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并不必然是好事,一个人长时间处在“舒适地带”,会形成惯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定势,即便得到了安静、稳定、闲适,失去的东西却多得多。心理学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每个人都乐于在自己有限的最适区里展开常规活动,把压力降至最低,把焦虑拒之门外。离开心理上的“安乐窝”,总会有接纳新事物的'不适感。可如果不去打破舒适区的枷锁,怎能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
“舒适地带”于为官从政者也不例外。从前,一些干部“一杯茶、一张报、一天会、一台车、一席宴”的标配,如同温室一般将自己笼罩在安逸中,当官甚至被人视作“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但凡需要加班熬夜或者下基层蹲点,一些“娇气”官员在心态上和身体上都难以适应。不仅工作环境,做事方式上同样存在“舒适倾向”:习惯被周围人捧着、惯着、宠着,却不愿在群众的监督下做事;习惯在鲜花和掌声中争取功名,却不愿到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奉献付出;习惯在顺风顺水中打“顺风球”,却不愿在山重水复时开山辟路……
过于讲求“舒适地带”,创业劲头可能会被磨平,改革动力可能会被耗光。群众中有声音说,“日子过得舒服,是官员缺少改革动力的重要原因”,可谓切中要害。更关键的是,由舒适安逸走向奢靡享乐,可能只有一杯酒、一根烟的距离。包下酒店常住,出入高档会所宴饮游乐,不遵守工作时间外出打高尔夫,这些做法固然让身心舒服,可作风之患也因之而起。古人云,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安于“舒适地带”,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贫困。把自己关在“城堡”里太久,精神上必然缺乏追求和闯劲,陷入一种简单层次上的自我重复,很难有进步和改观,这就是“内卷化效应”。克服“内卷化”,避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需要靠外界的纪律规矩约束,也要靠自我严格要求。就像组织“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一样,干部自身也要有走出温室、打破安逸的自觉,才能走出精神和追求上的洼地。多一些本领恐慌,不畏难不避险,越是硬骨头越要啃,党员才有党员的样子,公仆才有公仆的本色。
人毕竟不是仅仅为自我舒适而生,党员干部更应在个体冷暖安危之外,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更大的自我期许。“牧民省长”尕布龙,哪里工作最苦最累就会出现在哪里,从副部级岗位卸任后投身山林绿化。独龙族干部高德荣“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风餐露宿,倾尽全力带领老乡致富。放弃了优渥待遇,他们却都收获了不平凡的人生,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民之所望,施政之所向。群众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远比干部自身的舒适度更值得付出心血。***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懂得了这个辩证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还有什么好为难的?
无论是昨天的遗憾,无论是今日的忧伤,还是明天的迷茫,我的人生我无悔!
不管是风风雨雨的阻挡,不管是雷劈电打的攻击,还是千山万水的拦截,我的大道我自行!
即使是蛇在吞噬我的肝肺,即使虫在撕咬着我的身躯,还是狗在啃咬着我的大腿,我的理想我不弃!
怕什么人一生下来,身躯就不是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是灵魂!是勇于与黑暗作斗争的灵魂!疼,有何疼痛,有何痛不要以为自己是懦弱的!看看自己的心,它还在跳动!还稳稳的!
跌到了,再爬起来,死了就死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只是看看谁更清醒,谁更勇敢想想,想想,古今豪杰哪一个是贪生怕死之辈!哪一个是尘封自己的厌世者!哪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要大公无私,要豪放而大气,休要风花雪夜,为赋新词强说愁!
人者,活下来为了什么,谁问过自己,是为了金钱那为了金钱又为了什么不就是两个字吗欢乐。
为了得到它,就要向理想冲锋,就要向人生发起挑战,就要极限冲刺。放开自己,放飞自己,放飞理想,放纵勇气,放行于天下之间,激起惊涛骇浪三千丈!让人生更精彩,更有朝气,更灿烂,让英雄本色,震撼乾坤!
挑战人生,极限冲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