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映衬是指在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时,可在任何部分用自然环境映衬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文章的主旨、情感,从而让文章品格得到提升。使用局部映衬法,景物描写的文字并不求多,而求“精”而“得体”。某个地方可能只有一句景物描写,但就因这一句话,提升了这篇作文的整体质量。如一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亲》的作文,文章结尾写到“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作者描写山村茫茫的雾气,并以此暗示山村人们还未从梦中醒来,亦即还未丢掉封建陋俗,文章的主旨因此得到升华。
使用“局部映衬法”,需要注意的是须根据自己描写自然环境想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描写何种景物,并去寻找景物与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品格,可用和煦的春风映衬“温暖”“温馨”,用各种表现纯净美好的景物映衬人物的高尚品质……这一笔能使文章不仅停留在记叙层面,而有了一个精神的升华;如果要表现亲情主题,可用明媚的阳光象征与突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与温馨;如果要突出怀念主题,可适当描述秋景;如果要渲染紧张气氛,可以电闪雷鸣;如果要表现伤感,可以阴雨连绵……这个对应之处同学们可在平时进行优秀作文阅读的时候加以积累。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叙述故事情节,如果有张有弛,就不致显得急促或平淡无奇。如《荷花淀》,前面部分写水乡,风景异常恬静美好,给人一种和平的感觉,这是弛。接着作者转过笔锋,描写水上一场激烈的游击战,使浓烈的战争气氛弥漫其间,这是张。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开头写春节过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特种药品商店的热闹景象,这是弛;接着写突然传来平陆县委的求援电话,这是张;再接下去补叙事情的发生,这又是弛。一张一弛,文章就有波澜了。
一部《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究竟写了多少巧合,那是难以数清的。正是这个原因,“无巧不成书”几乎成了过去说书人的口头禅。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引人入胜,设置巧合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清人唐彪在《谱》中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看题、句句不看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又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扬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死扣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院子的人事沧桑、遗存古迹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初读会以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以为主人公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正是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对马缨花的全面的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是写马缨花的“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就不能衬出“光”。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诚,也就是诚实。捡个最简单的反面教材:明明没做作业,硬是装出一副无辜﹑无奈的表情说自己没带,我相信全班包括老师没多少人会相信。当然,前提是我们早已领教过他的“缺作业才能”。在多少日子前,许多眼里不清楚的同学一再地相信,因为他表演得太好了,现在想想,不去演奥楚蔑洛夫实在太可惜了。
这个反面教材直接反映他以及和他一样的同学缺少诚信的美德。
不过我认为,他不诚是因为他怕,怕老师责骂。他怕是因为他惰,没做作业,他惰,恰恰说明了他不把学习当回事。作为一名学生,不愿学,厌学,怎能奢望他拥有诚实?在社会上也是如此。
所以,我想拥有诚实这一品德的人,他一定不是弱者,因为他没有说谎的理由。他是强者,或即将成为强者。
信,也就是守信,直白的讲,你说出的话要与你的行动会未来的`行动相符。
守信要比诚实复杂得多。因为我们无法预料一些其他因素的突然出现。这才有了“牵绊”一类的词不是吗?
所以,如果抛开所有客观因素,那个人却失信于你的话,只有一个原因,那人和你约定时就是在撒谎。这是又牵扯到诚实,也是这就是“诚信”着词的来由,诚实和守信密不可分,它们互相连接。
对我自己来说,我宁愿傻瓜死似的去相信别人,也不想疑神疑鬼地猜忌。相信别人是美好,我很享受这份美好,至于相信别人的结果,大可不必在意,最后选“愤怒”或者“原谅”的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
诚信,乃大智慧。想让它变简单,那就做到问心无愧吧!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课文《一碗阳春面》就是范例。文章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接下来写一年后他们二吃阳春面,作者仍然没有揭开谜底。再写一年后他们三吃阳春面,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但作者还嫌悬念设置得不够充分,往下是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由此设下了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