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要读一本好书,让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成长。于永正老师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一本很接地气的教育名著,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读后,引发我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思考。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要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学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长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
于老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老师喜欢的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是老师“讨厌的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于老师理解学生这一纯真的愿望,抓住这一“闪光点”。不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不挖苦、讽刺、体罚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激励学生努力进取。于老师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壮举,但就是这些近乎琐碎的平凡小事,却赢得了学生尊重和喜爱。
于老师最重要的教育智慧在于他能把课上得有意思。有意思,“轻松”来自哪里?轻松来自老师的举重若轻,于老师备课时,可能把课文钻得很深,想得很多,但到了课堂上,不会一股脑儿把备课所得“灌”给学生。于老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了解了学生的基础状况,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于老师的课有意思还来自游戏,因为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游戏。所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会时不时地与学生游戏一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体会、感悟。于老师课堂轻松来自他的幽默,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课堂使人精神轻松。
于老师语文教学可以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于老师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于老师说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倍。
掩卷而思,为什么于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他既能跳出语文教学纵览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于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由此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至少要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什么,那就是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有的人说:“班主任的`奉献是一张张充满希望的字帖!”但是,我觉得班主任是我学习的重要人物,是班主任激起我学习的兴趣;是班主任教给我学习的方法;是班主任带我朗读浩瀚的书海;是班主任使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讲到班主任,她教我们语文课,悦耳的讲课声在我的脑海中旋转,班主任的讲课声是多么洪亮、清脆,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听得清楚学得好啊!老师是个有耐心的人,每一课的生字都会写在黑板上,把偏旁,容易出错的都用红色粉笔加色,警告我们记住不要出错。
他还告诉我们,要想学好语文,先学好普通话,学普通话不难,只要我们在校园内外和同学交流时常常使用普通话,就一定行!讲普通话没什么炉火纯青的,我也就听老师的话去试着和同学用普通话交流,果然如老师所说,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可以滔滔不绝的使用普通话交流了。
一个学期快过去了,老师深受我喜欢。我很感谢她给我们传授知识,很感谢她给我们讲生动有趣的课,她像一支红烛,为我们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
探究守宫怎样“守”。守宫妈妈吸附在陡峭的岩壁上,一边瞪大眼睛察观周围的环境,一边时不时舔一下岩壁,留下气息,以警告来犯者。有时候,它也会直接趴在蛋上。如果有对头接近,它还会使出分泌的措施——三只爪吸附在岩壁上,一只后爪腾空,从泄殖腔中喷出分泌物当子弹。三位同学在接近察观时,就有好几回遭到了这样的进击。岩壁上几百只白色的蛋和守着蛋的妈妈,吸引了我们好奇的眼睛,他们把镜头瞄准这种在中国叫“守宫”的小动物,环抱“守”和“宫”两个字,他们研究了这种小动物的“宫殿”如何守。探究历程娓娓道来,吸引看众们一步一步深入探究。这是一部优秀的青少年科学发明短片。
守宫妈妈的蛋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壳软软的`、黏黏的、可以粘到墙壁上。一个小时后,壳慢慢酿成了硬的。为了了解蛋的硬化历程,两位同学设计了模拟实验。蛋的硬化历程,就像是熟石灰与二氧化碳相遇形成碳酸钙一样。守宫妈妈竟然照样了不起的“化学家”呀!
这一科学探究小组带着我们品尝一次沐浴着母爱的科学影像大餐,长焦镜头活跃记录了守宫妈妈呵护本身的瑰宝蛋的细节,活动摄像机深入蛋穴所拍摄到的镜头,令看众视觉满足感大增,而对实验历程的记录和再现也令看众得到了新知。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于我的性格、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书中的第五章《行无言之教》部分对我的触动颇深,受益颇多。
这一章的开篇便引用了老子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身教”无痕,而且于老师认为这种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因此于老师说:“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
接着于老师指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无言之教”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字。“当老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字,第一节课就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于老师在书中说道:“我的老师和我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写字的意义太大了,小学生要写好字。”于老师强调练字要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自己必先照着字帖练;要板书的词语,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要琢磨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准每笔的`起笔、落笔,不把每个字练好,不会善罢甘休。
二是朗读。于老师说自己备课除了练字,还练朗读,而且练朗读花的工夫比练字多得多。“朗读受朗读者智力、能力、感受力、表现力、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如能达到“见文生情”的朗读水平,即便不讲朗读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跟读,时间久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提高。
教师要奉献全部光和热。教师要不断学习,剔除以往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中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采取现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勤学不辍,不断充实自己。知识贫乏是不称职的教师,对教育事业不忠诚是失职的教师。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才华都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让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智慧火花,都炽烈的燃烧起来。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路上,我还在想,也许是机器时间过长真的坏了吧。第二天中午,我刚吃过饭,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响了起来。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昨天给我主修的维修工。他对我说昨天的空调还没有修好,让我在带他去看看。我试着想回拒他,但看着他一脸诚恳的表情,我也不忍心拒绝,便带他去了后面的机器那。起初,我对他的技术还是不满信心的。没过一会儿,他对我来了一句,你让屋里的人打开空调试试看,我便让父亲打开空调,我和维修工站在机器前。顿时,机器开始“轰隆隆”地发动起来,阵阵的热风对我们扑面而来,我往后退了退,而他依然站在原地。他的皮肤晒得黝黑,他用舌头舔了舔因天热干燥而泛起的白皮。没过一会儿,父亲就对我们喊:“有凉风了!有凉风了!”。而维修工从刚开始的担忧和焦虑慢慢转化成了喜悦,裂开嘴微笑起来了。他对我说:“终于好了!我昨天晚上回家又翻了翻书,感觉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不过,这还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听完他说的话,我感动得泪都快流出来了。心想,今年夏天终于不会再大汗淋漓了。虽然,这对于我们来说修一台空调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对于他们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他也知道修多少台一个月都是一样的工资,一天到晚依旧是奔波,而他却这么尽力。父亲从窗户口递来矿泉水,对他说:“谢谢!辛苦你了!”他憨厚地回答说;"不谢!小事情!"说完,便骑着电动车向远处走去,我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成了一个黑点。
通过这件事,我对人的品质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为什么有些人做任何事都能尽职尽责的,有些人却不能?我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不是自己没有尽力而为,或者说就根本不喜欢做甚至不想做。尽职尽责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乐意,愿意把这份热情和认真投入进去,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包括从古到今,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古代的老师,为工业革命而奋斗的王进喜,邓稼先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和我们。有时,我甚至在想:像他们这样的人还多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