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推荐我读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我做自我的心理医生,解决自我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务必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务必透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宗教,只是也许自我不明白而已。当你坦然应对自身的问题并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我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我是可能到达“神”的境界的。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好处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务必如此。此刻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提高。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此刻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我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作者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他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积极主动解决它。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需要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实践这几个原则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
关于推迟满足感这一条,周老师给我们讲了育儿专家孙瑞雪的幼儿园,玩具一个孩子玩完,第二个孩子才可以玩。推迟孩子的满足感。育儿先育己,家长做好榜样,首先做到自律,孩子自然就跟随了。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十二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做别的事情。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把眼光放远。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不放弃就永远停在原地,这样才能达到平衡。放弃熟悉的,习惯的事情挺难的。只要坚持,一定会心随所愿的。
读了这本书感悟太多了,可提起笔却有好多话说不出来,那就落实到行动中吧。祝朋友们都成为心智成熟的人!感恩天地!感恩万物!感恩一切善缘!感恩真诚付出的孟老师,吴老师!感恩大家!
总体上来说,读完本书,感觉心智初开,受益良多,但具体来说学到了什么,到了什么,难以加以总结,只是碎碎地谈一谈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派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名词解释,什么是爱。按照平常的理解,爱是人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最本质特征,因为人类拥有伟大的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是我们伟大的情感。而派克的定义不同于此,从心理学者的角度,他认为: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个定义拓展了爱的外延,内涵更丰富,爱是一种积极的意愿,是为了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存在的,这样的爱无疑是伟大的。这让我提醒自己,不要随便将爱挂在嘴边,不要轻易地侮辱了这个词。当我们再次说爱的时候,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达到爱的境界吧,没有的话是没有资格谈爱的。
“心智成熟”是贯穿始末的名词,派克并没有做详细解释,以我粗浅的理解,大概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及它们指导下的行为模式的成熟吧。派克的全文论述,都是基于实现人类心智成熟这个崇高目标的,心理医生治疗心理病人的目标就是通过他们的开解和引导,激发病人的自律行为,从而解救生病的意识,逐步走向心智的成熟。
说到心理医生治病,就不得不提到“自律”,派克认为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心理医生,假若病人自己不自律,不配合治疗过程的话,那他也是医治不好病人的。可见,自律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手段,而爱是自律的原动力。人类一切的痛苦和灾难都来自于不自律,缺乏自律让我们不敢正视和面对问题,只是一味地规避问题,逃避痛苦。人要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用勇气去面对问题,以敢于担当的姿态去解决问题,直至战胜问题,实现心智的成熟。
自律包含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我们常常会有拖延工作的坏习惯,总也改不掉,我们总是避重就轻,把困难留到最后,倘若我们能够先把最困难、最复杂的工作先做好,把解决简单问题的心理满足感推迟到后面,这样我们就能够先苦后甜,按时完成工作。这对我本人来说是很好的启示,因为我就有拖延工作的坏毛病。尊重事实和承担责任,是实现自律的基本前提,自律就是自我管理,要正视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买单,否则不可能真正的自律。同时还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有舍有得,拿得起放得下,输得起赢得起。
派克还论述了称之为“神奇力量”的潜意识,他的解释我很信服,因为感觉上确实如他所说。我有时候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脑子里冥冥的感觉到那一刻所经历的这一幕幕存在我的记忆里,就好像这一切我早已经历过了,小时候常常为此困惑不已,长大之后,就总是认为这是传说中的轮回,是我上世的记忆没有完全清除,我又在重演着前世的一切,越想便越觉得这一切有点不可思议。派克的解释是这种情况是潜意识在提示我们,潜意识占据了我们思维的95%以上,潜意识一直被压抑着,但时常与意识发生冲突,反击我们的意识。派克甚至提到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潜意识构成了我们的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就是人们心中的上帝,上帝通过潜意识作用于意识。
意识的进化就是心智的成熟之路,是自律与熵的博弈,是意识向心中潜意识的亲密。懒惰是我们原罪的本质,是我们的熵,它阻拦我们心智走向成熟,心智走向成熟离不开独立、勇敢和进取精神,我们要摆脱懒惰,严格自律,同时敢于承担责任,才可能实现胜利。我们大多数的人为懒惰所累,倒在了心智成熟的路上,没能实现心灵的成熟。
我们渴望心智成熟的人,必须独立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抵制懒惰,时刻自律,才有可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这是一本好书,不同的时间拾起,我想都会有不同的心灵感悟。
有一种人不管什么事情的'责任都使劲往自己身上揽,还有一种人不管什么事情的责任都使劲往别人身上推。前者患有神经官能症,总会觉得自己能力弱;而后者则是人格失调症,他会觉得自己十分厉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这两者都是病,不要放弃治疗。
选择性的放弃一些东西的前提是你有过这些东西,那些一贫如洗却整天叫嚣着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别逗了,请你先家缠万贯之后再来讨论。
爱是建立在双方都有独立意识的基础之上,能够互相妥协的才叫爱,如同养宠物一般的那就做依赖,因为你只是希望有一个听话的陪你罢了。
父母对孩子初期世界观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夫妻之间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孩子,从而导致孩子患上重度不一的心理疾病。子不教,真的是父之过。
每个人都拥有庞大的潜意识,其实潜意识就是你们的上帝,总是希望帮助你透露你的心声,让你变得坦诚。
人们之所以信仰某些东西,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在做某事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通俗点讲就是好运降临,让你心想事成。
其实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内容还是很通俗易懂,启迪心智的,但是一到了后面,对不起小Y真的读书少,不能理解。不过,要是换一个心理学的XX来读的话,我觉得ta的收获会比小Y的大得多的多的多。
综上所述,小Y觉得《少有人走的路》更加倾向于心理学有一定基础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