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漫天繁星、只有天上明月与房内一盏微弱灯光的夜里,我翻开了这本书,进入了一个令我为之落泪为之感慨的世界。在那里有着无边无际的金色稻田,有着质朴的农家姑娘与健康的小伙,有着美丽的火烧云以及袅袅炊烟,还有一个寂寞而沧桑的老人。
他叫徐福贵。他曾是天地间活的最畅快的人,也是如今背负着那些犹如伤疤般回忆的普通人。他的手中曾握过各类金银珠宝,也曾抱紧过他的妻子、儿女与孙子的毫无温度的躯壳。他也有过再艰难也要活下去的信念,也有过透彻的绝望。他一遍遍逃离生死,却也经历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生离与死别。他的双眼看见过战争的可怕,看见过挚爱的死亡,他见证了人民的胜利,也经历了一个民族的浩劫。他看见过他以往的战友,华丽闪亮的蜕变与悲惨黯淡的结局。他没有经历过生死,却知晓比生死更令人惧怕的离别是何种滋味。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福贵的一生是如何。我不敢想象,徐福贵背着他的妻子站在村口,看着那条小路,看着漫天的雪花,却再也听不到儿子赤脚跑在路上时的脚步声,他是该多么难过多么忧伤;无法想象,当饱受生活艰辛与孤独的他,在将尽一生的尽头时,淡然开口陈述过往时复杂的心情。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在当时的背景下,福贵的一生是坎坷的,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仿佛生来是为了消磨他年轻时所犯下的过错。他的一生像是万千石子中的一个,不是金子也不是宝石,然而却有着独属于他的纹路与沧桑。
生命是如此脆弱却又顽强。而活着一词又是如此微妙。徐福贵在信念中寻找生机,终在结局看清了自己。在结局时我始终相信有庆他们还活着,正如书中所说: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我相信他们还活着。只是活着,而已。
半夜蚊子咬醒,怎么也睡不下,打开看见已经买了这本书,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看过,就当消磨时间看看。
看的时候有很多很多很多话想说,可是看完之后又感觉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就融汇成一个字:堵。心里堵的慌,每一段剧情,每一个时段,每一
从开
福贵要是能回到过去,见到以前的自己,一定要抽自己三个大嘴巴,一个为爹娘,一个为家珍,一个为自己!说他很惨,可是又不然,不经历过那些,那富贵或同下一代,还会是这种样子,总有一代会承受他需要承受的这些东西。
活着,故事里的人都在为活着而活着,可最后都没有真正的“活着”过,特别是家珍,一想到她就会觉得特别难受,她越是善良通情达理就越让人心疼,她真的有好好活着吗,还是从有庆死的那天起,就没有真正的再“活着”了。福贵能娶到家珍,他说是上辈子当狗吠了一辈子才换来的,那最后他所有的经历,又是造了什么孽才会这样。
福贵是悲惨的但也是最走运的,余华笔下的故事现实到窒息,又真实到可怕,从第一个文字开始就再也出不来了,前面以“自己”为第一视角来讲述自己听故事,待老人开始讲故事之后,又以老人的第一视角来描述所有的故事,让人能够更直观的代入剧情,更深刻的感受故事,真的很厉害。
所以我对于这本书,只敢看一遍,不会敢再去看第二遍。
我一直相信,这个宇宙的一切,都是能量守恒的,一切都有代价,只是有的无形,有的有形。有的被世人认可,而有的只能独自承受。
而对于单独个人,有这么一句话。
你想要得到你从未得到的东西,也意味着你要失去你从未失去的来换。
比如彼得帕克遭遇蜘蛛咬变异之后,顶多算个蜘蛛人。之所以成为蜘蛛侠,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超能力,也正是因为自己放过罪犯,却使得叔父丧命这个意外而产生的自省与成熟。
人要变得成熟,有些答案总是永远政治正确的。比如多看书,多琢磨,多接触优秀的人,然后思考,坚持。这是永远正确的说法,但问题是,为什么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这么少?当然这其中有性格环境的因素,但依然有不少即使意识到却仍然做不到的人,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缺少做这些事情的源动力。
你跟一个胖子说你要减肥了,他也知道要减肥了,可是知道要减肥,跟打从心底想去做,却隔着一片太平洋那么远。
而相反,一个大美女对胖子说,你减肥成功我就跟你在一起,这源动力就能让他立马热血沸腾。
所以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难道不知道对错?
可尽管知道有些事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这些事,因为很多正确的事,并不能使人愉快。更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即使我们去做了,也许也没有什么结果。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都他妈的太苦了。”——《闻香识女人》
胃动力不足,可以找吗丁啉,对自我改变的源动力不足,怎么找?
我还是喜欢分享一些故事,因为真实的经历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远胜于直接下结论。
一.
