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是个有点胆小的女孩,怕黑、怕蛇、怕老鼠、怕和陌生人说话,怕被同学们面笑话,可是在我的心底,却有着不服输的精神,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小时候,听别人拉小提琴,那优美的琴声飘来就像在我眼前展开一幅精美的画卷,于是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琴,开始了琴童的生涯。可是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我美丽的幻想,在别人手中发出优美旋律的提琴,却在我手中发出了像拉板锯的嘈杂噪音。我不服气,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弓法、指法,在别人眼里非常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我一点也不怕,怕有什么用,只要努力练习,我也能让优美的旋律在我指尖流淌。当然,也有筋疲力尽的时候,有时候作业很多,但还要练琴,恨不得一头扎在床上蒙头大睡,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也有火冒三丈时候,一些技术难关练了几百遍还是难以克服,恨不得把琴摔在地上扬长而去。但我害怕听到老师的责备,我害怕看见爸妈失望的目光。所以我不能怕苦,不能怕累,不能怕困难。无数次汗水、泪水无声无息地滴落在琴弦上,我已记不得有多少次一边抽泣,一边咬着牙关重复无数次的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取得了考级优秀的好成绩,并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站在宽阔的贺绿汀音乐厅舞台上,在明亮的聚光灯照耀下,我仿佛感受到无数目光的注视,顿时脑中一阵空白,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在扑通乱跳,我的手不争气地抖动起来,琴都险些被我抖下来,手心渗出细密的汗水。悦耳的钢琴声响起,我忽地冷静下来,我感到注视我的目光中有老师鼓励的目光,有妈妈关心的目光,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我平时练琴时的场景,那汗水,那泪水在我眼前久久挥之不去。这是我拉了无数遍的曲子,有什么好怕的呢?我如释重负地深吸了口气,随着钢琴老师的节奏,我轻轻拉动弓弦,优美的琴声回荡在音乐厅。
练琴的经历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当我们拥有有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当我们努力过;当我们咬牙坚持过;当我们有父母、老师、同学的支持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的目标是行百里路吗?如果是,那么请你步伐坚定走完百里,因为坚持就是真理,不是最后一步之前多少步都是半途而废,因为坚持方可圆满。
坚持是他为人民请命的真理。
古往今来愿为国家为人民赴汤蹈火的.英雄豪杰不计其数,但最后赢得国家胜利的又有几人?空有一腔热血而无法坚持到底自是失败者。而墨子却凭借坚持保全人民和国家,他曾不顾奔波劳累40余天,为民请命;他曾不顾性命危险,在敌国炼制兵器之际,与公输盘九守而不败,保全自己的国家。他没有在刀柄利刃下退缩,他他一心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坚持到最后;他没有在危险形势下退缩,他相信坚持就是真理。
坚持是他为教育前行的真理。
他曾是高考胜利的佼佼者,他曾是北大的教师,而现在他却是新东方的掌舵人,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础,他放弃北大教师的职业来通过创立新东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创业初期,他曾在自己教过书的学校里贴小广告,他想过放弃,但他明白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恐惧和别人的眼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后来他用新东方的成绩来告诉我们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现如今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从新东方教育中受益,他相信自己,他就是俞敏洪,他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
坚持是她为科学献身的真理。
有人评价她说,她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她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她就是“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她坚持了常人无法坚持的事情,终日埋头在实验室里,从一吨又一吨的材料中提取,烧伤也不在意,她相信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坚持下去就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最终她在实验室中提取出了一克镭,为事业而献身。她相信坚持就是真理,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即使最后她在实验室里倒下也无怨无悔。
因为坚持是胡杨坚信的真理,所以漫漫黄沙里也有它们的身影;
因为坚持是蚂蚁坚持的真理,所以山顶也有它们的足迹;
因为坚持是山河坚信的真理,所以才有广阔无岸的大海和巍峨高大的高山;
因为坚持就是真理,所以坚持到最后的人们才会获得成功。
我讨厌,更准确地来说,我恐惧考试,更害怕考差。
我很烦躁,连续几次考试失利如同狂风暴雨摧毁了我自信的桅杆,刮倒了快乐的帆布,沉重的大船恐惧出发,迷失前进的方向……
又是一次考试失利——一模的失败。我难以压制心中的悲伤,我假装平静,用毫不在乎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豁达。说着,泪水汹涌而来,冲击坚强的大坝,我坚持住。我跑下去,跑到了学校的木架。
我看到了紫藤萝,空气弥漫紫色的芬芳,朵朵紧贴,却难以令我愉快。我坐在木质长椅上,倚一木竖根,泪水划过脸庞,脸中透露迷惘,双眼开始无意识扫视四周,思想在游离,我看到了一个蠕动的黑点,仔细一瞧,是蜗牛!
蜗牛开始缓慢移动,荫蔽的木架外乌云染上凄黑,将阳光禁锢。蜗牛不顾狂风的威胁,仍然不紧不缓地蠕动。它的终点是顶端,但对于它来说,显得遥不可及。果不其然,它亳无征兆地掉了下来。我征图寻找他的存在,却只见落花满遍的大地。心中一丝苦涩涌起,与蜗牛的处境多么相似的我啊,颇有一股同病相怜的感觉。原来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啊。乌云渐渐散开,却散不开心中的阴霾。
令我没想到的是,蜗牛又重新攀登它的“黄山”,显得如此义无反顾。我的心绪被它勾走,他比之前更慢了,但依然坚持不懈,缓慢地向上蠕动,一切显得十分顺利。我希望它成功,可就在他完成人生的壮举时,他又掉下来了,比前一次摔得更狠。我为它不平,像为自己忿忿不平,他又爬上去,更慢更缓,但在我心中显得更为有力。皇天不负苦心人,他在自己的坚持下成功地登上了顶端。云散了,阳光照射下来,温馨着所有。他在自己的道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黄,像是为他喝彩。紫藤萝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紫色香布上金黄,像是见证他的荣耀。阳光射在蜗牛上,蜗牛似乎有感应,头顶触须不停的触动,像是证明自己的喜悦。他尽情地闻着紫藤萝香,他闻到了美,坚持的美,成功的美、紫藤萝花香的美……
震惊、疑惑、了然。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只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周杰伦的《蜗牛》的歌词在脑中回想……
我呼出一口浊气,离开了淡紫色的紫藤萝香,心中不再自怨自艾,我会带着蜗牛的坚强再次出发,再次启程,哪怕前方有着无尽的风浪。
约翰逊曾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今中外,印证了这一说法的人不在小数。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中国台湾跆拳道选手苏丽文,在北京奥运跆拳道女子第二量级铜牌战带伤奋战,虽然最后未能赢得奖牌,却感动了全场观众,更获得举世的敬重。
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所以只要我们有信念,懂坚持胜利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习惯成自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一个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一个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作者:叶圣陶)
20、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要概括⑥—⑧段的论证过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评分:2分)
21、观察、劳动、读书、做一个好公民等四个事例。意在阐明,只有在“知”的基础上通过“行”去养成某种习惯,才能算是具有了某种能力。(评分:本题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22、第⑥段,承接上文的举例论述,进一步阐述在知的基础上培养习惯的重要;第⑦段,举出反面的例子证明能力和习惯的关系;第⑧段,进行小结,再次强调养成种种习惯的重要。(评分:共4分,每段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