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余姚,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余姚人的祖先,也就是河姆渡氏族,早已在这样一个地方居住下来。
河姆渡,是一个热爱劳动、智慧而聪明的氏族,他们是一个母系氏族。河姆渡氏族与其他氏族不同,其他氏族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而河姆渡氏族种植的粮食是稻。因此,使中国成为第一个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在畜牧业上与西安的半坡氏族却有着相同之处,在他们驯化的动物中都有猪、狗、牛、羊等。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河姆渡人用自己的双手开始建造家园。他们把一根根木头钉入地下,然后在这些柱子上架设房屋,整个房屋都在地面以上。由此可见,河姆渡人是如此的智慧。在河姆渡氏族中,出现了黑陶,烧制方法和陶器的制作也都十分考究,最有名的是“双鸟朝阳”。虽然“双鸟朝阳”并不完整,但已经明确表达出了河姆渡人对太阳的崇拜,对太阳的信仰。认为太阳是高尚、无私的。
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是聪明而智慧的,而七千年后的余姚人更加能干、智慧。姚江水缓缓地流着,围绕着整个余姚,孕育着余姚人。江面上有一座横跨着的古桥——通济桥,在通济桥北端有古建筑舜江楼,似乎与奔腾不息的姚江水共同诉说着古城余姚。余姚龙泉山公园风景优美,登山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龙泉山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余姚的商业街热闹繁华,人山人海,不时地推出新的商品。四明山、天下玉苑等景点使余姚变得更加美丽。立交桥、高楼大厦,一个个信息技术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余姚向未来的美好生活更近一步。余姚还有全中国最有名的塑料城。余姚的杨梅可是闻名天下的,又酸又甜,肉嫩汁多,还可以酿美味的杨梅酒呢!除此之外还有茭白、榨菜、年糕等特产。2009年我们余姚还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10大县级市之一,我在这样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每天在学校里快快乐乐地学知识、玩耍,感到十分幸福。
七千年后的余姚,竟是如此的美丽而发达。这都是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热爱劳动、智慧而聪明的精神促使而成的。如果没有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怎么会有今天的余姚呢?这正是我心中的河姆渡。
在新城的最西边,有一处著名的公园,叫,那里风景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从南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秀美的桃花仙子的雕像,它寓意这里就是腾飞的肥桃之乡。在它的身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康王河。一座高大雄伟的桥横跨在河面上。站在桥上,这里的美景尽收眼底。河水像一条绿色的地毯,它绿的就像是被绿色颜料染过似的。河的两岸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缝间开放着许多兰色,紫色,鹅黄色的野花,像为小河镶嵌了宽大的花边,河面上漂动着许多供人游玩的小船,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是鸭子,有的是天鹅,还有的是小兔子。做在小船上,就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大桥的北面,是一个小山包,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进树林,就会看到不同的小鸟,从这边的树上,飞到那边的树上,不时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好象是为这美丽的景色唱起赞歌。在小路的尽头,让人眼前一亮,那里有一座金色的人工沙滩,沙滩上,常常有小朋友在那里挖坑,堆城堡,实现着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湿地公园,真是名不虚传,有让人欣赏不尽的美景,我爱家乡的湿地公园。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