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手机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昂贵,很多人还买不起,只有少数王侯显贵把玩于掌上。陈子昂见此情景,叹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当时有些钱,给自己的儿女也都各买了一部,说有了它,无论走到哪,人都像是就在眼前一样。于是作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昌龄驻守边塞时,离家万里寂寞难耐,他那时是多么渴望能拥有一部手机啊!可是当时军队里有规定,军官不准带手机。于是,他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著名诗句。高适后来的情况稍好一些,不仅自己买了一部手机,还送给董大一部,并对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君”字乃一语双关,一是指董大,二是指手机,希望董大能用手机常给他打电话。
到后来,手机不是什么稀奇物了,慢慢地走入了老百姓的家庭,就连收破烂的在腰上也别了一部。见此情景,刘禹锡赞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岑参也随声附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那时的手机铃声还比较单一,响起来嘀铃铃的就像是鸟叫,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不喜欢的人里面就包括孟浩然。孟公喜静,可左邻右舍屋前屋后的手机铃声不绝于耳,让他郁闷得不行,于是他叹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到后来,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也越来越先进。手机已经能发短信了,最先受益的是李商隐,他拇指一按,便和情人约会去了。有诗为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王之涣也爱用手机发短信,但是朋友却没有回,他气坏了,于是写道:“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最有意思的'是王维,他以为这手机什么地方都能使,便拿着它到处乱逛,可是,有些地方却没有信号,比如在沙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来他又跑到深山老林中,遇见了猛兽,打110报警,可手机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大悟,原来,这手机也有盲区啊!
使用手机最爱赶时髦的当属杜牧了。据考证,杜牧是最早给手机下载彩铃的唐朝诗人,有诗为证:“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其次便是杜甫,杜甫是最早使用双卡手机的人,也有诗为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打手机最费钱的人当属李白,每回到营业厅交电话费,看着长长的话费单子,李白都快要哭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打手机最能磨叽的人当属李商隐,他常常把手机打没电了。每当这时,他总会无奈地叹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手机的日子过得太快了,手上拿着手机,登上QQ,给朋友发个笑脸,传达了友好,还可以玩手机里的游戏。游戏里的人物能打能飞,无所不能,真是太好玩了!每天一放学回到家我就想拿起手机玩一把。
那段时间玩着手机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做作业,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虽然知道不对,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去玩。
过年的时候手机没了,被爸爸没收了,当时的心情非常不好,哭了两天,吃不下,睡不着。
现在没了手机也习惯了。在老师的教育下我决定好好学习,把成绩提高,不让老师失望,不让爸爸妈妈失望,考出好成绩!相信没有了手机会有另外的收获,一定会有惊奇的成绩。
在去义乌的候车室,我开始坐立不安,手习惯性在放手机的口袋里掏来掏去,空空如也,没有手机。出门时忘带了手机,这使我很是不爽,烦躁极了,摆着一张臭脸,叫送我到车站的妈妈和陪我一起去的妹妹看来恨不得要收拾我。
可这样又有什么办法呢?从四年级开始有了手机后,我就疯狂地热衷于它,我们绝对是形影不离。它就一直“住”在我最贴身的口袋里,只有这种手机贴着自己身体的感觉我才能安下心来。
可是现在,我已经是很慌了,觉得浑身不自在,坐在位子上噘着嘴,锁着眉,好像眼前的人都是我的仇人似的。直到上了车,我嘴里还是在碎碎念:没带手机怎么办?……
很多时候,我习惯于把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把玩几下再塞回去,我又是个很恋家的人,在外总喜欢不断往家打电话。可现在手机不在身边,人就好像失去了什么依靠一样,难受极了。
要是手机在身边的话,我就可以在车上玩玩游戏,我可是已经把那个新游戏打到了第五关,还特意把游戏保存起来想在义乌的这几天将它玩通关,还准备在老妹面前炫耀一下,让她也晓得以前嘲笑我手机游戏玩不起来是多么没有眼力。而且,我还正在瞒着老妈偷偷下载音乐铃声,老妈是不允许我这样做的,怕我一门心思花在这上面荒了作业,我本来打算在这次出去玩的时候好好过一把音乐瘾。这些计划都是在带了手机的前提下方可实施的,现在没了手机,这些念头等于海市蜃楼了!
