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闯入我的视线,两句诗触碰了内心最温暖潮湿的地方,拉着爸爸讲述诗句含义,爸爸说着说着便忆起老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澈见底的水塘,连绵不绝的山和感动惟美的夕阳,没有勾心斗角和社会烦琐,快乐得很。”以时差为横轴,发展为纵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在何处,迷茫晕开一片,只知道那一定很美。
十五岁。
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见解。课本上正式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我举手,把十岁的记忆连着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老师笑逐颜开,表扬了我,我格外兴奋……
十六岁。现在。
记得十五岁时,我好像是说:“陶渊明远离尘嚣,内心不是空旷的荒芜,是满载的纯净,没有繁杂的思想,只有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我也要像他一样,做简单真实的自己,抛掉所有污秽的杂念,享受单纯的美好,用真诚而挚意的新对待每一个人。”是的,做单纯、美好、简单、透明的自己,好孩子不说谎话。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渐渐长大。
一千年以后。
一个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在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正在轮回。
[评点]本文脉络清晰且以时间为序,描述“我”的成长历程,真正体现“我在……引领下”这一主题关键所在。
主体部分以“我”“五岁”、“十岁”、“十五岁”、“十六岁”等四个不同的年龄段,依据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阐释了自己的金色童年和风华少年生活。
更值得称道的是,“一千年以后……”到结束的三节文字,看似蛇足,却给文章又拓展了一个层次,让人感受到伟大的文化传承,孕育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文章视野更为开阔。
清洁工不畏严寒,像朵在高大巅峰的雪山生长的雪莲;不畏酷暑,像在骄阳似火的天气下长大的草;不畏春夏秋冬,像在枫树上生活富有红色感染力的枫叶。
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对于我们来说是圣洁的,伟大的……从那条街过时,仿佛当时的画面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重过一遍,那个雨景,使我难以忘怀!
他又在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起身打扫,当工作认真时,一位高中生骑着摩托车像脱缰了的马鞭似的,嗖——下从身边一带而过,雨水和泥点儿“淹没”了她的大衣。那位肇事主居然连一声:对不起,都难以言开?从清洁工的眼眸里透露出无奈的眼光。
清洁工,身先士卒、尽职尽责。这种执着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清洁工用自己的脏和累换取城市的每一片整洁。虽然清洁工职业极为卑微,但他做的绝不比你们少,他奉献的功力绝对是功不可没,无人能抵……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只要我每次扔垃圾时,每次都会想起清洁工驼着背,吃力地弯下腰捡垃圾。那个爱扔垃圾的我成了保护环境的小学生,我只要见到垃圾主动拾起,看到别人一如既往地扔垃圾并上前阻拦,绝不留情。清洁工,默默为他人奉献,自己吃苦耐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清洁工是多么无私,他一生以垃圾车为战斗工具。
不论做任何工作的人,即便他们是清洁工、花圃工或是农民工,但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兢兢业业,都是令人敬佩的。
每天早晨,我去上学,总会遇到一个人,有时出现在大街上,有时走动在某个角落里;他穿着一件黄橘色的大衣,下身是条因长时间不换洗而脏兮兮玷污的黑色裤子,我知道这是个普普通通的街道清洁工。
岁月的一番梳理使我的记忆变得更加清晰。那年,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远处一个橘色的小点把这条大街点缀得绚丽多彩。背着书包手里并拿着书的我轻轻倚在大树边。
街上,大雨丝丝的足迹被秋风吹得东倒西歪,不分方向地乱“飞”,在雨中……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清洁工—— 头上微略带着几丝银发,脸上已布满了丝丝皱纹,手上些许有结茧的痕迹,坑坑洼洼的。戴着黄色胶的手套。裤子已被泥点儿“冲洗”过N次……在风雨中,用双手掏着下水道里的垃圾,旁边还有摊从那里掏来的污泥,散发着臭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