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成功的人,就像站在山顶上的人,俯看山脚下的失败者,而失败的人虽然失败了,但如果不气馁,继续调整心态做下去,他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就比如我的画画,每一次,每一张画都多少会出些毛病,可是每当我发现这些阻碍我前进的坏蛋时,我会很气愤,会记恨,恨它为什么总来找我,很烦。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树上叫,树叶沙沙的落下来,我也听不清它们在叫什么,只是单纯的想让这个世界安静下来,没有一点声音,只有我自己,安静地坐在那里。
每一次失败,总会有一个人跑过来跟我说:“一点失败算得了什么呢?静下心来好好画,下次,你会画得更好的。”
就这样,一张比一张有进步,直到我画出第一张静物作品——香蕉,我的画技终于有了质的飞跃,终于不再是画得最差的.那个,终于被老师表扬,终于有了进步,终于……
有时候,我真的很讨厌那个人,虽然我不知道她是谁,更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我好不容易成功了,她却总在我耳边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难道她看不见我进步?我问自己,我是真的太骄傲了吗?难道这次我做得还不够好?
一张张画,一次次进步,我才慢慢理解她那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一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下次,我一定还会失败;如果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下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那个她,不过是内心里不服输的自己。现在,他对我说:
“下次,你一定会做的更好!”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