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走入社会中,见到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以及被丑恶的人和丑恶的现象所损害,在对比中,才能体会那美好的童心的可贵。
成年后,走入社会中,体会了生活中动荡不安的方面,在对比中,更能体会安全感的重要。懂得了人生的寒冷,在对比中,更能体会人生的温暖。
现在,长大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保持着一颗童心!细想想,至少我还保持。
虽然现在的我知识比以前充实了很多,思想也比以前深刻了很多,就连个子都比以前高了很多。可是,就像妈妈常说的那样: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玩;喜欢看云、看星星;喜欢漫无目的的幻想;喜欢无忧无虑地蹦来蹦去;喜欢真心地相信别人。
或许,有人会说我太天真,有人会说我太幼稚。无论别人怎么说,我喜欢的.事,我想做的事始终不会改变。不高兴时,我可以向雨珠低诉;开心时,我可以和太阳畅谈。这种感觉多好啊!可大部分人不会这样做。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童心吧。
妈妈总是埋怨我:“你现在已经不小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如果说,长大以后就不能像童年时代那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玩耍,如果说长大以后就要失去那份童心,那我真的宁愿不要长大而守着一份童心。
因为童心是纯洁的,是宝贵的,是快乐的。
人们常说:“有童心的人不会老。”如果你能保留着一颗童心,那你就能留住永远的纯真和快乐。
生活中,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并存,决定了快乐与忧郁的交织。
略带忧郁:“忧郁”往往和“在意”是关联的。因为在意,所以当在意的事物受到负面因素的损害时,或者很有可能受到损害时,就会忧郁。
注意:思维简单的人不等于童心的人。丑恶、低俗、自私的人,小时候由于智力水平还较低,所以思维简单,但是他们没有美好的心灵,所以没有童心。可以这样说:童心的人,思维相对简单,但是思维简单的人,不一定是童心的人。
非情感因素(例如逻辑思维和有些为人处事的技巧)会抑制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思维中非情感因素多了,情感因素就少了,说话像是用非情感因素来讲理,而不是用情感因素来抒情。
行文至此,让我想起一篇来自美国的小学生:“几个小男孩儿在野外的芦苇丛捡到一个蛋,有的说是蛇蛋,有的说是鸟蛋,大家为此争执不休,决定把蛋带回去在烘箱中孵化,蛋壳快破了,大家紧张地盯着看,没想到,蛋壳里孵出来的居然是里根总统!”这篇作文,是美国老师赞赏的经典之作,不光获奖,还广为传颂。
同样的童真童趣,同样富有想象力的作文语言,却是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中,除了社会背景、教育制度的原因外,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应该有所反思?试想,如果美国孩子在写作文时没有极舒展、极自由的心态,而是担心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能写出如此童真童趣吗?那么,在中国,这个叫捃儿的孩子受到老师这样的冷遇,他的童真童趣是否依旧?当然不会。可以肯定,若干年后,他的作文,就如流水线上生产的作品,规规矩矩,毫无个性可言。
这就是教育扼***童心的典型事例。如果说教师这是为考试所累而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有些登在报刊杂志,署名低年级小朋友的文章,却文笔老练,思想深邃,宛如成人手笔,这又是为什么?如果这是教师越庖代俎的作品,那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了。不论出于哪种需要,如果教师不厌其烦、肆意修改学生作文,把学生的习作改的童趣尽失,那就是对童真的扼***。这种做法,不光使孩子对作文信心全无,一种“您看着办”的心态;还使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诚信”观念,使他们过早的学会虚荣或欺骗。而那些读到如此佳作的同年龄的孩子,还敢捧着自己的童心作文,沾沾自喜,踊跃投稿吗?
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孩子的天空是纯蓝的,孩子的生活,率直、天真,毫无矫饰,如同他们的作文语言,充满灵气。还孩子童心一片,让童心写出孩子的天空,教师就要摒弃世俗,带着童心,充满宽容和民主,鼓励孩子书写真情,引导孩子展现个性。
有些人的情感像是一块原本带着棱角的石头,从小到大,在负面因素的逐渐磨损下,慢慢的被磨平了,情感变得冷漠,性格变得沉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