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让我认识到,人的肉体也就是“皮囊是拿来用来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皮囊的人才能成材”。
文中写道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还有一次,在那看似强悍的皮囊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在挥别女儿时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作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认为他父亲在世有没有还清的债务,就去各种寺庙气球祷告、“通灵”、“请父亲”,表面上是母亲封建迷信,但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母亲对父亲的一种爱,也是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显示出在那个时候一种无助的表现,这些细节被作者刻画的淋淋尽致。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风,无声,吹绿了大地;爱,无言,滋补了心田;亲情,无穷,牵挂了一生。
品味亲情,发现其中的香醇与甘甜;品位亲情,发现其中的灵魂与光彩;品位亲情,读懂其中的信任与爱。
夜深了,我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窗对面的灯光渐渐变暗,瞌睡虫又来催我了,看着还多的作业,我唯有坚持着,明天才能交差。这时,妈妈端着一盘刚洗好的苹果出现在我的眼前。“婷婷,来吃个苹果提提神,写完了,就早点睡。”“嗯,妈,你先睡吧!”此时,亲情是一盘苹果,细细品味,一缕清香萦绕在身旁。宽大的手掌扬在半空,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味道。我闭上眼睛,我知道我错了。
泪水从眼角留下,我不应该考的那么差,却久久感觉不到疼痛,爸爸对我说:“回屋去吧”,在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失望,但也有万般的疼爱,亲情是一杯浓浓的咖啡,细细品味,苦涩之中也有甘甜的糖质。每次乡下,奶奶总是会炒一只土鸡。当一盘美味的大盘鸡端上餐桌时,我们津津有味地吃肉时,奶奶夹的都是洋芋。我说:“奶奶,您夹点肉吃”。奶奶笑着说:“我老了,没牙吃肉了,你们多吃一点。”亲情是一盘美味的大盘鸡,细细品味,美味之中也有香甜。爷爷在饭后必不可少的是一杯白酒。在这时,我最喜欢的是给爷爷沏酒。爷爷笑着说:“孙子长大了,知道孝敬爷爷了。”
亲情是一杯烈酒,细细品味,微辣之中也有香醇。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根长线,无论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缕阳光,在你最无助时,给予你温暖。品味亲情,生命的真谛就在其中;品味亲情,微笑的含义就在其中;品味亲情,春天的美丽也在其中。细细品味吧。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也许,你告诉我,还有灵魂。
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他们在忙着什么?追逐名利或填补***?看过鬼片里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投胎、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
蔡崇达写的这本书,也叫做《皮囊》。文中作者的阿太对皮囊有着自我的理解“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老人的话,似乎透着人生的哲学。
书中对父亲的感情,由仰视、尊敬到审视、反抗的对象等等一系列的改变。父亲的形象,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的离去。蔡崇达揭开内心的伤疤,重新历数过去的家庭经历,把自己的心再伤一遍。
“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就像如今的人们,往往只扮演所穿皮囊的角色,一味的迎合社会与他人。却找不到灵魂所归何处。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从不曾了解,也不曾放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相。
生活像一张庞大的问卷,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全文,我是带着感动读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要珍惜那些跟你一路同行的人,用心爱,就算不能天长地久,也可以拥有曾经最真挚宝贵的记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