬天变得温暖,妈妈像小时候那样抱着我,驱赶了冬天的寒意。
妈妈为我做的一切,妈妈让我感激的一切,你让我感激,你让我骄傲。让我心存感激的人——我的母亲。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那里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是“坏”学生的聚集地。好学生避而远之,调皮蛋心向往之。在我还分不清自己属于哪一类时,便被“发配”到了“边疆”支边。
那是因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自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特别是那语文成绩成绩,比火星撞地球的速度还要快。当我惊闻这一消息,顿时觉得头昏目眩,两眼漆黑,血压狂升到一百八。完了,我肯定要被“流放”了。果不其然,老师铁青着脸看着我,用了许多充满修饰用语的双关语句诉说着对我这次成绩之失望。随后大手一挥,我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拖着灌铅的双腿到了最后一排。只见“本地土著”对我手舞足蹈,挤眉弄眼,眉目传情,送来特有的问候。我惨然一笑,我实在没有他们那么好的心态,更没有苏轼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放。
自此,我神情倦怠,上课心不在焉。看着窗外那氤氲的白烟,每天都在“人比黄花瘦”。一天我的新同桌小A终于看不下去了,对我说:“哥们儿,这里空气不好,阳光温暖;你看我,成绩不好,心情不差。你也要接受现实,只有接受才能正视,正视了你才能改变。”我仍睁着茫然的双眼看着远方,任你说得唾沫乱飞,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我自不动。
“我相信,你能行!”“你能行”,三个字点醒了梦中人。是的,我能行!我不能再沉沦下去了,我要奋起直追了。
每天鸡叫头遍我起床晨读了,晚上在别人入睡后我还在学习桌前苦思冥想。虽不敢和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相提并论,但我确实努力了,成绩自然也似暖炉上温度计的刻度扶摇直上。
又一次考试后,当我因第一名而获得第一个进入教室首挑座位的资格时,脑海再次闪出小A的“你能行”三个字。短短三个字,曾给我多大的鼓励、肯定和安慰啊!
小A,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你的“你能行”三个字,似阳光射进我一度尘封的心窗,似微风吹散我心头的阴霾,让我这只抛锚的船重归航道。小A,谢谢你!
那天,我的朋友来我家玩。我兴高采烈地迎接她,正当我们在一起玩得十分高兴的.时候,妈妈交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带小弟弟,妈妈出门前满面春风地对我们说:“带好弟弟哦,回来我买草莓小蛋糕给你们吃,拜拜!”“嘭——”随着这清脆的一声门响,妈妈出门去了。
在家里只留下我、朋友和小弟弟,没有办法谁叫我这么苦命呢,只好乖乖带小弟弟了。我们和小弟弟开心地玩耍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们玩累了,我就说要去上个厕所,接着朋友和小弟弟开始玩了起来。我刚上过厕所,只听“咚”的一声,接着我就听到小弟弟的哭声,我急忙跑到大厅,只见小弟弟已经从沙发上摔了下来,我赶紧将小弟弟抱起。原来,我朋友在和小弟弟玩的时候,无意间把小弟弟从沙发上推了下来。这时,妈妈突然回来了,看见正在哭的弟弟,连忙把小弟弟从我手中抱起,并问这是怎么回事?看见妈妈愤怒的眼睛,我本想把这件事说出来,谁想到,我朋友她恶人先告状,把罪责全部推给了我,我想要辩解,可妈妈不听,我心里委屈极了,心想:你是我的朋友呀,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这时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感觉鼻子酸酸的。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以后遇到什么误会一定要解开,不管是和妈妈还是和朋友之间发生的,这样心里才会舒畅很多。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如烟的往事里,你还记得多少事?如歌的岁月中,你还记起多少人?她,是我至亲的人;她,是十五年一直陪伴我的人;她,就是我至爱的四姑!
