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是现在很多人缺失的一种能力。人们会在为人处事、学习生活中不停地抱怨别人,却很少有人静下来思考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换个角度,换个角色,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我们往往觉得别人的行为不合自己心意,但又有几个人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那里如何呢?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换个方位,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有很多。一味地怪罪别人,而不找自己的原因,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在互不理解中不知觉地发生。人们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矛盾,从而引起事端。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处理方法既不是放任矛盾激化,也不是怪罪他人,归咎于他人,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找自己的原因,首要的一点就是将自己当做别人去思考,用归咎于别人的方式来归咎于自己。换位思考,换个角度,换个方位,找到问题的'关键,学会理解别人,能使你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但仅仅发现自己的问题是不够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通过不断地经历,不断地修正,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改正的目的。如果与你发生矛盾的是你的家人、朋友或是和你关系较好的人,你还可以用同样的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发现他们的问题,适度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与你一同进步。
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位置,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也可以避免很多愚蠢的事情发生。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位太太总是对她身边的人抱怨说对面的另一位太太懒惰,永远洗不干净衣服,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偶然间发现其实是她自家的窗户玻璃上有灰渍,反而显得对面的衣服不干净了。这只是一件衣服,可当窗户变成隔阂,衣服变成朋友的时候,我们这样做的后果,就绝不会只是擦掉灰渍能够解决的了。灰渍擦掉与否,隔阂还在,而这份友谊也许就无法挽回。
换个角度看别人,仔细想想事情本身。也许在你抱怨的过程中,你已经错过了沿途的无数风光。做一个会换位思考的人,让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加轻松,更加舒畅,饱览风光,收获属于自己的亲情与友谊,也让你身边的人们和你一同快乐,一同进步;再看这个世界,也并不像之前的暗淡,而是在人与人的宽让、理解、互助下镀上了光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诚然,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真相”也不同。
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
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了一块新的大陆,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后来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可以说,对于欧洲人,哥伦布是个伟大的功臣。但美洲印第安人却认为哥伦布是恶魔。因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大肆的掠夺破坏了神秘而美丽富饶的美洲大陆,大量的屠***致使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这便又一次证实了这个道理: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如此,经常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能够开拓思路,从而突破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妇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打鱼的,小儿子是买雨伞的。虽然日子过得还不错,但老妇人整天愁眉苦脸:晴天时,她为小儿子卖不出雨伞赚不到钱而烦恼;下雨天时,她为大儿子出不了海捕不了鱼而烦恼。一个邻居跟她说:“你为什么不换过来想呢?晴天时,小儿子赚不到钱,可大儿子可以出海捕鱼赚钱呀;雨天时大儿子出不了海,可小儿子的雨伞就好卖多了。”老妇人听了茅塞顿开,从此便高兴地安度晚年了。你听了这个故事,是否有所感悟呢?人生中难免遇到烦恼,可换个角度来对待烦恼,结果则大不一样。
