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别人的作文)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别人的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1-07 20:25:08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别人的作文)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一】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生活上都是大人在帮助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帮助到别人呢?这样的一次机会以终于来了。

那是一次我坐公共汽车回家的路上发生的事。公共汽车来了,车还没停稳,一伙人就挨挨挤挤的争着上车。我不想这样,我就在一旁等,大家都上去了,我才上车。我一上车,还好,还有座位。我刚想坐下来的时候,后面上来一个老奶奶,她环顾了四周,我也随着她的目光向四周扫视了一遍,原来已经没座位了。我决定给她让个座。于是我对老奶奶说:“奶奶,来,坐这儿吧”。说完我站起,走到了一旁。老奶奶说:“孩子啊,还是你坐吧。”我连忙说:“还是您坐吧,我站着就可以了,我的脚有力着呢”。就这样老奶奶坐到了我的座位上。当时我觉得很是快乐,一颗心也终于放下,因为我当时心里还坏坏的想过难道我想做一次好事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吗?这时突然听见后面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好象在对她的孩子说:“你看小姐姐多懂事,要向姐姐学习啊!”我听了,仿佛自己真的长大了,我能给予别人帮助了,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从这件事后,我真的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帮助别人。知道原来帮助别人是件让人快乐的事,妈妈说的助人为乐,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二】

人们常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今天我总算领会到这其中的意思。

那天是星期三的晚上,也是同学们回宿舍的时候。我跟着班级队伍走到五年级的楼梯口,他们也在排队下楼。楼梯口比较拥挤,我们的队伍缓缓前行的,还时不时的要停下来。我看见一位可能从厕所回来的同学谈话时,不觉察出他手上的文件袋掉了。不知是没有被人发现还是漠不关心,四周没有同学跟他说。到底该不该跟他讲呢?如果不见了东西,他会很着急的,我也曾感觉过,这是很厉害的一种折磨。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他。

于是,出于好心,我走了过去对那位同学说:“小同学,你掉了东西。”说完用手指了指那位同学掉在地上的文件袋。我本想走,却被那位同学叫住,只见他笑嘻嘻地说:“谢谢你,大哥哥,要不是你呀,我可就惨了,因为这个文件袋要交给老师。”我也笑了,说:“不用谢,以后要注意点,不要掉了东西自己还不知道。”那位同学点了点头,说“我会注意的,大哥哥,再见。”队伍缓缓的流动了,我们都走进了人群中……

我觉得自己做的对,想起那位小朋友的笑容,我就很高兴,我想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三】

我的民法学习感悟

社会和谐的维系不仅仅是靠道德来约束,更需要是法律的来维系。每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谴责,从心理上给与压力。但法律不同,它是一种被大众普遍认可的以强制执行来保证其效力的一种工具,不容藐视。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也在与日增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就是我们的保护伞。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成了在未来立足的一个重要砝码。加上自己一直以来对法律的热爱,我果断选择了民法这门选择课。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任务角度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1款对于合同所进行的概念界定,对民法的定意义为妥当的表述应为: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

选修课的内容很丰富,我们主要学习了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以及民事主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重要民法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沈老师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内容,民法学本身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沈老师给我们讲完知识会给我们案例,和我们一起分析这个案例的违法之处,有时候为了加深我们的理解,沈老师还精心为我们找了一些视频分享,体味社会百态的的同时加深了对民法的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人借小儿子钱买房子的,一审判决小儿子败诉,二审判决小儿子胜诉。这里不仅涉及遗嘱问题还涉及了合同法的内容,也给我们一个警示:要保管好遗嘱不能怕麻烦,各种证据要保存完整,更重要是兄友弟恭,莫争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则;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是一种文明法;是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属于实体法;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属于国内法;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属于普通法。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我对法律的兴趣更加浓厚,我懂得了在一些情况下,有效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懂得了自己应该行驶哪些义务。最后衷心的感谢沈老师给我们传授民法知识,特别是在身体抱恙的时候依然坚持带我们遨游民法知识的海洋。虽然民法的选修结束了,但我对法律的学习不会止步,它一如既往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挚友。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四】

什么是幸福?答案很多。有人说,给予是一种幸福,它给人温暖与喜悦。有人说,收获是一种幸福,它让你领悟到收获后的喜悦与激动。而我却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它是最美好的体验,永远温暖着你的心。

寒冷的冬日,北风呼呼地吹着。虽然我已经穿成了一个“小北极熊”但仍未抵住严寒,北风无情地刮着,穿透了我的外衣,直冲进我的身体,不时有几片枯叶飘下来,我走在大路上,冻得直抖。周围很安静,雪地上吱吱地发出响声。

突然,听到有人在抱怨,地很难扫,一看是张奶奶,我心想:张奶奶一个人怎么扫?反正我也没事,帮忙去!

