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儿子都起床了。该吃早饭了,妈妈从厨房里端出了香喷喷的饭菜。可是儿子还在房间里,爸爸指着儿子的房间说:“要不要我去叫儿子出来吃饭?”妈妈说:“好的。”于是爸爸就去叫儿子出来吃饭。爸爸看见儿子趴在地上看书,就对儿子说:“儿子,别看书了,妈妈把饭菜炒好了,快去吃饭吧!”“好吧。”儿子说道,就出去吃饭了。爸爸看见了地上的书,就看了一眼,忽然觉得这本书很好看,也趴在地上看起书来。妈妈和儿子等啊等,等着爸爸出来跟他们一起吃饭,可是爸爸却迟迟不出来。妈妈急了,叫儿子去叫爸爸吃饭,儿子一走进房间,看见爸爸正趴在地上看着自己的书。爸爸发现儿子在门口,于是就叫儿子一起过来看书。
妈妈在厨房等他们出来吃饭,过了好久好久,他们还是没出来,妈妈有点儿生气了,说:“还是我来吧!”妈妈一走进房间,就暴跳如雷生气地说:“你们怎么还不去吃饭,还在这里看书!”妈妈看了一眼地上的书,觉得很好看,也趴在地上看了起来,把吃饭的事全忘光了。
过了一会儿,全家人把书看完了。妈妈才想起来饭还没吃,赶紧去厨房看一看,饭菜全部都凉了。
一对父子走在路上,儿子拿块面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父亲背着一块儿童画板,左手提着文具盒,右手撑着一把遮阳伞,在阳光下汗如雨下。这就是这幅令人啼笑皆非的漫画《父与子》。乍看之下,这幅漫画有点不符合逻辑:画画的不背画板,背画板的不画画。但是,这里面实际隐藏着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现在,我国大力推荐计划生育,因此,一般家庭便都是独生子女。逐渐,大多数小孩子就养成了“体力活动家长做,好的东西自己包”的习惯。父母就好像成了子女的奴隶,为子女端茶倒水的。父母对此,认为小孩不应该“做粗活”,自己料理子女的生活是应该的;小孩则对父母的举动不屑一顾,认为大人“照顾小孩”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子女便越来越依赖父母,父母则越来越累。这幅漫画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浓缩,它是想告诉天下的父母与子女们: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过分依赖父母。因此,不光是父母,孩子的所有长辈也一样,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改掉这些习惯,让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消失。
父母们,不要再溺爱孩子了;孩子们,不要再劳累父母了。
午饭时间到了,卜卡的妈妈烧好了一桌的饭菜。妈妈对着爸爸说:“卜卡去哪了?”爸爸回答道:“卜卡在书房里看书呢,我叫他出来吃饭。”爸爸站起来向书房走去,推开书房的门一看,儿子趴在地上看书。爸爸说:“卜卡,吃饭了。”于是卜卡放下手中的书,去吃饭。这时,爸爸却很好奇卜卡在看什么书。谁知,爸爸被卜卡的书吸引住了,就移不开眼睛了。
餐桌旁,妈妈和卜卡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爸爸来吃饭。妈妈只好和卜卡说:“你把爸爸叫出来吧,饭菜都快凉了。”
卜卡走到书房,看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刚才看的书。不料,卜卡也被迷住了,结果,父子俩忘了吃饭的事,趴在地上一起看了起来。
门外的妈妈等了好久,也不见父子俩出来吃饭。妈妈决定自己去看一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当妈妈推开门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子俩竟被这本书同时迷住了……
假期里,我读了伯劳恩的漫画《父与子》,里面有一个梳着秃头、长着高个子的爸爸,和一个梳着刺猬头的儿子。爸爸慈祥、友善,儿子聪明调皮。爸爸很爱儿子:带着受欺负的.儿子和与之大家的小朋友讲理,却变成双方父辈大打出手、替儿子写作文被老师痛殴屁股。儿子聪明调皮:像爸爸借几本书却用来垫在较低下,去够苹果的儿子,想变成魔术师却把茶具摔坏的儿子、让爸爸用枪向忘了放葡萄***蛋糕发射葡萄***儿子。
这对父子总是形影不离:他们走过大城市,去过郊外、看过乡村、闯过无人岛,他们总是在一起,谁也无法把它们分开。
他们贫穷过,却又突然见得到巨大财富,他们从无人知晓突然变得名扬天下,他们从普通人一下子意外的成为了英雄。上帝给了他们那么多改变命运的的机会可他们却用最真切最自然的感情说道:“我们永远在一起。”
人生的旅途总是要伴随着成熟和稚嫩、欢乐和懊恼、成功和失败,之所以这样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丰富多彩。
其实,父与子原本就是一个人,儿子是父亲的裂变,儿子是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儿子会为有一个成功的父亲而自豪,父亲会为有一个成功的儿子而骄傲!