四姑,是最爱我的人,我从小就呆在她的身边,自然我们之间有着串串的往事,其中让我心存感激的往事真实垂手可得。
记得刚上初中的我,有一段时间学习压力很大。学习太累,导致我对生活充满厌烦。有时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本以为发泄一下就会好受些,没想到越来越心烦气躁,做什么事都没兴趣,以致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开始四姑并没有在意,并没觉得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有一天——
“四姑,生活有意思吗?活着有意思吗?”我带着一脸憔悴问四姑。“啊!”四姑满脸诧异,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孩子,你怎么有这样乱七八糟的问题?你怎么了?”“没怎么,只是觉得活着挺没意思的。”我很平静的答道。“佳芮,你不要吓我好不好?”四姑把手贴在我的脑门上,“我看看你是不是烧糊涂了。”“哎呀!我没病!只不过就觉得生活没意思而已。”“没意思?”又是一脸的诧异。四姑接着说:“生活多有意思呀!你抬眼看看,天多蓝啊!天空是多么高远啊!不要总是把你的眼光放在狭窄的范围内,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你的心胸才能更开阔。”我点点头。“你再看,那层层的高楼,里面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宝贝,想想他们都在干什么?”“都在干什么?”看我一脸的好奇,四姑的脸上有了笑容。说:“你可以去想象啊!你想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在干什么。反正都有各自要做的事,反正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快乐,反正生活有意思,哈哈!反正……反正……”“嘻嘻!嘻嘻!我替你说,反正活着更有意思!”我笑着说。嘻嘻嘻!哈哈哈……屋子里顿时充满了笑声。
此后,我开朗了很多!我明白了生活就像五味瓶,有酸,有苦,有辣,有咸,也有甜。生活也像一首曲子,有了不同的音符,曲子才能动听。生活中也会遇到坎坷,只要我们充满信心,永不言败,才能活得精彩!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这件让我心存感激的往事精彩了我的生活,是四姑让我有了如歌的岁月。每次月考后看到班级光荣榜上自己的照片,我都会想起四姑,想起这件让我心存感激的往事。
如今的我,不经意间已经是一位中学生了,我才发现,在我飞速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以前的岁月里,有一位让我很感激的人——我的妈妈
在小学的时候,您每天都在问我操劳,放学后叮嘱我写作业,写完之后又给您检查。您就开始给我找毛病。首先字写得不好看,看天我给你买几本字帖让你描,第二点做题太多。我就又做了一遍,终于是在您的眼里是合格了。我到了学校老师讲题的时候我的题全都是对的。这都是您的功劳啊。可是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了,以您的学历,已经无法再教我了有时教我的都是错的。
可是您还有一样东西可以交给我,现在您看我的作业,就不看对与错了,只看我写的好不好,如果不好您就会说:“你学习态度不认真,你等我告诉你爸让他打你”。
你也是一个有谋略的老妈,您经常用激将法来鼓励我。您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比,不管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和好孩子比时您会说:“那谁家的孩子学习老好了,你没事向人家学习学习”。坏孩子你又会说:“那谁谁家的孩子,一天天就知道玩,从来就不学习,你可不能像他一样,要是那样的话我让你爸打你”。
在的时候您总是比我还紧张。每次考试吃的都很好上学校都是您亲自送我。回来时一进门,就问我题难不难。
小草会对雨心存感激,因为是雨给了他生命和养分。学生会对老师心存感激,是因为老师带领他们走向了大学的殿堂,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到幸福的味道,就像我一样。
夜阑人静,偶尔传来几声虫鸣鸟语。天空,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皎洁的月亮也被丝丝云儿遮住了身影。
此时的我正在奋笔疾书。繁重的作业压在我的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放下笔,走到窗边,丝丝凉风吹抚着我的脸庞,顿时让我那颗躁动的心缓和了许多。
咚,咚,咚轻缓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妈妈推开房门,端着牛奶走了进来。
乖宝宝,写作业累了吧,喝杯热牛奶,好吗?她轻柔地问道。
我抬起头,看到妈妈正微笑着,那嘴角的笑容传递给我的是一阵温暖。
我点点头,拿过牛奶放在桌子上,继续与作业斗争。
她坐在我的旁边,不动声色地看我写作业。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轻轻的呼吸声。我微微侧过头,发现妈妈睡着了。在明亮的灯光下,她脸上的每个细节都无从逃匿。淡淡的眉毛不注意看好像只有半截,眼角出现了许多细细的鱼尾纹,脸上写满了工作的辛苦和熬夜的疲倦。
咦,妈妈什么时候生了白发?是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来接我,雨水冲掉了发上的黑色?是那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妈妈冒雪为我准备节日礼物,雪花染白了她的黑发?还是那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妈妈在考试期间一天不落地陪伴我,阳光吸尽了她头发上的黑色?
我鼻子一酸,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突然明白了,妈妈的白发为我而生,这是妈妈爱的颜色啊……
想到这儿,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珍珠流了下来。其实,让我心存感激的人就是她——我的妈妈。
星星越来越多,像钻石一样闪亮地挂在天空。洁白的月亮也从云里钻了出来。好美丽的夜空,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