你也许会说:“那个故事中的人物没名没姓,我不认识。”那我们来看几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吧。
周处在得知乡里人为他的“死”而“更相庆”时,并没有因为这个烦恼而消沉堕落,而是把它看成给自己敲的警钟,因此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又虚心改正,终成大业。
德拉和杰姆生活困难,很贫穷,他们为送礼物又失去了家中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这可是雪上加霜,真够认上烦恼的,但他们把这看成是彼此爱的见证,因而倍感幸福。
《菜园小记》的作者吴伯箫并不把在我们看来每天很辛苦的种菜当成烦恼他把种菜看成有极大的乐趣,苦中作乐,以苦为荣,使小菜园得到大丰收。
简并不认为生活中听到无休止的蝉声是烦恼,反而把它当成最贴近心灵的天籁之声去欣赏,因而有了美文《夏之绝句》。
他们都把看似很烦的事看成好事,所以他们的生活中也就自然少了不少烦恼。
他也许会说:“那些人都离我太远,不切实际。”好吧,我们来看看自己身边的所谓的“烦恼”。
你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是件烦恼的事,可它何尝不让你知道自己学习的漏洞呢?你认为父母冲你唠叨是件烦恼的事,可你为什么不想想父母说你是因为爱你呢?你认为遭人嫉妒是件烦恼的事,可你怎么意识不到这是从侧面证明你某方面的实力呢?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只是我们总在为烦恼而烦恼,而忽略了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请记住:换个角度看烦恼,生活就会更美好。
她,一个极其热爱音乐的女孩。
她认为生活从来就离不开音乐。起风的时候,把自己没在音乐中;下雨的时候把想念融进音乐中;快乐的时候,让微笑嵌入音乐中;悲伤的时候,让血液流进音乐中。好像她的生活从来就离不开音乐。
这几天,她的脑海中总是盘旋着那被称作“毒舌”的老师骂她的莫名其妙的话。她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说她,她很委屈,每每回想起一句来鼻子就发酸。她的心情阴晦,她不想去想,就成天浸在音乐里。
每首歌都是一样,听一遍两遍还想听,可听多了就听腻了。于是每当MP4的歌跳转到那首听腻的歌的时候,她就无奈地按到下一首,尽管那首歌很好听。她只有不停地找好听的歌,才能避免听腻了的歌曲。但找歌的速度赶不上听歌的频率,终于,她的MP4里的歌都被她听腻了。听腻了怎么办?那就不听吧,可是不听她就觉得不自在,便又打开MP4反复的听那熟悉的乐音,尽管已经听腻了。她想,她对音乐就像有严重毒瘾的人对毒药一样,已经上瘾了,离不开了。
以前是她左右音乐,现在,她的生活渐渐被音乐所左右。写东西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就打开了MP4,开启电脑,她条件反射地点开“酷我”。那些歌词她都记得烂熟的歌,在她的耳边翻滚着,像一锅炒了又炒的熟透的饭。她的心情竟然有些烦躁了。
原来,她听音乐只是为了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现在音乐对她就是一种束缚,她想听音乐却又害怕听音乐,音乐穿透她的耳膜倾泻进她的心的感觉已经腻了。一种口味的零食吃腻了,可以换种口味;一件事做腻了,可以换件事做;一首歌听腻了,可以换一首歌。心里对音乐的感觉腻了呢?对生活腻了呢?
这天夜里,她头疼得像是要裂开,里面像是有东西再挑动她的脑神经,每挑一下,她的头就痛一下。她想安抚自己的情绪希望自己入睡,可是脑袋里念想怎么也排不去,一大堆歌曲的音符充斥她的脑袋,闭上眼,是这首,张开眼是那首,那些歌曲在她的脑袋里晃来晃去不肯离去,好像在职责她为什么因为听腻了了它们就跳过它们不听了。她痛苦极了,彻夜难眠。
几天来她害怕听音乐,怕听了晚上就睡不着。
过了一个星期,她不再难过了。同学送给了她一句话:清者自清。简单的一句话,她去被感动了,感动同学对她的信任。她也学到了一句话: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万事皆有度,过则为祸。情绪一样,音乐也一样。
她重新打开了MP4,耳麦中流淌的出熟悉的旋律,她的心情又和以前一样晴好了。
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更爱回忆,回忆从前的无忧无虑和那些幸福的点滴;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只顾往前走,却忘了给身后的他们招一次手;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变得淡忘了……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换位思考,不再固执已见。
时光易逝,我长大了,你却老了。
我只记得妈妈的电话号码,这次我又一次顺溜、麻利地拔通那串熟悉地不能再熟悉地数字组合,我知道我不需要任何的期待,那话那头定会传来我爱的声音。可是这次倒有些奇怪了,手机屏幕上明明显示着电话已接通,这不好几十秒都过去了,我心想不如再打个电话吧,这时,“喂,小婵呐?”突然,手机那端传来的声音——陌生又熟悉。我一直没作声,我想这就尴尬了,这局面我可咋整呢?
