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有一位做父亲的,要给他的两个儿子起名字,又想不与别人的名字相同,叫什么呢?想来想去,给他的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盗”,给他的小儿子起名叫“殴”(打人的意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儿子也长大了,都长成“小后生”了。真是人生祸福难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有一天,大儿子“盗”要到外地去办事,人已经走出了家门,走到大路上了。老大爷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要嘱咐大儿子一声,要把他喊回来,就在后边一面追赶着,一面大声喊:“盗!盗!”
事也凑巧,说巧真是巧,巧得不得了!
恰巧本地官吏巡查要从这大道经过,还要走两里路才向右转弯,走上向东的大路打道回府。轿子正颤颤悠悠地向这边抬过来,他在轿子里坐了将近半个时辰,正想闭目养神打瞌睡。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喊叫“盗!盗!”一下子惊醒了,瞌睡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叫声叫跑了。这官吏轻轻拉起轿帘朝叫喊的方向一看:只见一年轻后生在前面急急忙忙地走着,后面有个老大爷向这后生边追赶边大声叫“盗!盗!”
这还了得!太平世界,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还敢行盗窃之事,竟然还是个身强力壮的后生偷盗老头的`财物,简直是太不像话了!于是官吏拉开半边轿门的帘子对身边的护兵下令:“你们快上去把那个正匆匆走着的后生给我抓起来!他是强盗。”
官吏听到老大爷叫喊“盗”,以为老大爷追赶的是强盗,就把“盗”抓住捆了起来。老大爷看到自己的大儿子被官吏误以为是强盗抓住并捆了起来,就想叫二儿子“殴”去向官吏说明实际情况,由于看到情况紧急,心里又着急,一时说不出别的话来,只是一个劲地喊着“殴!殴!”
官吏抓住了老大爷的大儿子“盗”后,不容“盗”分说,让士兵用粗麻绳将“盗”五花大绑绑得紧紧的,然后再带回府衙审问定罪。正准备起轿,又忽地听到老大爷急切地呼喊:“殴!殴!”捆押“盗”的兵士都以为是老大爷示意要打这个年轻的“强盗”,于是乎拳头、木棒雨点般地朝“盗”头上、身上打下来了,要不是老大爷和他的二儿子及时跑到跟前把情况说明,差一点“盗”就被打死了。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很短,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
为什么不能像器皿一般?孔子究竟要摈弃器皿的什么特质呢?
所谓器,就是工具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载体。一个人的素养,并不是看他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而是要看他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精神之可贵,高于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包括生命。这是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与器相对的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精神层面的。
实际上,道器之别可以粗略理解为有用和无用之间的选择。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注重一个事情是不是有用。有用,成了我们做出选择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有用,可以学习到买股票的知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有用,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资源;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因为有用,可以发现一些商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人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那些对我们毫无用处的事情,是很少人愿意去做的,特别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例如公益事业,很多人做公益也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可以为自己的道德加分,给自己的人设增加光环,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再由这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去博取更大的利益。从一定层面来说,有用的价值取舍并没有错,只要不伤害他人,不绑架他人的道德以及同情,我们都是给予宽容和支持的.。
但是有用之后呢?我们要寻求无用。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无用功,但是又必须去做,只有充分经历了那个过程,才能理解和体会最后的胜利。这是其中一种,依旧还是在功利的外表下,无用是为了有用做铺垫。还有一种,就是纯粹地,毫无缘由地做事情,这样的事情都是无用的。但是,这个无用无疑是最可贵的,一个人的内在,都是靠这些无用支撑起来的。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轻易获取到的,是一种虚空,是一种言语不能论及的。
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也就是要我们注重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不是说要我们注重虚头巴脑的假象,而是要我们在客观的世界中找到“道”,或者说达到“仁”。我们很喜欢用气度来对一个人进行衡量,器宇不凡的人虽然是从外观上的评判,但却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孔子要我们成为君子,一个君子不仅仅要在务实上下功夫,掌握实际的本领,更要我们理解更高层次的感受,找到规律与方法,不至于陷在具体的事物中走不出来,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借着心中之光,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孔子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放置在座右的警器。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只有不空不满正适中的\'时候,它才端正地立着。”(简评)孔子设置的教育情境:观看鲁庙中的警器。
孔子叫学生舀水往警器里倒。果然,不空不满就端正立着,满了就翻倒,空了就倾斜。
孔子叹了一口气,对学生们说:
“要警惕呀,学习和工作都是这样:满就要翻倒,空了就要倾斜。”让学生试验警器的妙处。利用孔子的感慨,道出警器的警示作用。
该文选自《苟于》。孔子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多么善于创造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导啊!学生们在亲眼看过、亲手做过之后,一定会记住孔子的谆谆告诫: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充实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