“张奶奶,我来帮您扫!”我大声地喊道,“谢谢你了!不过真不用,你看天多冷,你赶快回家吧。”她笑了笑说。我还是执意要扫,我拿来一把扫把,便开始了艰难的扫雪工作。我从这边扫到了那边……慢慢的夕阳落了,美丽的晚霞也渐渐的退了,天边最后的一丝阳光向我们告别,之后,张奶奶对我说:“孩子,快回家吧!别让家人等急了!谢谢你了!”我冲她笑笑说道:“不用谢,张奶奶再见。”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特别暖和,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今天,我更加肯定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五】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帮助过别人也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想起来有这么一件事还是记忆犹新.

记得一次数学期末测验.当我做到画图题时,打开铅笔盒想拿把尺,却发现我忘了带尺了,我心里非常着急心想:怎么办?老师规定一定要用尺的呀,要是放弃这道题3分就白白地丢掉分数了,要不就先做后面的题吧.但是我的心就是平静不下来,后面的题一下子就像变成了动脑筋题一样,感觉特别难.眼看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我见其他同学都在抓紧做题目,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而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会做了,我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张耿煌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就告诉他我没带尺.他听后马上把他的尺借给了我,我借到尺后心里平静多了,赶紧把画图题做完,剩下的题目豁然开朗也变得简单多了,于是我抓紧时间把它做完.第二天老师公布成绩时,我考了个高分,心里开心极了,也非常感谢张耿煌帮了我.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不管事情大小,对那些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得到别人的帮助是最开心的,也是最感激的.所以以后,我一定要尽我一点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六】

帮助他人,不仅帮助了他人还快乐了自己。

今天早上我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我真开心。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来到学校去去买早餐的时候,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推着一辆沉重的小货车,小货车上全都是面包。看这情形她是来卖早餐的,我看到她的头上满头大汗,推小货车的时候也很吃力,就马上走到她身边,对她说:“老奶奶,我来帮你推吧。”老奶奶推辞说:“不用了。”我听到这句话,眼珠子一转,想到一个主意,对老奶奶说:“您不想您的顾客等您吧。”她听到这句话“唉”了一声,只好接受我的帮助。我抓住推车的把手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上推,可是怎么推也推不上去。老奶奶看我上气不接下气,就对我说:“今天不做生意也可以的啦。”我说:“不行,帮人帮到底,不可以轻易放弃的!”老奶奶说:“算了,一定是推不上去的。”我听到这句话后咬了咬牙,说:“一定会推上去的!”我使出浑身的力气往上推,结果真的推了上去。老奶奶感激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不是你的话我肯定推不上来的。”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马上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老奶奶连忙朝我喊了声“谢谢”,听到这句话我开心地笑了。

帮助他人,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积极的帮助他人。

对于他人不能帮助的作文【七】

姓名:党权 班级:14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学号:内容提要:本采用倒叙的次序,从第四十二章一直到第二章,共七章零一节。其中以第四十二章和第八章的前两节为重点,第四十二章个人论述较多,第八章概括总结笔记较多。其余章节多为个人的归纳笔记。

第四十二章 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一) 数人侵权行为概述

(二)共同侵权行为与责任

通过第一节认识到“数人侵权行为”这一概念是与单独侵权行为对应的。其种类的区分以责任的承担方式为标准。而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其中《民法通则》第130条、《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了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即共同侵权行为。《侵权责任法》第12条规定了按份承担责任的侵权行为。此处有一个疑问:数人侵权行为的区分以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做区分,那么承担责任的方式又以什么确定呢?从法条上来看,如何承担责任还是以其行为为依据的,因此,其本质上数人侵权行为的区分是以行为本身的不同为依据。书上所讲以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来区分数人侵权行为的种类,是为了教学方便。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逻辑怪圈里面。