星期六的上午,父子俩兴高采烈地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他俩来到书店就看到了那本一直想买的书,他俩非常兴奋,真是如获至宝,儿子想:这可真是踏破铁鞋,终于买到了这本书。
买到书后,父子俩如愿以偿。看到这本书,就像碰到了一见如故的老朋友。在路上,他俩情不自禁的看起书来。
父子俩回到家,他俩如醉如痴地看书,以至于爸爸错把烟叶当茶叶张冠李戴的放到了茶壶里。儿子全神贯注地看书,父亲也乐此不疲,倒水时竟然把水倒进了帽子里,这可谓是顾此失彼呀!儿子坐在浴盆里津津有味地看书,这时爸爸也身不由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儿子把书借给爸爸看,爸爸高兴极了,爸爸就脱下衣服也跳进了浴盆里认真的看起书来。
这对父子俩真是一对书痴。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一看到汤姆的作业本就大发雷霆,他忍着怒气把汤姆叫到讲台前,语重心长地说:“汤姆,你作业怎么做得这样糟糕?回去让你父亲签名,看他怎么收拾你!”汤姆的脑袋耷拉得像打了蔫的茄子,他甚至听到了下面同学的嘲笑声,汤姆心里很沮丧,这可怎么办啊,如果爸爸看见了,还不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放学了,汤姆垂头丧气地先前走着,边走边想对策,不一会儿就想出了一条“诡计”,他赶忙跑回家。一进门,就故作镇静地对爸爸说:“爸爸,咱们玩一个游戏吧,我先给您做一个示范。”说着他放下书包,找来一条围巾蒙住眼睛,拿起笔摸索着在纸上练习自己的签名。他边写边问爸爸:“爸爸,你看我的签名怎么样啊?你不行吧?”“这有什么呀!”不出所料,爸爸上当了。说着他摘下汤姆眼睛上的围巾,蒙在了自己的眼睛上,也学着汤姆的样子趴在地上练习签名。汤姆抓住机会,蹑手蹑脚地走到书包前,取出自己的作业本,小心翼翼地放在爸爸的面前,爸爸还蒙在鼓里继续写呢!等爸爸签完了名,汤姆又迅速把作业本收回书包里。
看到大功告成,汤姆如释重负地说:“爸爸好了,游戏可以结束了。”爸爸摘下围巾,对着签名自我欣赏起来,看着看着,有点纳闷,自言自语地说:“我明明签了四个字,怎么只剩三个了?”看着爸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汤姆得意地做了个鬼脸。
画画的'不背画板,背画板的不画画。这句话巧妙地反映了当今家长送小孩上学或学兴趣班时的一个场景。
走在大街上,我们不难见到这幅景象:
在太阳的暴晒之下,一位父亲一只手撑着伞为孩子遮阳,另一只手提着画画材料,身上还背着孩子的画板。再看那个小孩,他只顾自己走路,手上还拿着一根雪糕,边走边吃,十分的悠闲。
这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身上载满东西,另一个十分悠闲。这就是一对父子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家长的心理应是这样的:孩子学习很累,我帮他一点忙,省得他更累,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去学习了。
小孩的心理应是这样的:我只要自己学好,不用做事,爸妈会把一切都给我弄好的,我不用担心。
如今的家长几乎都望子成龙。
如今父子不简单,现代家庭的一小部分家长竞过分溺爱自已的孩子。导致孩子离开父母后,自己煮饭都不知怎么使用电饭煲!
在清华大学里居然产生了有一名大学生自***的消息。为什么?因为他在大学里什么也不会干:不会洗衣服、不会煮饭、不会炒菜……这样不会那样不会,他走投无路了,只好自***了。真是可怜、可悲啊!
请那些溺爱孩子的人醒悟吧!这样做,只会害了孩子的将来。
星期天,妈妈做好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午餐,该吃饭了,爸爸和妈妈已经在桌前了,可是唯独他们的儿子小阳没有过来吃饭,妈妈命令爸爸去叫小阳过来吃饭。
爸爸走进了小阳的房间,发现小阳正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书呢!爸爸对小阳说:“小阳,妈妈做好了美味的午餐,快去吃吧!”
于是,小阳乖乖地去吃饭了。爸爸好奇地看了看这本书。哦,原来是《调皮的日子1(上)》,心里想这本书一定很好看,不然怎么能吸引住儿子连饭都不吃了呢?
小阳和妈妈在桌前等爸爸一起吃饭,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妈妈有点不耐烦了,就叫小阳去叫爸爸过来吃饭。
小阳一边推开房门,一边说:“爸爸,你在干什么呀?快去吃饭吧!”爸爸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说:“小阳,你先去吃饭吧!这本书太好看了!我去把下册看完了再吃!”小阳无奈地摇摇头,只好和妈妈去吃饭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