一路上我不住地发着牢***,挨着我坐着妹妹实在是受不了了,拿出她的小灵通塞给我说:“这个先放你那里好了,它和手机也差不多!”还没等妹妹说完,我就很不客气地接过了小灵通。
我这个“现代人”已经过不了没有手机的日子……
在课堂上,英语老师说:“现在的你们,可以好好努力。最好在上初三之前的那段时间。上初三以后,老师就只会重点培养那些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了,不会像现在一样谁都一样。所以你们要自己把握好尺度。”
在课间,班主任都会提前来到教室,在还没上课之前,她说:“你们这种年龄,正是好奇心很旺盛的时期,许多事你们都很好奇,都想去尝试,可是这样你们越会撞得头破血流。你们涉世不深,很多事都不知道,所以老师和家长都会给你们建议让你们少走弯路。可是有些同学却不听……”
为什么老师、家长都认为我们什么都不懂?都认为我们还很小,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
家里有时遇到问题,每当我询问“出什么事了?”的时候,父母总会一副不耐烦的表情,然后打发我走:“去写作业去。小孩子家,什么都不懂。”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员啊,为什么家里有了事,我却是以“小孩子”这个词而被剥夺了了解的权利?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很多现实中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已经足够我们来参考,来借鉴。尽管我们的好奇心还是很强,但至少我们不会走“前人”的路。老师家长所讲的,我们都懂:要好好学习,初三是关键时期,在初二、初三努力就可以考上好高中;不要早恋,早恋对学习有害;不要和学校外的不良少年鬼混,影响学习……无数无数的道理,老师和家长们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我们也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听着。
其实,我们在岁月的不断变迁中,渐渐长大,我们不再是那个跟在爸爸妈妈后面扯着他们衣服后的小孩子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虽然有时理想并不能成为我们一直的动力。但是起码,还是有用的。
我们,已经长大了啊。我们已经懂事了呢。
我们,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得小孩了。
我们,至少明白了那些基本以及一些其他的道理了。
我不爱看电影,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忙碌,也可能是自身兴趣的缺乏,但在女儿的极力推荐下,我首次心平气和地陪同家人一起看完了《小孩不笨1、2》这两部影片。
我觉得两部影片不仅是教育片,更是一部人生启迪录,即使它超越了国度,但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以及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与我们却极为相似。
《小孩不笨1》讲述了三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分别反映出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从而折射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当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问题。
国宾,一个拥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但由于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便时常被母亲“棍棒侍侯”以“棍棒出状元”为训,因为在父母眼中“万般皆不品,惟有读书高“,不用功学习其它的一切特长都是“不务正业”,可怜的孩子,在一次测验成绩的不理想,又迫于父母的压力,竟选择走上不归路,幸好天神的眷顾,最终与死神擦肩而过,那么,这种在视频上时常看得到的新闻,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与引以为鉴吗?
俗话说:唯有伯乐才知千里马,国宾的数学老师不但没有施加压力给他,反而对国宾的才能加以赞赏,在她的帮助下,国宾逆境重生,得到了出国深造的好机会。
而Terry,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到大,他的一切都由他的父母为他安排和铺设,就如一株温室的幼苗,没有主见,也经不起一点点的风吹雨打,一点点挫折,我想若不是他的两个患难之交的改变,他可能永远只是他妈妈施加号令的傀儡,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深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孩子和Terry一样,有多少父母和Terry的父母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将他们自身认为的“至上生活”施加给孩子,封闭了孩子天真的本性,这种在当今社会极为广泛的现象还应该继续吗?
文福,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孩子,不仅要读书,还要帮忙家里和带小孩,因为成绩不好,被安排在EM3,早已被学校放弃,幸得数学老师的不离不弃,正确引导,用心良苦,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小孩不笨2》更为感人,催人泪下,以至于女儿和妻子都泪流满面,就连我看到尾声时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这部电影是讲述两个家庭,三个孩子的故事。
他们的父母每天只知道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引导孩子,但对孩子却有很高的要求,无论孩子对与否,他们都无法满足,也从不批评和表扬,只是一味的将自己的观念套在孩子身上,于此,我们能否从中看出一颗弱小的心灵,也需要大人们的关心和关怀。
莎士比亚的一句:“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意为,“天使”与“魔鬼”都存在,在人的心中,“天使”是理想,诚实,爱心的代表。魔鬼却能生在邪恶与奸诈,虽然它们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对立的同时,也包含着彼此,转化的可能。
其实,当我们发现对方的优点而给予赞扬和鼓励时,会使他的信心和意念得到鼓舞,那么天使就会战胜魔鬼,魔鬼也会转化为天使,就如同故事中那个中文只考得16分的女生一样。
而相反,一味的批评与责备只能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继而产生叛逆的心理。
多一点沟通,少一份责备。
多一份赞扬,少一些批评。
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无后顾之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