回过头来看怎样区分数人侵权行为关键在于“共同”二字,法条上明确规定:共同侵权者,承担连带责任;分别实施侵权行为者,承担按份责任。因此,我们区分数人侵权行为,要注意行为主体是否有“共同”的合意(共同的故意)或者客观情况(此类情况指共同的过失;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的直接结合)。此处有一地方殊值注意:在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谓之“共同”是有争议的。照常理讲‘共同的过失’其恶性小于‘一方故意、一方过失’,因此前者既然谓之“共同”,举轻以明重,后者当然应该谓之“共同”。但细心者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不论是“共同的故意”还是“共同的过失”,其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大小是一样的,没有孰大孰小之分,由此承担连带责任有其正当性;但是“在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的情况下”,故意一方的主观恶性显然大于过失的一方,如此一来共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对过失方不公平,似乎有违民法的公平原则。看到这里,感觉豁然开朗;从心里觉得民法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鲜活生动起来了,充满了逻辑趣味性和人文关怀。

从《侵权责任法》第14条可以看出,该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对行为主体而言,对外是连带的,对内是按份的。也即受害人可以向任何单个或多个连带责任人主张其承担该共同行为的全部责任;多个连带责任人之间要共同分担赔偿,或者按比例(能确定各自责任大小),或者平均(难以确定各自责任大小)。这样的规定既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受害人求偿实现的可能性,又杜绝了某些侵权人免于赔偿的情况,能起到惩罚教育作用。即便是受害人也无权仅免除部分加害人的责任,而让另外的加害人承担全部责任。向未承担责任的侵权人进行追偿是已经承担责任的侵权人的权利,受害人无权干涉。从这样的规定里面,我

们处处可以看到公平原则的光芒在闪烁。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连带责任的正当性源于两点:一、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更大,二、一般而

言损害程度更加严重。

连带责任的承担正当性源于“共同的故意”或“共同的过失”。

(三)教唆、帮助行为及其责任

教唆者、帮助者与被教唆者、被帮助者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利用一定方式对他人进行开导、说服,或者通过怂恿、刺激,利诱等方法使对方接受意图。教唆可由过失构成。

共同侵权构成要件:

(1)教唆与侵权行为的因果性。

(2)主观上的共同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帮助:通过提供工具、指示目标或者以语言激励等方式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共同侵权构成要件:

(1)帮助行为与加害行为都已实施。

(2)主观上的共同过错。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教唆者、帮助者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教唆帮助者承担侵权责任;此外监护人根据监护情况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

教唆者、帮助者与被教唆者、被帮助者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时,对内成立连带责任、对外适用监护人责任。

(四)共同危险行为与责任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为准共同侵权行为,主要为了解决无法确定具实际侵权人的情况。给受害人以保障。构成要件:

(1)主体二人以上;

(2)每个人单独实施完成危险行为;

(3)每人有独立过错;

(4)不能确定损害后果具体由谁造成。

怎人承担方式为连带,内部可以进行追偿。

免责事由:《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不同;前者主张只有找到实际侵权人,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后者主张行为人只要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即可免责。

(五)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行为人之间无共同的过错,只是由于数个行为的结合导致的同一损害后果。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将之分为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前者承担连带责任,后者承担按份责任。 《侵权责任法》区分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的要点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累积。即每个人的行为与损

害结果之间都有完全的因果关系,每个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结果。不存在累积因果关系时,责任大小如果能确定,则个承担相应责任,不能确定责任大小时,平均承担。

第三十八章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一) 概念与体系

概念辨析:归责就是确定责任的归属;归责原则指在加害行为人的行为致他人损害发生之后,据以确定责任由何方当事人承担的原则。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指归责的一般规则,是据以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也是贯穿于侵权行为法之中、并对各个侵权行为规则起统帅作用的指导方针。在侵权行为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受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

体系构成:各归责原则构成的具有逻辑联系的系统结构。本书认为归责原则的体系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民法基本原则、侵权法功能的实现、立法政策倾向。我国的归责原则体系包括两种原则,分别是过错责任原则(包括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1) 过错责任原则