“喂,还没挂吧?”又是两个连续的问句,“不行,沉默!对,装下去!”“***妈不在,你……”这句话听得我竟酸酸的,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还有句未说完的话。你从未想过,我……我的爸爸竟从未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和我唠些什么,什么都好。我和我的妈妈抱怨过,我的许多亲人都抱怨过,妈妈说你爸不是不关心你,他们说你爸这人不是会那样能说些什么暖人的话。然而在此刻,我就和他交流着但在沉默着,也许是习惯了罢。
我想过很多很多,当他说“***妈不在家”时,他的大脑经过多少次的思考,才脱出那么简单一个陈述句。我想过,每当我和妈妈每次打电话时,他在旁不知是静默,还是微笑地看着;我想过,他有时也会凑到妈妈的手机旁听听我的声音;我想过,他每日每夜也在期待着有一个也非常熟悉的电话号码出现在他手机的屏幕上……然而这些,他的女儿如今已经知道了。我抚了抚酸酸的鼻尖,有种隆重的仪式感,向电话的那头叫了一声“爸。”那头没有任何声音,我继续说了一句:“您还好吗?”
“我……***回来了,你们聊吧!”就搁下这句有些欣喜的话,我听得出来,爸爸是很高兴的。
也许长大后的我,不应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我也应该站在爸爸的角度上思考,他又何尝不希望我的一个电话。
生活是不是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样?你又是否曾想过换个角度看生活,生活是否会不同呢?
乐观角度看生活
天气渐渐转冷,每当我下午放完学回到家时,妈妈就会为我准备好热水以便于我洗手。几天前,当我回到家时,妈妈一脸遗憾地对我说:"我刚才烧好一壶水放在桌子上,转身拿完东西后,再一转身,就一不小心把水壶碰倒了。水洒了一地。唉。”妈妈说完后又叹了一口气。我问道;"妈妈,你被烫到了吗?""没有,水全都洒地上了。”我笑了笑,说:“妈妈,幸亏我们只是洒了一壶水,并没有烫到人,真是太好了。”妈妈一愣,继而一笑。是啊,从乐观角度看生活,记住我们所拥有的,不要过于注重失去的,问题似乎就不再是问题了。
悲观角度看生活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旅游团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漠里迷路了,而他们所带的食物和水也寥寥无几。面对这一问题,他们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都忧心忡忡着,讨论着如果他门走不出大漠,他们所面临的是葬身于此地,甚至有的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不禁泪流满面。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实是残酷的。当他们吃完最后一口食物,喝完最后一滴水时,他们绝望了。他阿门的后果正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筋疲力尽,被漫天黄沙吞噬了。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离他们不远处就有一个小村庄,所谓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罢了。从悲观角度看生活,现实就是残酷的,而悲观的人会自取灭亡。
从不同角度看生活,生活是不同的。当然,结局也是不同的。又是问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当你遇到问题时,何尝不换个角度看生活呢?
凡是换个角度,或许会收获天空般的深邃旷远,明净澄澈;凡是换个角度,或许会收获大海般的波浪滔天,辽阔无垠;凡事换个角度,或许会收获,或许或收获草原般的绿意悠然,生机无限……
格林兄弟用了接近他们毕生的经历,写出一本笔记,想要用世间流传的传说,来与历史现实挂钩,可是最终也只是不了了之了。但是当他们的朋友发现这本特殊的笔记本时,把它送到当地的出版社,自此以后,世界上就有了童话界的传奇,《格林童话》也就诞生了。
凡事换个角度,就像格林兄弟的朋友一样,当以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那本笔记,收获的是当时格林兄弟所不能想象的。
凡事换个角度,会收获到真正的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就像陶渊明那样,在官场上有富贵荣华,有数不尽人的侍奉和伺候,但是也有尔虞我诈的艰辛和腐败。在这个境界上有斗不完的心机,在利欲的催使下,他无力在去追逐,所以他毅然弃官,选择“种豆南山下”的普通,选择“草盛豆苗稀”的快感。在山脚下,在山村中,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体会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在换个角度的去追求生活,找到了真正的人生之路。换了个角度,他收获了真正的自己。
凡是换个角度,才会找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生存价值和生活在现世的意义。史铁生,他的人生经历使我们所不能用一言一语去表达的。正值青春年少却从此就要注定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余生,怎么能说不悲惨呢。可是,生活总还得继续,命运如此安排,他也咬着牙接受了,并且对自己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坐在轮椅上,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身边的一切,当他都洞彻生死的时候,他就是最伟大的人。史铁生,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公平不愉快,换了个角度,去接受自己的生活,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也就体会到了生活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凡事换个角度,像陶渊明一样,换个角度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像史铁生一样,换个角度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价值。
凡事换个角度,总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片天空。感受到不同的意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