小学时代一个同学,原本是个纨绔子弟,生活安逸而富足,性格很差,喜欢打架。五年级那年暑假,他父亲意外身亡,据说是欠了巨额赌债,一时想不开。后来卖掉房子还债,从此家道中落,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认真读书。
他的转变很突然,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不难想象,在那之后的每个夜晚,他的内心如何煎熬隐忍。
很多年后,他已经变得很优秀温和的一个人,他告诉我,失去父亲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了父亲,到底算是什么,看着哭泣的柔弱母亲,他想,还有母亲需要自己守护,所以必须快速成长,去变得坚强,可靠,让母亲放心。
这种例子,很容易走极端,因为一个念想不正,就可能走向邪路。所以故事只是故事,不能当做准则,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一个想法。
当一个人打从每个毛细孔里意识到,他不能依靠任何其他人,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外界,只有通过让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和心爱的人,就开始快速成长了。
二.
我一个恩师跟我讲过他弟弟的事,恩师是青海农村人。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时期,弟弟不爱读书,脾气也不好,老想外出打工,跟家里也老闹矛盾。有一个暑假,他在跟家里大吵之后,离家出走了。
家里找了三四天,都绝望了。这时候,他回家了。
一个人,两手空空,风尘仆仆脸色苍白。一言不吭地躲进了房间睡觉。
之后跟我恩师去跟他谈心,才知道他被人骗了去挖煤矿,结果在半道上被人丢下,所有行李都被抢走了。
而那个地方,是片毫无人烟的荒漠地带。他一个人凭着感觉走回家,风餐露宿,饥肠辘辘,夜晚还担心野兽的出没和自己累死在荒野里。
半夜醒来,盯着漫天繁星,他的心中瞬时无比平静,之前的那些戾气突然一扫而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家人的意义,未来是什么,人生需要怎么样度过等等。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开始自己学会了反省与思考。
后来我恩师的弟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沉下心来认真看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去问我恩师许多人生的思考。真正热爱上了读书与思考。
很多年后,他成了一个高中物理老师。这是他曾经不曾料到的。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没有那次真正安静的夜晚,也许,他就真的游荡在外,成了一个打工的浪子。
生活就是会开一些不经意的玩笑,给你转个弯,绊个道,然后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有些人很幸运发现了,有些人一辈子在无视。然后忆往昔,恨当下。把一切都怪给命运。
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苏格拉底说的,有这么一句话: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一个不懂省视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看似忙碌,看似辛苦,可能从没成熟过。
三.
斟酌了一下,还是把自己的经历也放上来吧,正是回顾了曾经的自己,颇为感慨人生的变化无常。才会忍不住啰嗦几句,也算是再次自我反省吧。
在许多年之前,我曾经非常喜欢一个女生,完全神魂颠倒那种。但她是个聪明安静的姑娘,嫌我太幼稚,太浮躁,一直没有接受我。我当时以为多读几本晦涩的书,多聊一些高大上的话题,多懂一些历史哲学,女生就会觉得我成熟,有才。熟不知,这样想的自己,才是最幼稚的。
因为我看书的源动力只是为了让女生觉得我成熟,有内涵,我对看书本身还是抗拒,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自己看得头晕眼花不说,看完什么都记不住,只能多摘抄些妙词佳句,多去豆瓣看看别人的总结和书评,来冒充研究过了。(不过至少有了这个源动力,我开始接触很多书籍了。)
在一次聊天中,为了在女孩面前显得博学。我又冒充很懂的样子讲些果壳网看来的科技知识,谁料现场有个理科博士在,轻描淡写把我反驳得体无完肤,恨不得分分钟消失在人间。
后来我就更不想看书了,心想我条件也不差,她爱喜欢不喜欢,干嘛非要按照她要求的来。
于是自己开始在外面莺莺燕燕,灯红酒绿,越加浮躁。
如果那样下去,我只会变成一个越来越讨厌的人,说话轻浮,油嘴滑舌,自鸣得意,脑袋空空。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干得好,苦根也行啊。”小说一开始是以“我”——一个旁人的视觉来看、来倾听福贵的一生,而后在讲述福贵的命运时又转换为第一人称,虽然故事情节并未改变,但却给人一种更强烈的感触。
在我看来,福贵的一生是个巨大的悲剧。家境败落,被强行征兵、身边亲人一个个的逝去……命运似乎有意与他作对,总是在他对生活有那么一点期望,想努力争取他的幸福时将这一切毫不犹豫地打破。命运给了他幸福的机会,却又让他眼睁睁地看着至亲至爱的人离去,只剩他孤身一人。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地,家珍、凤霞也耕了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对于小说的结局我既觉得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福贵被一个个噩耗打击着,受的苦也仿佛已经麻木,但却能强撑下去,没有轻易地结束自己,结束所受的痛苦与折磨,让我意外;但是,换个角度想,福贵在这些灾难中感受过幸福,尽管越来越小,但他曾经有过快乐,那么对他来说,或者也算是值得的,毕竟他经历过。又或者,福贵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练就了坚韧、忍耐:在亲人逝去时,他虽悲痛,但也会强忍着为了身边其他的人,坚持着;到最后只剩他一个时,他似乎什么都看开了,随着命运,好好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即使现在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但我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有存在的意义。