概念辨析:也称为过失责任原则,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归责根据的原则。是侵权行为的一般归责原则。

两层含义:一、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责任。

二、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受害人、共同侵权人的过错都要考虑在内。

一个注意:该原则要求行为人善尽对他人的谨慎和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后果。

过错推定:在某些侵权行为的构成中,法律推定行为人实施该行为时具有过错。行为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来获得免责的效果,因此又称为过错举证责任的倒置。

(2) 无过错责任原则

概念辨析:不问行为人主管是否具有过错,只要有行为、损害后果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才能适用。

随着社会发展,无过错责任因应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导致的事故而出现。

三个含义:一、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

二、其适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三、在无过错责任原则下,仍然存在免责事由。

第三十九章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一) 概述

构成要件,即构成一般侵权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受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影响。

此处所讲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以构成损害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为背景。除损害赔偿责任外,构成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责任时,不以损害后果为要件;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责任时也不以过错为要件。

注意如果有免责事由的出现,即使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全都具备,行为人也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二) 行为

侵害他人权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为本身。合法利益成为侵权对象时,在过错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作为的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权利不得非法侵犯的一般义务。

不作为的侵权行为除了违反权利不得非法侵犯的一般义务,还违反了作为义务;作为义务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法律规定、服务关系、契约上义务、自己之前行为及公序良俗。有的直接构成侵权行为,有的则与过错的认定有关。

(三) 损害事实

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利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

我国《侵权行为法》在一般意义上采最广义的损害概念,包括现实的已经存在的不利后果,也包括构成现实威胁的不利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损害事实是所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大特征:一、损害事实是侵害合法权益的结果;

二、损害事实具有可补救性;

三、损害事实的确定性。

两大种类:一、财产损害,即因为侵害权利人的财产、人身而造成的受害人经济上的损失。

二、非财产损害,即因侵害权利人的人身利益而造成的受害人无法用金钱计量的损害;但金钱赔偿却是救济非财产损害的重要途径。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各种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包括两种: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前者指行为与权益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后者指权益受侵害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意义:对侵权责任加以限定,一方面使受害人得到救济,另一方面不至于无限扩大责任范围,限制行为自由。

事实因果关系:既指行为与权益被侵害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又指有证据证明的可能构成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

法律因果关系:既指事实因果关系中具有法律意义的部分因果关系;又指事实因果关系中构成侵权行为要件的因果关系。是一种主观判断。

相当因果关系,与直接因果关系相对。发源于生理学家Von Kries,其在法律上应用数学上的可能性理论与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认为客观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作为说明因果关系的一项要素。

包括两个要素,条件关系和相当性。前者指行为与权益被损害之间具有条件关系;后者指具备条件关系的行为与权益被侵害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得该行为人对权益的被侵害承担法律后果具有正当性。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是:无此行为,不必生此种损害,由此行为通常即足以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

(四) 过错

概念辨析: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状态。其考察的是行为人在行为时的主观状态,与行为本身不同。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主观状态需要通过行为本身来考察。

两大形式:一、故意。民法中的故意和刑法中的一样,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

二、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民法通说又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重大过失和故意相提并论。

过失存在的前提是有注意义务,违反了注意义务即会造成过失。法律对注意义务的认定、对过失的认定采客观化标准,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做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例如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

汉德公式:P表示概率,L表示损害,B表示预防成本,若B<P·L,则说明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被认为是有过失的。该公式反映了人们认定过失时的思维过程,具有启发性。

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的考虑因素基本相同,一般情况都是行为人比受害人更有条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证明过错的不存在。

第二十四章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一) 概述

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是合同效力的表现,是一时的、延缓的抗辩权,是对抗辩权人保护手段,是债权保障的法律制度。

(二) 同时履行抗辩权

概念:双务合同的当时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的权利。

其存在基础是双务合同的牵连性,即给付与对待给付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这里面又分为发生上的牵连性、存续上的牵连性、功能上的牵连性。

构成要件:(1)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对方未履行或者未提出履行债务;

(4)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适用范围:主要是双务合同,及二人合伙的合伙合同,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也有适用余地。也适用于连带之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