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教育活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采访环卫工人。
今天,我为了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对我家所在的小区——东方新城的一位环卫工人进行了采访。我对那位环卫工人提出了几个问题,他一一进行了回答。我问:“您好,我想采访您,请问您方便吗?”他和蔼地说:“没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我问:“有没有专人进行垃圾分类?如果有,是谁?”他回答:“现在没有专人进行垃圾分类,都是我们和收废品的人搞简单的垃圾分类,把可以卖钱的东西选出来,比如:纸箱子、泡沫、塑料瓶、废铜烂铁等,送到废品回收站卖钱。”我又问:“现在带分类功能的垃圾桶多吗?”他回答:“外面街道上比较多,但是小区里很少。”最后我问:“您觉得,能把垃圾正确分类丢入垃圾桶的人多吗?”他答道:“不多,很多人都是随便丢的。”
这次采访结束了,我开心地对他表示了感谢。这时,我心里又冒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能把垃圾正确分类丢入垃圾桶的人少?我冥思苦想,和妈妈一起讨论分析,找出了三个原因,并想出了解决的方案。
第一个原因是:宣传教育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分类,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我以前也不知道玻璃瓶可以变废为宝。第二个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不注重垃圾分类。第三个原因是垃圾桶的分类不够详细。我们旅游时发现澳门的街上很干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分别标注了金属、玻璃、废电池、塑料、废纸和其他垃圾等几类,让人们一目了然。我们可以学习澳门的做法,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假如我是一名记者,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将对自己进行一次自我采访。
问:在此次期中考试中,你认为自己发挥得怎么样?
答:我认为发挥的还不错,较之前的成绩有了一定进步。
问:考试之前,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答:我做了充足的准备。上课时,我挺直身子,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得格外认真;凡是老师讲到的疑点、难点,我都会记在笔记上。各科《导学与训练》上的题是最重要的,我不仅把原来漏掉的题都仔仔细细地补了一遍,而且书上的例题我也看得明明白白。除了把基础知识掌握好,我在课外也下了不少功夫。由于我每天课外活动都要去练古筝,且一练就是四十分钟,所以学习时间就少的可怜,我只好牺牲吃晚饭的时间来做课外题。每次做数学难题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俯下身子,把头压得低低的,微皱眉头,眼睛差一点就贴在书本上了。如果这时你站在远处看我,你一定看不出我在做题,你也许认为我生病了,正趴在桌子上。
问:在考试中,你是如何对待各类题型的?
答:我深知,考试时的慌乱会对成绩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对待基础题时,,我毫不松懈,一丝不苟地答题;在做难度较大的题时,我会多读几遍已知条件,沉着冷静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做题亦是如此。有思路后,再从容答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失误减到最小,才能尽可能的得高分。
问:这次考试对你有何启示?
答:首先,可以这样说,雄鹰和蜗牛,在同一出发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金字塔塔尖。雄鹰依靠自己强健有力的翅膀,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塔尖,;而蜗牛不仅速度极慢,而且还背着一个笨重的壳,很久才会到达。但日久天长,终有一天,它会靠自己的慢慢蠕动爬到塔尖。我认为,那些聪明的同学就像雄鹰,在漫漫求学路上,他们凭借自己优良的天资和平日里不算太多的付出,赢得美丽的花环与阵阵喝彩;我知道自己的天赋并不出众,所以我甘愿做一只蜗牛,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靠自己的不懈耕耘,得到应有的收获;其次,心态决定一切,你若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学会把持自己,使自己冷静下来,从容应对困难发起的挑战。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我穿着大好几号的记者马甲,胸前挂着几乎垂到大腿的小记者证,在人海中缩成一团——这是二年级的我第一次去采访。
坐在车上,我的心扑腾腾地像要跳出嗓子眼。瞧前后座上的哥哥姐姐们那像是去春游似的样子,我不禁低下了头,想着怎么说话才好。越是害怕,感到车子越是飞快,不一会儿就开到了目的地。我低着头,跟在小记者队伍后边。
进了一个房间,这儿的东西好新奇呀!听着解说员口中富有感情的解说:这是最大的南瓜、听过却从未见过的北瓜、可当药材的人参、灵芝和一些从未听过名字的草药。我好奇地踮起脚,可惜我太矮了,什么也没看见。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排在队伍后面了,我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着,把我想看的都写了下来。
队伍又出发去了另一个房间,我飞快地挤过人群,站在了最前头。这是一个盛满家具的屋子,弥漫着一股潮湿木头发霉的呛人味道,我打了好几个喷嚏。好容易适应了房间的阴暗,堆在我面前的一大堆家具立刻紧紧抓住我的目光。一个长柄一端有熟铁打成的铁片,一个像一种盛东西的器皿,一个簸箕似的东西……我看得眼花缭乱,边听边记:铲土的铁锹,筛米的筛子,松土的铲子,我边记边想:一定回家给妈妈看看我的成果。想到这儿,我不禁又在本子上把它们的样子画了下来。
解说员看我写得这么认真,便问我:“小妹妹,你还有什么问题呀?”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又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挤到前面来,望着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我只好硬着头皮问:“这……这是做什么用的?”我指向一件蓑衣。解说员像是看出了我的慌张,鼓励道:“那是防雨用的,这个小妹妹问得很好,太像一个小记者了!”“哦,原来当记者这么简单,只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就行了。也许很快的某一天我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自如地去参加采访!”我心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