我来人间必有缘由。
《活着》看一遍哭一遍,哭了还要看,看着看着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被美丽纯朴的家珍所感动,被福贵一家的遭遇所打动,被福贵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所折服。一个既嫖又赌的纨绔子弟几乎一夜间把家里一百多亩地及房产输了个精光,老爸被他活活气死了。在去帮妈妈买药的途中又被抓去做壮丁,从死神手中捡回一条命,先后妈妈、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甥相继死了,最后他跟一头别人不要的老牛相依为命,却不抱怨,乐观地活着。
我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福贵顽强地活下去?是爱,是爱让福贵顽强地活着。当他因赌一夜至贫时,是父母妻子的爱包容了他;在他妻子被丈人接走时,是母亲对媳妇的信任引导他洗心革面。在他遭受儿子的意外死亡悲痛欲绝时,他心里想着的是怎么不让妻子受伤。尽管妻子有病,福贵不离不弃。越是残酷的打击越显示出福贵顽强的承受能力和耐挫能力。最后即使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他因为心中有爱,和一头老牛生活在一起。是的,亲人的实体不在了,但,亲人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陪伴着他。
想着网上经常曝光的自***事件,我想:他们的命有福贵的悲惨吗?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生命呢?有什么比生命更值钱的呢?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家珍说: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福贵妈妈说:人只要活得高兴,就不怕穷。人活着,是因为爱。因为心中有爱,一家人想方设法要在一起;因为心中有爱,人就活得开心;因为心中有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因为心中有爱,所以累并快乐着。
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余华的《活着》,明确活着的目的,明确幸福的含义,不要顾此失彼,忘了本真,忘了初心。
活着是一种人们追赶时间的基本姿态,更是生命面临死亡的呐喊。活着,承载了多少意义,情感和力量呢?它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更是灵魂的永恒追求。
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当我们听着故事的叙述者福贵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时,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感受到生命在苦难中沉浮时的彷徨与呐喊。福贵的一生就像他所唱的“少年好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样凄凉孤苦。他年少无知时,萎靡地活着,享尽荣华富贵;他看尽生死后,麻木而乐观地活着,无依无靠,亦无欲无求。
也许,生命本就是这样的无常。生活充满了许多的磨难和挑战,人的一生就要不断地迎接命运的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积极进取,实现生命的价值,追求活着的意义。人们盘踞生活之山,日日与两条巨蟒摩娑盘旋,一条叫命运,一条叫死亡。福贵经历过大浮大沉的一生,但最终却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死去,昭示着高贵命运不过是人类苦苦追寻的虚妄而已,而活着是生命最有力的呐喊。
佛说:婆娑世界,众生皆苦。婆娑即为忍受,这与余华《活着》的真谛恰恰吻合。又有词云: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少,又十年皆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中,宁无些个烦恼。
面对命运,福贵选择与其斗争到底,宁死不屈;面对生命,福贵选择守护等待,顽强乐观。其实对于死亡来说,活着也是人们强有力的呐喊和进攻。毕竟,死亡只需要一时的意气,而活着却需要一辈子的勇气。
福贵的一生饱含沧桑和痛苦却又乐观积极。活着是福贵生命的呐喊,是他渴望天伦之乐的体观,更是他不屈不挠的一生的写照。
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细水流长,总有一种声音冲破岁月依旧洪亮,那便似福贵生命的呐喊——活着,那般清脆却又深意悠长。
读这本书是一种
年少无知的富贵输光祖上积累的财富,加之父亲的气绝身亡让他重获贤惠的妻子和聪明的女儿,他活着似乎有了意义。残酷的战场让他目睹了生命的无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然后,捡了一条命回到家,母亲却已离开人世,聪慧的女儿不再会说话也不能再听到声音了。之后,心地善良的有庆赛跑第一,似乎让人感受到了希望,可是作者依旧叙述着残酷的现实。热爱的生灵有庆居然是被抽血抽死的,残酷的社会和无知“医生”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为人忠实却遭遇不幸的凤霞嫁给了忠厚老实的二喜并怀了孩子,似乎希望又重现了,然而……凤霞的离去,二喜的遇难,接着又是家珍的逝世,就连充满灵性的苦根也未能辛存,死因居然是撑死的!这一切,历历在目的是,眼前是一个一个横卧着的灵魂!最后富贵和与他同名的老牛的身影渐渐消失……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人来到这个世界,最终的宿命不过都是回归土地的拥抱。在活着这样一个广大而又沉重的话题面前,似乎每一句话都显得苍白,每一声叹息觉得无力。然而活着,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活着是艰难的,也是美好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