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具有依恋心理,因此家长和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类似。
学生在课堂提问时如果出错,有时会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智慧的老师则会以自己为案例,老师也会犯错,让学生们明白“人无完人”,更不应该嘲笑答错问题的同学。
在帮孩子设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往“更好”努力,而不是强求“最好”,这有利于造就高成就动机的孩子。细小的进步也可能积累成巨大的进步,即“蝴蝶效应”。这也能避免让孩子因多次达不到高目标而感到“习得性无助”。
多正面鼓励孩子,多说“你能行”,有助于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造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一根稻草依附于螃蟹,看似抬升了自身价值,但待到螃蟹被人啮壳食肉,其下场也不过是重新被视为垃圾,一文不值。罔相依附他人以沾光来成就自己,最终只会是黄粱梦醒竹篮打水。
稻草有其自身的价值。当他翘首于阳光之中,草茎以丰润的绿色晕染开来,稻米因稻草而饱满晶莹,这是,稻草便收获了自己的价值。丰收时,稻草被翻入地下,魂归故里的一刻,稻草实可为烈日焦灼中的自己感到志得意满了。但试问那些不劳却光鲜一时,最终遭人鄙弃的稻草们,他们可安心?他们可甘心?
依赖他人的施舍永远都只能获得嗟来之食,这种饭菜纵然丰盛却只能保证一时温饱,就像抄袭来的分数不值得骄傲,高攀来得婚姻不会长久。古人太多艳羡那宫闱中的生平歌舞,李商隐却写下“不及卢家有莫愁”。一人得道, 鸡仍然是鸡,犬仍然是犬,尽管一通升了天去,也不会获得世人的顶礼膜拜,不过是鸡犬之众额手称庆罢了。
那些高高在上的光鲜永远都易碎,附庸者的命运被至高者的兴衰把握着,若一个人的价值与自己无关而被他人所轻易左右,实在可悲可叹。习惯于望尘而拜的人挺不起它的脊梁。
身为一根稻草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要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当他把供给自己养分的土壤视作桎梏自己的泥淖,他抽出他的根,企图比肩参天大树,那他只能获得如同涸辙之鱼般的下场。但也不可甘于平庸,稻草固然要进取,却是要以稻草的方式———在自己的伸展中促成稻米的成长。价值不在于自己的地位身价而在于自己所能贡献的价值。以屈子之才若他随波逐流,楚王对其的赏识足以使屈原获得无上的华贵尊荣,但他深知不可,个人在家国面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深知那荣华的易碎,因此他燃尽了他的余温———以他自己的方式。
“草根”是中调侃也是种姿态,是稻草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稻草对实现自己价值的信心。稻草尽可以嘲笑那些生长于大树影翳处攀缘的紫藤,当大树倒下,他们将一无是处。
初识刘儒德,在20xx年夏天。夜晚,北师大培训教室,一位瘦小白净配戴眼镜的男子,很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给我们授课。一节课听下来,真的被他形象的图画、生动的比喻和有效的互动所吸引,这位老师底蕴深厚却不让人晦涩难懂,年轻儒雅确充满了深刻的思考。是节好课!是位好老师!
再听刘老师的课,是09年暑期的培训班。依然是那位老师,仍然讲出了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三大效应。有用!感兴趣!
来到书店,仔细翻阅,发现刘老师竟写过如此多的书,购来最为经典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抱回家细细品读。
打开此书的《序》,首先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建构主义的“鱼就是鱼”的故事。
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程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
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则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做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
是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而刘老师却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里面的64条心理效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实用),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想教好学,除了通透教材掌握业务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引导孩子饶有兴趣、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平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 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