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上课铃响了。罗老师拿着教本,拎着一个塑料袋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一节语文课又开始了。
一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汇报自己课外收集的广告语。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这世界,最多的大概就是广告了,五分钟的汇报,广告哪讲得完呀!罗老师见大家热情高涨,做了个暂停手势,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葡萄沟》后对我们说:“同学们刚才讲了那么多的广告,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篇课文。国庆节,我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游玩了一趟,维吾尔族老乡让我给大家带来一袋葡萄干,但是要吃葡萄干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为吐鲁番葡萄沟写个广告语。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新疆可是个好地方。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为西部的`新疆做做广告,也算尽尽我们小学生的义务吧。”
真是一语惊起千层浪,这下教室里可沸腾开了。学课文写广告语,对于我们来说还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在看了葡萄沟的录像片以后,我们三个一组,五个一队,共同学习。一条条广告语也在同学们的笔下诞生了。到了广告语交流的时间了,老师又组织进行我们交流汇报会。“新疆葡萄,来自天堂的仙果。”“要吃好葡萄,请到我们葡萄沟来。”“葡萄大、葡萄甜,葡萄的故乡在新疆”。“男人爱吃,女人爱吃,老人爱吃,小孩爱吃,这是什么?新疆葡萄”…… 听着大家的汇报,老师笑得合不拢嘴,我们也被有趣的广告语逗得笑弯了腰。
吃着老师给我们发的甜如蜂蜜、金灿灿的葡萄干,语文课在笑声中结束了。
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上残缺或功能丧失的人,通常被我们叫做——残疾人。他们,靠着坚强的信念活下来,因为,他们认为信念是生活的太阳。
最近电视上有一个公益广告,说的是一个小男孩患了先天的聋哑症,他的爸爸就不厌其烦地叫他学说话,小男孩也跟着爸爸的口型认真地学习。一次,爸爸偶然地听到两个小男孩在议论他的孩子,心里很生气,就马上站起来,准备训斥那两个孩子。就在这时,那个他的孩子却用细小的声音喊了一声“爸爸”,当爸爸转过头时,他又断断续续地说了声:“,乖.....”这样细小的声音,却使我热泪盈眶。千万不要嘲笑那些残疾人,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他们。
人们不是常说:“即使上天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他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社会上,有一些四肢健全的人会去歧视那些残疾人。那如果在某一天,你也像他们一样残缺了,你会如何对待自己呢?别人又会如何对待你呢?所以,我们要尊重,爱护我们身边的残疾人。
霍金说过,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缺的。盲人,他虽不能用眼睛观看那些美好的事物,可上帝却给他了一双能听见娓娓动听的声音;聋哑人,虽然上帝给他按下了静音键,可是他能用眼睛去感受世界万物。看不见的海伦凯勒,也是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作家。残疾人在生活中也许有许多不如我们的地方,但是,他们热爱生活的心灵远远要比我们更强大。
中央电视台近三年每天都在热播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讲的是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年幼的孩子见了,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只见她的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蹒跚地走过来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妈妈欣慰地笑了。随后电视画面上跳出了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每当看见这则广告时,我和爸爸妈妈都非常感动。因为这则广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孝”是什么?“孝”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孝是童心未泯的孩子嘴下溜出给父母的半粒糖;孝是孩子放学归来,在门口甜甜的一声“妈妈”;孝是饭前抢着给父母盛饭的那一举动……孝,他每时每刻都在你身旁,不经意中,轻轻一举手,一投足全融进孝的成分。为什么广告中的孩子会那样孝顺呢?因为他有一个榜样,那就是他的母亲,就像广告中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父母在纸上画优画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素质。有句话说得好:“从小孩子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品行”。父母们应该做出榜样,榜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学们,我们都要向广告中的小男孩学习,回家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吃完饭后帮父母洗碗,扔垃圾;父母累了,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腰……让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少年。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你在一起。”这是建党95周年公益广告《我是谁》。
《我是谁》火爆了网络、火爆了朋友圈,也成了公益广告的“好样板”。
落细落小落实的传播方式,让公益广告更有价值光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益广告的灵魂,公益广告要努力挖掘这种内涵,这话好说,却不好做,毕竟,价值太抽象、笼统、概括,不好表述。今天,《我是谁》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对教师、清洁工人、医生、交警等不同角色、不同职业等的描述,通过他们的敬业爱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等等,将抽象的价值原理转化为细微感人的生活道理。公众在生活细节中,切实感受到党的追求的厚重宏大、爱民为民、忠诚无私等。让公益广告释放出强烈的价值光彩。
艺术演绎注重含蓄美朦胧美,公益广告会更有感染力。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价值宣传,如果总是进行单刀直入式的灌输,会引起受众不快。因为人们不喜欢板起面孔的生硬说教。这就需要多采用含蓄化、朦胧化、艺术化的手段,比如通过暗示、比喻、排比、象征等修辞或表现方法,营造委婉、幽默、轻松的氛围,提升公益广告的艺术格调、感染力、说服力,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到美好的艺术情景中。就像今天的《我是谁》,它没有说党的追求如何“高大上”,崇高、庄严等,而是通过排比句式: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深沉深情的朗诵,再加上大提琴般凝重静美的渲染,制造出令人怦然心动的场景,激发出更多的信赖感,在无声中完成艺术感化、精神征服。
画面场景富有浓郁的生产美生活美,公益广告会更感人。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最好的公益广告是在我们身边行走着的温暖着我们的人。”公益广告是广告,但更是艺术品。创作者应该在广阔的生活、泥土的芳香中,寻找艺术灵感。那些融合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镜头、场面、画面,才是公众最喜欢的、最美的画面。《我是谁》中的这些场景之所以感人:清洁工灯光下打扫街头卫生、医生摘下口罩露出疲倦的面容、教师默默关闭教室灯光等,就是因为这些画面,是对生活的精彩提炼,具有浓郁的生态生活美,更能激发公众的情感共鸣,为受众喜闻乐见。
《我是谁》就是公益广告的“好样板”:价值渲染多一些落细落小落实,艺术演绎多一些含蓄化朦胧美,广告画面多一些浓郁的生产美生活美。打造更多公益广告精品。在价值宣传、武装人心、凝聚力量方面,完成更出色的担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